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炎院士:中医中药国学之美

亦民评健康 2024-09-14 00:07:39

在华夏文明的璀璨长河中,中医、中药与国学紧密相连,共同演绎着生命与美的深邃交响。王永炎院士以其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为我们揭开了中医中药国学之美的神秘面纱。

一、王永炎院士的国学之路与中医追求

王永炎院士自幼在乡村私塾诵读《三字经》《千字文》等国学启蒙书籍,从此种下了热爱国学的种子。20 世纪,当中医是否科学的争论尚未平息时,他毅然选择学习中医。此后的六十余年里,他既当过医师,又担任过教师,在乡间、工矿等地担任全科医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老年病学科领域,他更是深耕四十载,从事诊务、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了众多优秀的硕士、博士及博士后。

耄耋之年,大病之后的王永炎院士改弦更张,开始研读中华格致学、史学和美学。他尤其着力于对史前期河图、洛书以及 “负阴抱阳、冲气为和” 阴阳大论的学习,对国医国药深邃的哲思展开深入研究。虽历经十年,但因心智与气力所限,他仍能领悟体道之难,坚守 “明心求真,立象尽意”,恪守 “死而不亡者寿”,在 “不亡” 的时间里,以 “事上炼” 的精神,明明德、尽心竭力,修身齐家治学,以实现自己的志向。

二、美学与中医的共性之美

(一)美与中医的内涵《说文解字》中对 “美” 的定义为:“美,甘也,从羊从大。” 从字面意义上看,羊大为美。美既是物质的感性存在,又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意义和内容,与人的活动和群体息息相关。美学与人的生命紧密相连,要获得美感,就需要跳出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从而对客观事物产生美好的主观感受。

中医作为中国古人对生命认识的集大成者,具有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其理论体系展现了物我同一的境界,在诊治过程中,医者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对病情的影响,超越了主客二分的有限性。可见,美学与中医学在对人生命和活动的认识上存在诸多共性,都是对生命认识的大成之作。

(二)中国美学与中医的共同特点中国美学具有虚实合一、天人相关的宇宙观,追求中和境界,以儒家美学思想为主体,儒、释、道三种主要思想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中医同样强调顺应自然、调和阴阳,追求人体与自然界的平和。因此,中医与美学的共同性在于对 “人” 的生命的认识,它们都源自源远流长的国学文化。

三、中医之美在各个方面的体现

(一)天人合德之美“天人合德” 是天人合一的一种体现,也是中国美学广泛而长久流行的观念。在儒家看来,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人与天地之气相通,天地人神贯通为一体。观象运数易化、冲气和合、筑境扬神,彰显了原创之象思维。象思维在引导临床治未病、辨证论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达到共识疗效的医疗总目标。育人传代重在悟性养成,明心言志而寓教于乐,体现了儒学仁德至尚之美。

(二)太虚原象之美“太虚原象”,宇宙苍穹,生灵万物与我 “并” 生。象以筑境,议病辨证法象天地时空,天纲明道,顺应自然。“太虚” 源于《庄子》,如《庄子・知北游》中所说:“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 大一无外而小一无内,始于混沌又复归混沌,混沌为一,即无朴纯素,即无生有,有为万物,万物生长化收藏,人类则经历生长壮老已的过程。故太虚乃深邃哲理的体现,抱元守一,遵循自然规律,展现出天人合一之美。

(三)辨证论治之美“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是辨证论治的总则。诊治程式起承转合,阴阳蕴含其中,体现内在气韵精神,构建人生格局。阴阳、动静、顺逆、黑白、显隐等既关联又对立,同步消长,正负相抵,辩证统一。阴阳符号系统最能贴切地表述历史周期转化韵律,是大成智慧之美。

(四)意象之美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基于象思维的大量比喻应用,使学者在传承中医的过程中充满了意象之美。例如,《素问・脉要精微论》对望诊的描述:“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 用 “如白裹朱” 代表预后良好,“赭” 代表预后不良的色泽。《濒湖脉学》对 “滑脉” 的描述为:“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指,漉漉如欲脱。” 形象的文字描述让学者通过想象形成直观印象。《灵枢・经脉》中肾经有 “心惕惕如人将捕之” 的比喻,生动地表达了心悸症状患者的主观感受。《温病条辨・下焦》对 “湿” 的不同状态进行描述:“湿之为物也,在天之阳时为雨露,阴时为霜雪。在山为泉,在川为水,包含于土中者为湿。” 从自然界与人体有机统一的角度,给予读者美学的直观感受。

四、国学对中医的深刻影响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历史范畴看待科技文明,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于精华部分,我们应当传承。重视起源应当从史前期没有文字的中原黄河流域河图洛书的研究、考察、诠释开始,尤其要重视《素问》五运六气七篇大论中鬼臾区以《太始天元册》论述作答的内容,堪称经典。境为象生,时随境转,展开无尽头的联想,能为现代时空、人类文明的创新提供条件。这是国学深邃的哲理,也是中华优秀国学之美。它不仅是过去的,更是承接过去、今天和未来的历史流程。自觉地与高概念整合,主动链接网络、模块大数据技术,是守正创新的内驱力。

(二)医案中的实践美学“美” 与 “审美” 源自人类的实践。中医之贡献,医案最为显著。医案是古往今来医家疗伤治病的真实记录,承载着中医最宝贵的经验。医学是人学,永远离不开哲学,更离不开经验。经验是格物事成,将 “事上炼” 落到实处;经验又是致知提高医家心灵智慧的境界;经验也是实践美学的成果。美与美感的根源在于内在的自然人化,人在制造使用工具劳动中取得经验,并获得理解功能、想象功能等心理要素的确认。

(三)中药方剂之美中药有植物、动物、矿物等不同来源,其基源、种质、生化形式决定着结构、功能、信息、应力的差异。古贤哲制定七方十剂、君臣佐使,多用复方配伍以增效、减毒,体现了天人合德、和而不同的哲理。本草学与方剂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科技文明的重要贡献。《神农本草经》建议医者治疗时应从小剂量入手,如用 “黍粟” 代表初始的小剂量,疗效不理想再逐渐增加剂量,避免过量造成不良反应。在组方中,许多书籍将方剂中发挥最主要作用的药物命名为 “君药”,其余按不同作用和地位分别命名为 “臣”“佐”“使” 等,用传统社稷制度的官职比喻方剂中不同药物的地位和作用。清代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将用药比作用兵,将医学草本之性比作兵家攻伐之道。中药方剂之美学,除组方用药外,在剂型之运用上亦有独到之处。元代王海藏《汤液本草・东垣先生用药心法》论述了汤剂、散剂、丸剂的不同作用,并将剂型之名与功用巧妙结合,兼具剂型、效用与音韵之美。中药材、饮片、中成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临床应用,性味、归经、宜忌等启示原象与具象是多成分整合的复杂系统,展现出多视域折射的镜像。在面对高概念大数据的新纪元时代,中药基源、药化、药理、制剂、临床研究不断发展,如合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模块药理学以及制药装备技术不断更新,临床循证评估的科学化、多学科、多元化研究逐步深化。中医以诚敬厚德精神,吸收容纳一切先进理念与技术,不忘根本,传承中华传统科技文明,体现中药学的法象之美。

五、国学三家之学与中医的关系

国学包括儒、释、道三家之学。

儒学讲仁德,礼归于仁,尚和合,担当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是社会的主流意识,体现人类生存生命的力量。自汉武帝以来,独尊儒术,政治思想的统一对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仁爱的理念与情怀对从业者医德提出了更高要求;儒家对易学的高度推崇,对中医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维的形成意义重大。礼法的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医思维,如将脏腑分为 “十二官”、组方中 “君臣佐使” 的排布等。

道家讲求冲和,强调无为,其中委曲求全、为大于细、不争之德、物极必反、慎终如始等负逻辑观念,对中医理论、病机、诊断、治疗、养护均有指导意义。道家学说顺自然、知常变,知其白而守其黑,正负逻辑兼备而显隐自如,主张现实世界的非常道、非常名,以无朴纯素充实儒学内涵,实现儒道互补。

佛学由外域天竺输入,经历七百余年本土化。中国寺庙虽有医药学或佛学思想向中医药学渗透,但未能系统发挥。故本文论中医中药国学中的实践美学主要是学习儒道互补的体会。

六、国学之美在不同领域的呈现与价值

国学之美有来自生产实践的,如农耕锄禾、煅冶金属;有来自生活的,如品茗饮酒、欣赏戏剧歌舞;还有来自生存健康的,如抗疫疗伤,体验悟道。其审美不仅是观赏玩味、净化心灵,更重要的在于格物致知,正事践行,获取生命的内在潜力,提高人类的智慧。

中医、中药与国学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王永炎院士对中医中药国学之美的深刻感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医的文化内涵和生命之美。在新时代,我们应当传承和发扬中医中药国学之美,为人类的健康和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0 阅读:12

亦民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