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和2008年的4万亿有何不同?

罗sir职话 2024-10-07 18:19:45

时代在变,货币总量也在变。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本质上,这是一场关于美国信用的破产,但最终却殃及了近乎全球。

同年12月,我国的出口数据暴跌,为了不被“殃及池鱼”,也正是那一年,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

彼时,国内经济体量还较小,基础设施建设乃至地方融资还有很大空间,而那一年,我国的M2还仅仅只有47.5万亿,4万亿一推出,宏观经济立马就稳住了。

但4万亿显然也不仅仅只有4万亿。地方配套资金、城投债、银行信贷、居民加杠杆,乘数效应很不错,4万亿最终撬动的经济体量,在十万亿以上。

但今天不同了,同样的降准降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以及针对性股市的数千亿资金,这些级别的经济刺激体量,要是放在2008年,一定会拉动极大的边际效益递增。

放在2024年的今天,一切却又尚未可知。

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2024年的今天,货币乘数效应被无限弱化了,土地财政收入也开始锐减,地方的债务问题更是今非昔比,房地产、大基建已经几近饱和。

更重要的是,2024年的今天,我国M2已经突破304万亿元,是2008年的6倍多。

至于居民负债率,也从2008年的不足18%,暴涨到2024年的65%。

宏观上的基本盘,已经愈发明确。

如今宽松的货币政策依然有用,但前提条件是,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动用更大的资金,才能够撬得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基本盘。

盘子越大,意味着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都愈发艰难,在资产负债表不断衰退的今天,企业和居民端都不愿意投资和消费的时候,此时唯一能够拉动支出的,唯有靠行政。

2008年的4万亿,一个更贴切的比喻应当是抗生素;人体一开始用抗生素,效果总是最好的,取得的实质性成果也有目共睹,烧很快退了,也不再流鼻涕了,人体很快恢复健康。

更重要的是,2008年的外部环境还一片大好。

2008年,正是我国举办奥运会的时候,那个时代下,我们还和欧美的关系正处于蜜月期,没有贸易关税壁垒,更没有贸易摩擦,外部环境乃至周遭环境都足够稳定。

但回顾2024年的今天,一切都在发生变化。

货币乘数、土地财政、地方债务,和2008年相比,早已经不是一个量级。

而被誉为经济增长支柱型产业的房地产,也不得不陷入产能过剩的结构性窘境当中。

2008年,我国的人口红利还没有退却,那时候的劳动力正处于巅峰,且城镇化率还在不断增长,最终导致4万亿的基建抬高了房价,并最终拉动我国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

到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人口拐点,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接近3亿人,是2008年的一倍多,而我们的生育率和2008年相比,则暴跌了70%。

底层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当我们的总人口开始减少,老龄化社会开始到来,人口红利不再,劳动力优势也不再,而支撑房地产市场增长的人口基本盘,自然也不复存在。

长期来看,人口因素决定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好坏,且是最重要的因素没有之一。

2008年的4万亿何以撬动我国经济增长走出泥潭?

归根结底,就是庞大的十几亿人口基数。

我们有着十几亿的人口,就意味着我们有十几亿的消费市场,基建、房地产、高速公路、高铁、机场、公园,几乎所有的和水泥相关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十几亿的人口基数之上的。

更进一步,我们的医院、学校、甚至是互联网的普及,在某种意义上,也离不开高密度的人口分布。

因此,人口红利决定了2008年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完美实行,也为我国的基建分布建立了理想的环境。

但未来呢?

2008年,我国居民端和企业端的杠杆率都很低很低,但今天,不管是居民端还是企业端,亦或是地方,债务都处于历史峰值,这也意味着任何大规模的放水,如果引导不得当的话,就极有可能再度导致资产价格的暴涨,而这一轮暴涨,几乎毫无疑问,是为了日后更大的危机。

正如哈耶克所说,泡沫往往是过度投资的结果;而政府对经济的每一次出手干预,都可能酿成日后更大的问题。

除了杠杆率、市场饱和和人口老龄化之外,2024年的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也出现了极大的不同。

2024年的今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已经把我国当作头号竞争对手,这已经是不可争议的事实。

今天,美国正在用除了军事以外的任何力量,企图阻止甚至是扼杀我国的崛起;在科技上,美国对我们实行了卡脖子,不仅仅是卡芯片,光刻机,还卡AI技术,甚至是高科技领域的投资准入。

在经贸上,美国对我国的汽车关税提高到100%,这也意味着,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彻底失去了进入美国市场的可能性。

而美国市场有多大呢?

从人均GDP来看,美国是我们的七倍左右,是日本的两倍多;从体量来看,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也是世界上消费最旺盛最强劲的经济体,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与之媲美。

而我们所面对的,还不仅仅是美国这一个国家。

包括欧盟在内,尽管它不是铁板一块,G7集团,连带着亚洲的美国盟友日韩,甚至是菲律宾等等,外部形势变得愈发复杂,也不利于内部的经济增长。

基于以上因素,总结下来,这一次和2008年有以下不同:

经济体量不同,导致货币乘数效应弱化

杠杆率不同,加大了企业居民投资消费的难度

人口结构不同,长期来看老龄化是阻碍经济增长的最大制约因素

外部环境不同,进一步阻碍经济复苏

2009年,美国经济学家雷恩哈特和罗格夫在《这次不一样?——800金融危机史》一书中分析了近800年来的各种金融危机,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钱借多了,会导致杠杆太高,经济就更容易出问题。

国际清算银行也曾经提出过一个“风险铁三角”现象,其大意是,生产率下降、杠杆率上升,政策空间收窄。

当这三种因素同时发生的时候,就被称之为“风险铁三角”,而眼下来看,我们所面对的风险铁三角,客观存在。

过去多年的供给侧变革,导致我们的生产率看起来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消费端疲软乏力,导致了供给端的产能过剩,本身就是一种问题。

至于杠杆率上升,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当这两种因素同时发生的时候,政策空间上的力度,就会收窄。

我国企业在2007年的杠杆率是80%左右,到了2015年,这个数字翻到了160%;居民杠杆率也从2008年的百分之十几上升到了今天的65%。

而居民杠杆率,一直都是各部门中攀升速度最快的;从2000年的不到5%增长至当前的65%,居民杠杆率的快速攀升,毫无疑问会影响金融系统的稳定。

居民杠杆率之所以如此高,背后毫无疑问,就是房地产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套房动辄百万,贷款三十年,利息几十万,先息后本的还款方式,且全民参与其中,这中间的风险,可能比炒比特币还要可怕。

截至目前,我国房地产总市值高达400万亿,要知道我国M2也才300万亿,这中间的差值要如何弥补?

把今天和2008年做比较,其实比较的是政策空间收窄,比较的是刺激经济的难度和强度。

单以房地产来看,400万亿的市值,且全民参与其中,买到既是套牢,且30年先息后本的方式,单单是这一条,就要多少钱才能够把这笔账抹平?

一揽子的组合拳,刺激市场刺激经济,这一点是绝对正确的;但我们也不要低估宏观上如今面临的困难,动辄数百万亿的资产价格全面缩水之际,它不是简单的4万亿就可以撬动的。

今天的市场不是2008年的市场,今天的人也不是2008年的人。

站在当下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市场需要资金来刺激,但比起资金,市场更需要的,还是涉及到结构性的变革,向市场释放一个长期的确定性的信号。

而这,才是我们未来需要发力的重点。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1 阅读:88

罗sir职话

简介:乐观的悲观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