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叶剑英最好评价,毛主席: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白翠评历史 2023-11-26 11:37:08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毛主席对叶剑英的评价很高: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叶剑英元帅一生经历非凡,他总能在历史的转折点建立功勋,因此也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认可。

叶帅这一生,有过哪些惊心动魄的往事,以至于得到毛主席如此高的评价?

1957年,叶剑英元挥毫泼墨,为在广州起义中牺牲的烈士张子珍题写了一首诗。如今在烈士的墓碑之上,我们仍然能看到这首气势磅礴的佳作。

“红旗飘上越王台,君是当年好战士。”遥想从前,叶帅亦是感慨万千。广州起义,这是他一生难忘的回忆。

1927年9月,叶帅在抵达广州之后,第一时间与广东省委军委负责人黄锦辉碰面,与之共同商议接下来的工作计划。

此时的他表面上的身份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队伍中的一名参谋长,但这个身份只是为了掩人耳目罢了。实际上,他已经成为了一名信仰崇高的共产党员。

两个月前,他加入共产党之时,组织上并未大肆宣传这个消息,他的身份也是个机密。比起正大光明地为党组织战斗,他的任务更加艰巨,还需要继续潜伏在敌人的阵营当中。

此次来到广州,黄锦辉给他的任务是,利用他名义上的顶头上司张发奎和国民党内其他将领之间的冲突,挑起激烈的矛盾和对立,并借此机会分化敌人的力量。

此外,教导团也是他必须保持重视的力量。他作为团长,需要合理利用武装资源,加强与教导团各个机构之间的联系,整肃队伍,为随时可能到来的武装起义做好准备。

总而言之,他的身份还不能曝光,他也还得继续在张发奎的身边周旋。

张发奎是个目光短浅、擅长权术斗争之辈,和著名的大汉奸汪精卫过从甚密,与国民党将领李济深和黄绍竑等人一向不对付。

叶剑英趁机挑拨,向其献策,先把黄绍竑的部队端掉,分散对方的力量。得到张发奎同意之后,他顺理成章地让教导团介入战斗,为我军缴获了数量可观的武器弹药。

随后,叶剑英又上演了一场调虎离山的好戏。

在张发奎将要受到李济深和黄绍竑的夹击时,他再次提出建议,派出第四军主力,集中精力对付黄绍竑。另外,其余具备较强战斗力的部队,也被派到广州周边,提防着外来威胁。

城中的国民党有生力量,基本都被叶剑英以妙计调到了外围。剩下的教导团和警卫团,将成为起义的主要力量。而那些不成气候的小规模部队,并不足以为惧。

与此同时,他还通过私下运作,使得教导团和警卫团的关键位置都掌控在自己秘密引入的共产党同志手中。日常的工作中,他也在想办法和同样潜伏的同志展开交流。

他明白,只有掌握武装资源,未来的起义,我党才会有更多的胜算。

1927年12月,在广州起义即将爆发之前,国民党反动派突然警觉,多次联系张发奎,要求他解除教导团武装,不得放任军中威胁性因素增长。

如果教导团真的被压制,那广州起义的结果便很难预料。一心为大局着想的叶剑英,绝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因此,他约见张发奎,用自己的身家性命向对方担保,教导团绝对不会出现暴乱,所有问题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好在此时张发奎并未怀疑他的立场,所以教导团暂时被他冒着危险保了下来。

党组织意识到,战士们已经等不起了,起义只能提前。毕竟多拖延一分钟,潜伏着的战友们就多一分危险。

于是,12月11日,教导团动了,所有我党革命武装也纷纷响应,不再伪装。

来自教导团的枪声,是寂静夜空中最为明确的信号。叶剑英不再隐藏,迅速赶到工农红军的指挥部,协助叶挺展开斗争。

接下来的战斗中,他顶着枪林弹雨,一边与敌人正面对抗,一边检查我军的防控工作,及时发现了防御火力点缺位等不少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我军最关键的任务就是抢时间,必须要在敌军的外援力量赶到广州之前,建立最大的主动权和优势地位。

在敌人发动大规模的反扑之前,指挥部撤出广州,叶剑英也秘密前往香港。

遗憾的是,由于我军与敌军的人数与装备实力悬殊,我们辛辛苦苦拿下的阵地,最终还是被敌人抢占。广州起义的结果,还是失败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此次武装起义的完全失败,因为我军给广州的国民党反动派势力造成了重创,给后续的武装反抗行动提供了经验和启迪,同时也鼓舞了无数仁人志士,为我军吸纳了一批新鲜力量。

广州起义是中国近代革命战争中浓墨重彩的一道痕迹,也在叶帅的生命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与他共同战斗过的兄弟姐妹们,他终生不敢相忘。

其实在此之前,他也为我党的早期领导人化解过一次巨大的危机。

那是1927年7月,当得知汪精卫等人打算趁着庐山开会的时机,强行解除贺龙和叶挺二位将领的兵权、并压制我党武装力量时,他迅速展开了行动。

24日那天,他组织了一次小型的会议,以游湖为借口,亲自将国民党的阴谋告知于贺龙和叶挺两位当事人。

最终,他们三人决定先发制人,在对方的命令发出之前,先行赶往南昌,为随后的起义做准备。正是因为叶剑英的提醒,我军才规避了一次风险。

在中国的革命前景一片迷蒙之时,在我党前途未卜之际,他的加入,他的贡献,他临危不乱的行事,都给众多同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毛主席评价:“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句话简练而精准,总结了叶帅的一生。

长征途中,叶剑英也是一马当先,为毛主席解决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1935年1月,在红军朝赤水和土城方向行进之时,国民党反动派在我军后方穷追不舍。

当毛主席和朱老总等领导人走到一处山谷之时,一个连的敌军突然从北边山坡冲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我军困到了射击圈之中。

此时此刻,中央纵队直面危机。生死攸关之时,叶剑英仿佛天降神兵,带着一个排的兵力占据南边高地,朝北面的敌军展开了火力压制。

眼见着我军的攻势越来越猛,再加上看到毛主席等人似乎气定神闲,没有丝毫慌乱,敌人反而乱了阵脚,觉得我军底细不明,不敢轻敌,因此只能选择撤退。

就这样,在叶剑英的全力猛攻之下,中央纵队的危机解除,毛主席等人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长征时的力挽狂澜,从悬崖边上发出的警报声,是叶剑英一颗红心的体现。

这些事情,毛主席后来反复提起,还称叶剑英是救了红军、救了党、救了国、救了人民群众的大功臣。

他开展阵地建设,解放海南岛,促进国防力量发展等等,在党和国家大事件中,他的身影总是不会缺席。

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在每一次关乎国家命运走向的关键路口,叶剑英总能朝着最正确的那个方向走去。

工作中的叶帅是一位尽职尽责、舍生忘死、鞠躬尽瘁的共产主义战士,而生活中的他,则是女儿眼中的慈父。

1928年,他的女儿叶楚梅出生了。然而还来不及看孩子一眼,他就不得不赶赴苏联,肩负起重要的交流和学习任务。

这一分别,父女俩便9年未能相见。一直到1937年,他们才在广东见到彼此第一面。

小小的叶楚梅对父亲十分陌生,她懵懵懂懂的模样,看得叶帅又心疼又酸楚。他自认为不是个好父亲,愧对于自己的女儿。

1945年,父女俩终于在延安团聚,享受了一个月的亲情带来的温暖感受。

然而随后,叶剑英就忍住不舍,将女儿送到了东北,嘱咐孩子在革命实践中成长,好好学习,抓住锻炼自己的每一个机会。

当然,作为一名父亲,他始终放心不下自己的孩子。所以在这期间,他时常给叶楚梅写信,表达自己的关切,也鼓励女儿迎着朝阳生长。他在信中说:

“我们不是速胜论者,欢迎你们能够赶上这一场翻天覆地的斗争,我想你们没有一个是坐享其成的人,你们是铁骨铮铮。”

一句句殷切的话语,寄托着一位革命家父亲对孩子最真挚的关怀。他的文字给女儿带去了极大的力量。哪怕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没有停止,她仍然抱着必胜的决心和信念。

虎父无犬子,当是如此。父亲给予的力量,会给女儿带去终生的引领和护佑。

1986年10月22日,戎马半生、操劳一生的叶帅,化为了一颗永远守护着共和国的星辰。不过,他的功绩与精神,他的威名与形象,都将随着共和国而长存。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22

白翠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