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软实力:需要有更多的“M50”

上海城市更新 2024-08-09 08:21:05

今年6月底,各种媒体传出消息:西岸文化艺术示范区即将拆除,地块将用于新一轮城市开发。社交媒体上,又掀起了一番“告别”的流量。

已经消失的西岸文化艺术示范区。

图源:网络

西岸“示范区”聚集了十几家知名画廊和工作室,运营十年而逐渐生长起来的艺术原创氛围,已经成为沪上知名的艺术潮流目的地之一。结束的消息来得突然,虽然西岸还有不少艺术场馆继续存在,但今后我们还能否再见“示范区”这样的精神宝藏,不得而知,难免令人唏嘘。

不过,好在上海“一江一河”城市公共艺术空间也在不断地“扩容”。以人们熟知的老牌艺术原创地M50为起点,沿着苏州河畔往东走到苏河湾、洛克•外滩源,分布着Fotografiska、苏河皓司、UCCA Edge、没顶画廊、外滩美术馆等一连串当代艺术群落,成为上海艺术浓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图源:网络

如媒体所言:上海的“艺术左岸”正悄然崛起。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大都市,上海的艺术家集聚地还太少,魔都需要更多的“原创艺术策源地”。

二十多年来,M50就是这样的原创艺术发生地、策源地和聚集地。在上海市中心,能有这样一个长驻的艺术原创生态场、近距离接触都市烟火气的艺术园区,并能逃过像西岸“示范区”那样的无疾而终,殊为不易。

一. M50的转型之路

M50的前身,是上世纪的上海春明粗纺厂,在纺织业“壮士断腕”的调整中华丽转型。

新世纪的M50,被视为苏州河艺术带的起点,是上海中心城区沿河、沿江地带最早集聚艺术家的园区,上海创意产业的发源地之一。2001年首位入驻的艺术家薛松个人工作室至今依然工作于此。随后首批入驻的画廊和艺术家工作室如今也都已鼎鼎大名:香格纳画廊、东画廊、丁乙、张恩利……

1. 艺术园区带红一条小马路

工作室内景图。图源:作者

对于画廊或艺术家来说,宽阔的建筑空间和实惠的租金是他们选择入驻的必备条件,而老旧厂房的粗粝质感,偏僻安静的环境,社会流变的新旧场景,则是创作者们青睐的艺术氛围和想象空间。

园区逐渐聚集了国内最好的画廊、最有名的艺术家,半自发的艺术活动你来我往,成为上海最有活力的艺术策源地。很多艺术家和相关从业者因在园区落地,进而在上海扎根。这些画廊和艺术家,对新世纪上海乃至中国的现代艺术市场蓬勃发展、进入国际视野,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图源:网络

去莫干山路看展,是当时沪上青年们最新型的社交活动之一,也因此带红了莫干山路这条小马路。

记得那时下了公交车还要走挺长一段路,如果搭出租车,说去“莫干山路50号”司机是听不懂的,要说“月星家具广场后面”才行。几年后,不管你在哪里叫出租车,只要说“M50”即可到达园区正门口。

2. 保留艺术“原生态”的标杆之作

2004年,M50发展重心既已转向文化艺术领域,和东方明珠、新天地等一起被《TIME》杂志亚洲版推荐为上海的文化地标。当时M50已经形成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原创地标,对于上海当代艺术的生存发展存在着重要意义。

但是,房地产开发掀起的都市区工业建筑拆改大潮,还是来到了面前。地块被转让给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这应该算是M50曾面临的最大生存威胁。

当时关于保护莫干山路工业建筑群的社会大讨论持续了数年。一方面园区运营方的奔走呼吁,政府也意识到了工业遗存保护再利用、文化产业的培育形成对城市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产业部门、建筑保护及媒体等社会各界的支持声援,使得M50得以继续生存。2005年由市经委正式挂牌,将其认证为“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M50)”。

图源:网络

有偶然机遇,也有必然努力。M50运营方意识到,艺术行业的发展特点不同以往的工业生产,营造宽松的园区氛围对艺术家创作和画廊运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管理方与时俱进地转变运营模式,为了适应艺术园区的发展需求,更多关注和选择有价值的艺术家及画廊,不断提升园区的艺术浓度。同时,帮助和扶持有潜力的艺术家工作室,使其能够继续在M50发展。通过种种举措,助力艺术原创力的生根发芽。

涂鸦,成了普通市民识别M50艺术社区的标识。

图源:网络

此后,M50先后获得“上海市十大创意产业集聚区”、“年度十大时尚地标性场所”、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上海十大最具影响力的优秀创意产业园区”等称号。在去年第二届国家工业遗产峰会上,M50创意园又获评国家工信部“优秀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示范案例——工业文化地标建设领域”,成为上海市三处获评的点位之一。

3. 成为“一江一河”艺术群落的“领头羊”

世纪之初,中国正值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时期,社会各领域都急切渴望对外交流。在上海成立的香格纳画廊于2002年入驻M50,以其为代表的艺术机构频繁出现于各大国际艺术展、双年展,为国内艺术家和观众们带来更广阔的国际视野。

香格纳画廊   图源:香格纳

2000年6月,香格纳画廊成为第一家参加巴塞尔艺术展的中国展商。每年一度的巴塞尔艺术展始于1970年,被称作“艺术世界的奥林匹克”,是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收藏家、策展人、美术馆负责人和众多艺术爱好者的年度盛事。

巴塞尔艺术展-城艺之旅展区   图源:网络

香格纳画廊这次参展,惊动了世界级的收藏家,其中包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的创始人,开始关注中国当代艺术。从2008年开始,巴塞尔艺博会参展的中国画廊数量增加到4家,中国的当代艺术也名副其实的走向国际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文化艺术的主流趋势都是看北京。在巴塞尔参展之后,不少国际画廊及艺术机构在中国的总部重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北有798,南有M50,上海在中国现当代艺术领域的制高点地位逐渐形成。

UCCA Edge落位苏州河北岸   图源:网络

放眼全球大都市,如纽约、东京、巴黎、伦敦,它们不仅是经济中心,也是全球艺术中心。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纽约的自由精神,巴黎的浪漫气息,伦敦的文化底蕴,东京的新奇与活力,这些特色都是它们的文化名片。

上海是孕育中国现代美术、音乐、电影产业的城市,新世纪以来,其城市文化软实力持续提升。可以说,M50的原创艺术氛围在上海“一江一河”艺术文化群落快速成形中发挥了“领头羊”的作用。

二. 松弛的艺术社区氛围

M50拥有上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各个历史时期的50栋工业建筑,二十几年来一直保留着浓重的工业风和空间尺度。这里看不见某些创意园区炫目的外立面和额外装饰,目之所及,涂鸦和绿植倒是真不少!松弛感也就由此而来。

节省下的改装费用,怕不是都用来扶持艺术家了吧?哈哈,开个玩笑!图源:作者

厂房门口的机构铭牌、活动海报贴的噗噗满。园区内随时有十几个展览进行中,大多免费、大门敞开,二十年来一直如此。感兴趣的话,看展都能在这里看一天……

图源:网络

1. 始终如一的运营理念

有繁荣,就会有竞争、压力和挑战。北京奥运前的创意园区改造热潮,2015年西岸文化艺术示范区兴起,都给画廊、艺术及设计机构提供了更多新的选择,艺术爱好者也有了更多新去处。包括香格纳画廊在内,园区内不少画廊和艺术家也曾迁移到西岸和其它艺术园区。

由于M50园区秉承始终如一的运营风格,一旦有空位出现,新的工作室和画廊又会很快入驻进来。

据澎湃新闻报道:2018年迁入M50的艺博画廊,于1998年在上海成立,最初坐落于陆家嘴地区,之后又先后几次搬迁都是因为拆迁。决定选址M50,理由很清晰:一是这里成形最早、艺术氛围最为集中,二是运营时间最长、最稳定。

图源:作者

笔者近日重访M50,看见香格纳画廊还在原处,原来的纯白墙面爬满了绿植,好似邂逅20年前的老朋友一般,依然是老样子,不过也有了新变化,顿觉一颗定心丸落肚。香格纳在西岸文化艺术示范区的画廊撤出之后,依旧回归M50大本营,新的展览已经开幕迎客。

2. 非商业化的艺术品牌服务

M50运营方不仅是园区管理方,更是一个艺术及设计的品牌服务方。非商业化的运营模式,塑造出M50独特的园区风貌,也因此保持住“艺术原创发生地”的独特气质。

早在2007年,M50园区就将入驻画廊的繁多展览排期进行整合,集中一年两季举办“联合开幕”活动。园区定期推出口袋艺术咨询刊物《M50 Guide》(《ART IN SHANGHAI》 前身),在街头文艺小店、品质餐厅,当然还有各区域的画廊免费发放,使看展成为沪上一种文艺时髦的生活方式。

图源:网络

2015年,园区将一年两季的“联合开幕”演变成2020年的首届M50上海当代艺术周。集结园区内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机构、艺术家工作室、生活美学空间,集中展示多元化的上海当代艺术文化景象。

图源:网络

3. 开放松弛的社区体验

除了画廊和艺术家工作室,这几年引进了不少设计品牌、吸引普通人参与的艺术体验业态和年轻创意的潮玩业态。家具设计品牌“多少”就是在M50成长发展起来的,从入驻初期几个人的工作室,到现在已经开枝散叶20多家门店了。

这几年引进了设计和体验业态,右下图为“多少”品牌橱窗。

图源:作者

有趣的是,不管新旧入驻,主人家都很和善友好;不同机构的从业者,见了面会打招呼,或者互相帮忙;周末和假日,营不营业没有统一规定;业态不同的隔壁两家主理人,站在店门口商量该种什么花;不管营不营业,不少店门口可见外摆桌椅,游客可以随便坐。

园区中心的小小餐车,俨然一个社交中心。

图源:作者

保持个性,与邻为友——大概就是这里的社区氛围,没那么紧绷,都很松弛和友善。普通游客走进展厅,也不会觉得难以融入;来拍照打卡的游客,都没有大呼小叫的,自打走进园区,姿态都变得温婉优雅起来;还有小朋友,手里拿着小本本,由妈妈带着找陌生人做采访,练习胆量!

M50不做过于商业化的好处是:大家都可以慢下来、沉浸其中,艺术从业者可以潜心创作,让不同的艺术找到生存发展的空间。来往的过客可以更多关注审美本身,感受多元艺术氛围。

图源:作者

非商业化运营,并不是拒绝商业入驻。M50除了有60多家画廊、艺术空间外,还有各种餐饮业态约30家。散布在各角落的近20家各具风格的咖啡馆、茶馆、甜品店,堪比时下一座网红商场的咖啡茶饮密度。走走停停,有时真分不清自己是在看展还是喝茶呢……

美食与精酿、咖啡与茶,何尝不是另一种艺术呢。

图源:网络

三. 城市,呼唤更多的“M50”

放眼上海,M50这样持续运营20多年的艺术原创园区,似乎是绝无仅有的存在。城市的更新迭代,令诸多艺术园区因种种原因无疾而终,艺术家们不得不另寻创作空间。

东大名路一带的仓库空间艺术群落,因为结构松散“各自为政”,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即因为北外滩建设而拆除。淮海西路的红坊创意园,在十年期满后让位于经济价值更高的商业地产开发。

对照国际经验:曼哈顿SOHO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一片破败的工业区逐渐转变为充满艺术氛围和商业活力的地区。但地价随之上涨,艺术家和画廊开始另觅出路,去往北面的切尔西,或者跨过东河,跑去布鲁克林。而纽约的艺术气质、文化活力,也得以在整个城市散播、开花、结果。

曼哈顿SOHO区   图源:网络

西岸文化艺术示范区作为城市开发的临时地块,或许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其中有转移到蟠龙、复兴岛等地的艺术家和画廊。希望他们也有机会找到继续发展其艺术原创生态的“布鲁克林”。

到过越南胡志明市的人都会对“咖啡公寓”印象深刻,去过香港湾仔闹市区的人对“直立艺术村”公寓感到惊喜。它们表明:艺术原创力的发生,并不一定需要规模够大的园区,也未必需要有统一管理的机构。

左:越南胡志明市的“咖啡公寓”

右:香港湾仔闹市区的“直立艺术村”

图源:网络

艺术家工作室及画廊之所以青睐并落地城市中心,无非是缘于这里具有更复合及便利的服务功能,易于访问、激发交流的柔软边界,干净舒适、亲切且独特的社区属性,容易形成现有网络之外的弱关系传播。

正是这种参与感,让人们得以交流互动、激发灵感,并像主人翁一样去创新、创造,丰富我们的生活场景,多元化的城市空间体验, 也会影响个体创业者对城市的不同区域做选择。

作者:“上海城市更新”特约撰稿人

编辑:魏玺玲

审核:夏    雨

·END·

*本文为原创文章,开白请后台联系

0 阅读:3

上海城市更新

简介: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官方大鱼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