红军52团离奇失踪,中央调查多次无果,70年后一村里老人道出真相

白翠评历史 2023-11-25 11:50:20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与世隔绝的小村庄保持神秘风俗,不祭祖不拜庙而去祭拜一座荒山?新来的外地人因为好奇,去深入调查一番,通过村里的老人的话,他竟然揭开了一段红军的悲壮血泪史。

没有人想得到,被中央领导多年来遍寻无果的红军部队,原来他们终其一生都没能走出这个小山村,那些战士永远地被留在了那座光秃秃的荒山里,除了这个村的人,没有人记得他们。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段故事,这支红军部队为什么不去找大部队会合,甘心地留在大山中?

1936年3月,武汉,国民党“反省院”。两个狱卒推开审讯室的大门,为这间漆黑的刑讯室带去了点光亮。阴暗的角落中,似乎有什么人被绑在了木桩上。

对于他,这两名狱卒非常熟悉,这人是他们的“老熟人”了,平常人能在这间素来以惨无人道的审讯室里,撑过一周都算厉害的了,这人却硬生生地撑了四个月!

这次他们来,就是奉上级的命令,来看看这人的身体状况。

两人中的一人上前去探了探这名“犯人”的鼻息,随即冲另一人摇了摇头。这名“犯人”现在已经是出气多进气少了,两人看着这个全身上下没有一块好肉的人,心里泛起一股别样的感觉。

被国民党派来的审讯人连续折磨了四个月,愣是一句软话都没说,这人可真是条汉子。

他们也实在搞不明白,这人为何就是咬紧牙关,死活不说出共党的半点消息,难道什么事能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吗?

这人还是被五省“剿共”总司令何键,亲自下令要“特殊关照”的人,何健曾对他许以高官厚禄,荣华富贵。

只要他一句话,就能马上离开这暗无天日的“反省院”,不必遭受这仿佛没有尽头的折磨,但他就是怎么都死活不松口,软的硬的都不行。

当天夜里,这名前红军将领因伤势过重,就此离开人世,死在了这所“反省院”里。

那两名狱卒不会懂得,他们永远也不会懂,有着崇高信仰的共产党人,是不惧敌人的刀枪火炮的,为了那个高尚的理想,他们愿意付出一切。

这个遭到国民党残忍折磨的人,名叫龙云,是红6军团18师的师长,他被国民党捉住已经有了五个月了。

五个月前,他明知危险还是主动接下重任,为红军大部队断后,事后不幸负伤,遭敌人生擒至此。

五个月来,国民党派出专门的审讯人员,轮番上阵,对他进行惨无人道的刑罚,他都扛过来了。那些审讯人员不知道,其实他的心早就死了,早就跟52团的战士们死在了那座困牛山。

这具残破的身躯里,剩下的,只是想有朝一日,看到共产主义革命成功的那个信念。

也正是这个信念,支撑着他坚持到了现在。

那么,那场悲壮至极的战斗,又是怎么回事呢?

大山里的神秘村庄有一古怪习俗,每逢重大节日,都要祭拜一座荒山?等谜底揭开,真相大白,所有人不禁潸然泪下,因为这个古老习俗竟是源于红军?源于一个悲天动地的真实发生过的故事?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我党开始进行地方武装斗争,并建立革命根据地,由此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来。

1929年,“朱毛”二人率红4军大部分主力离开了井冈山,剩下的人在湘赣特委的领导下,进一步扩大,巩固了根据地。

1931年8月1日,湘赣苏区成立,在中共的领导下,红军继续在当地做土地革命和游击战。

到了1933年11月,在国民党的重重围剿下,湘赣苏区的军民们损失巨大,伤亡惨重。

到了第二年的8月,在听从了中央的命令后,红6军团的军委主席任弼时,政委王震,军团长萧克率部离开了根据地,向西转移。

此时的龙云将军出任红6军团18师的师长,因为18师是红6的王牌军,装备比兄弟部队好上不少。

所以18师一边负责冲锋陷阵是整支部队的前锋,一边又要断后阻击敌军,担任起大部队的后卫。

此后一直到10月初,18师的战士们翻越崇山峻岭,艰苦跋涉,一路跟国民党军队和各路军阀激战不休。

凭着将领们的优秀指挥和战士们悍不畏死的勇气,硬生生从群狼环伺的险境中,为红6军团打通了条生路。

但是,宿命般的日子,还是来了。

1934年10月7日,18师在付出了54团团长在内约150名指战员,和不计其数的红军战士牺牲的巨大代价后,终于让红6军团冲出了敌军设在剑河县的包围圈。

可好景不长,还没等战士们松一口气,转眼,桂军的19师又抢先一步挡在了他们面前。

石阡县的白沙镇附近,在正面强攻不下的危急关头,军团政委王震一马当先,率部队在大土村附近的密林中穿行,才得以堪堪逃过敌军围捕。

但由于和桂军19师纠缠过久,使得国民党投入黔、湘、桂三军共24个团的兵力把红6军团围困了起来。

连续几日,整支部队可以说是走哪哪有人,紫荆关,河闪渡,朱家坝都是去了又回,不断折返。在此期间,军团主席任弼时都身受重伤。

此等绝境之下,除了拼死突围已是别无他法,龙云临危受命,亲率52团在龙塘一带,拼死作战,击溃湘黔二军的部队,让主力部队得以成功向甘溪镇转移。

而作战能力优秀的“开路先锋”52团,马上就调转方向,与前来追击的敌军打了起来,负责给大部队断后掩护。

到10月16日,52团顺利完成断后任务,但自身也被数倍于己的敌人包围,彻底和军团失去联系,等到军团派其他部队赶来支援时,龙云将军已经带战士们与敌军血战十几个小时了。

眼看就要逃出生天,但龙云将军作为一师之长,考虑到若是就此撤走,很可能会让敌军摸清主力部队的行进方向,使得整个红6军团再度陷入险境。

他抱着杀身成仁的决心,命随行的18师一部和部分指战员先行撤走,自己仅仅带着400人断后。难以想象,他做出这决定的时候,是多么地勇敢无畏,多么的崇高伟大。

那么接下来的战斗中,又发生了什么,龙云将军是怎么被敌军抓住的呢?

这是我听过最亲民的军队,也是最悲壮的战斗,为了老百姓的命,他们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多人集体跳崖自尽。

2001年一个外地人来到贵州某山村,发现村民们有个古怪的习俗,每逢重大节日,他们不祭拜祖先,却祭拜一座荒山?

一番调查后,他吃惊地发现,竟然在这里找到了中央找了70年都没找到的,传闻中的英雄部队!这支部队是哪支部队呢?它创造了什么英雄故事?

1934年,10月17日,龙云师长率领的400人部队为了掩护红6军团撤离,孤身突围至石阡县黑滩河一带。

面对敌人的三面包夹,不得已,龙云师长只好带军爬上一座名为“困牛山”的荒山,以作最后的抵抗。在战士们时刻准备殊死一搏的觉悟下,敌军开始的几波进攻都没能成功登山。

狡猾的敌军竟然想出了个丧尽天良的昏招:知道红军绝不伤害老百姓,敌军将领就派人把附近的村民全部驱赶了过来。

在他们用枪口和刺刀的威逼下,当地百姓边哭便不忍地往前走,红军战士们这下开不了枪了,彻底绝望了。

52团团长田海清让师长龙云顺着峭壁上的藤条,爬下去,他自己则只带领100多名战士争取时间。

期间,虽然我军部队里有几名神枪手,成功击毙了些藏在百姓后面的,穿着制服的敌军,但于大局来说,还是无济于事。

眼看敌人已经临近,田海清团长拔出利刃,带着战士们与敌军近身搏杀,可连续多日未尝进食,又不断作战,怎么打得赢那些好整以暇的敌军。

在田海清团长被杀后,这些视死如归的男儿,知晓眼下想要取胜已无可能,带着满腔的悲愤,一众轻重伤员砸断枪支,高呼着革命口号,毅然跳崖,绝不当俘虏。

这是怎样一幅悲壮的情景,残余的战士、伤员们相继自尽,人人怀着崇高的理想,纵身跃下。

他们也有家庭,也有亲人,但是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他们在此付出了生命。

见证了此情此景的村民们,被极大地震撼了!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贯饱受当地军阀欺凌,地主欺压的他们,这些往日受尽白眼的贫穷的人们,今天竟然有人可以为了他们去死,还不止一个!

顿时,整个困牛山哭声一片。

等敌军走后,他们收拢起烈士们的尸体好好安葬,有些幸运的战士侥幸未死的,也落下残疾,就此在当地定居。

而暂时逃脱的龙云将军,在让剩余部队分散突围后,不久也被敌军抓了。

由于誓死不降,他被五省“剿共”总司令何键残害,于1936年2月2日牺牲。

70年后,在当地石阡县的党史研究副主任的调查下,中共中央才得知了当年那支英雄部队的埋骨地。

2008年,石阡县地方决定在困牛山为烈士们立碑,52团曾经的老首长,已是百岁高龄的萧克上将,非要亲自为这支英雄部队题写碑名。

还有其余八位老将军撰写碑文,其中江文少将的碑文最令我印象深刻:“千秋功绩在,碑树人心中。”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1

白翠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