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族抗战时期宿迁地区新四军发展沿革(2)

赵连军探史 2024-10-01 22:00:36

1938年2月13日,周恩来等致电中共中央提出:“为确实建立长江、黄河间的党的力量,必须急切地发动鲁、豫、皖、苏群众参加战争。为此,拟调彭雪枫由晋来豫,组织和领导鲁、豫、苏、皖四省的军事工作。”次日,八路军参谋处长、驻晋办事处主任彭雪枫,即奉命带领赵启民、成钧、徐祥亨、朱绍清等前往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长;应彭雪枫要求,原驻晋办事处参谋长张震偕岳夏(罗若遐)、王子光等一批干部及警卫排、学兵队学员,也来到竹沟镇,加强抗日武装力量。

本文作者在河南确山竹沟彭雪枫办公室旧址前留影

徐州失守后,中共河南省委按照党中央、毛泽东指示,派出大批党员、干部分赴豫东敌后,组织人民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豫东特委在西华县组建了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省委组织部长吴芝圃返回家乡杞县组建了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省委军事部长彭雪枫在竹沟镇组建了一支游击武装,由萧望东率领开赴豫东敌后。同时,在以郭子化为首的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领导下,萧县、宿县、铜山县也相继组织了几支抗日武装。这些抗日武装一经建立,便迅即投入了抗日斗争。

1938年9月2日,长江局负责人周恩来、叶剑英指示河南省委:“应将领导重心移向豫东,开创苏鲁皖边区新局面,与八路军冀鲁豫沟通联络。”并指派彭雪枫率部到豫东开展工作。中旬,毛泽东致电彭雪枫,要求他“尽快组织部队,先行开赴豫东敌后游击战争”。遵照毛泽东、周恩来等指示,9月27日新四军游击支队在竹沟成立,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副主任谭友林,秘书长岳夏(罗若遐)。29日,周恩来致电彭雪枫:情势紧急,彭应速去豫东。30日,彭雪枫根据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电令,率新四军游击支队两个新兵连和一批干部,共373人,轻机枪4挺,长短枪190支,从确山县竹沟镇誓师东征。10月中旬,在西华县杜岗,新四军游击支队东征部队与吴芝圃率领的豫东游击三支队、萧望东率领的新四军游击支队先遣大队胜利会师,宣布三支部队合编和新四军游击支队正式成立。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雪枫,副司令员吴芝圃,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萧望东,副主任谭友林,秘书长岳夏(罗若遐)。除司、政机关外,下辖三个大队(第一大队长黄思沛、政委张太生,第二大队长姜朗山,政委滕海清,第三大队长冯胜,政委张辑伍)和一个警卫连,共1029人。同时成立党政军委员会,彭雪枫任主席,吴芝圃、张震、萧望东、岳夏为委员。10月24日,游击支队东渡新黄河进入豫东敌后。27日,在淮阳窦楼迎战日军骑兵小分队,毙敌十余人,首战告捷。继而挺进睢(县)杞(县)地区,初步打开了豫东的抗战局面。

向豫东挺进的新四军游击支队

1939年初,彭雪枫率部向东进入亳(县)北、永(城)西、商(丘)南地区作战,芦家庙一战歼敌数百人,使游击支队军威大振,为进军皖北创造了条件。2月间,游击支队公布新编制,除支队机关及直属分队外,下辖第一团(团长张太生、政委李耀),第二团(团长滕海清、政委谭友林)和独立营(营长冯胜、政委张辑伍)、随营学校等部。3月,成立第三团(团长周时源,政委孔石泉,后为方中铎)。5月初,新四军军长叶挺由皖南渡江北上,在庐江县东汤池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 6月中旬,中央军委致电叶挺、张云逸,同意新四军游击支队彭雪枫部由原八路军前总及徐向前指挥改归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其活动区域由中共北方局管辖改归中共中原局管辖。

彭雪枫致电毛主席等汇报一年来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等工作情况

1939年11月6日,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抵达安徽涡(阳)北新兴集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部,传达了党中央关于放手创立抗日根据地的指示,并对豫皖苏边区党政军工作作了布置:在淮河以北、陇海路以南的共产党所领导的一切武装部队统一归彭雪枫指挥;集中力量创建永城、夏邑、萧县、宿县四县根据地;加强地方工作,健全省委,发展地方党;加强部队正规化,巩固部队,继续扩大主力部队;在一、二个两个月后,主力部队及省委干部要抽调一部分越过津浦路东,去创造苏北根据地;在皖北建立秘密党的组织,开展群众工作,准备游击战争;在睢、杞、太、鹿、商、亳等地建立小块根据地,以便将来联成大块根据地。为贯彻刘少奇的指示,成立了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政权——豫皖苏边区联防委员会,同时成立了边区参议会。

此前的11月2日,新四军军部指示,新四军游击支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六支队。1940年2月1日,新四军首长叶挺、项英下达命令,新四军游击支队正式改称为新四军第六支队。

在此期间,新四军游击支队不断发展壮大。1938年底,由我党创建并领导的西华县人民抗日自卫军部队,一部组成东进抗日支队,与新四军游击支队会合,其余为解决给养、减轻当地老百姓负担,奉命改编为国民党第一战区抗日自卫军第七路。1939年3月,原国民党永城县县长、爱国进步人士鲁雨亭所领导的永城游击队发展到500余人,改编为湖西人民义勇军第二总队第二大队,鲁雨亭任大队长。4月,睢杞太独立大队成立(大队长马庆华)。7月,肖县游击支队在蒋楼成立,后宿县相山大队编入,改称为肖宿永游击支队。同月,肖县、宿县地方抗日总队合编为肖县游击支队(支队长吴信容,政委姚运良)。8月,经报请中央批准,鲁雨亭部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总队,总队长鲁雨亭,政委孔石泉,参谋长许遇之,政治部主任王卓然,副主任张先舟。下辖4个大队共966人,年底扩编为两个团(第一团团长刘子仁、政委王静敏,第二团团长孔庆同、政委肖学林)。9月,肖县抗日游击支队在蒋新楼成立(支队长吴信容,政委孟宪章)。11月,永城独立团成立(团长寿松涛)。12月,抗日自卫军第七路为抵制国民党顽固派改编与吞并的阴谋,经中共河南省委与游击支队共同决定,由河南省委代表向明及胡晓初、屈申亭、侯香山、王学武率领,冲破重重阻力,到达豫皖苏边区,改编为游击支队第二总队,总队长胡晓初,政委向明。辖第四、第五两个团(第四团团长屈申亭、政治处主任陈其五,第五团团长侯香山、政治处主任张彤),共1544人,步马枪1067支、手枪79支、轻机枪12挺、迫击炮2门。同月,游击支队将中共领导的萧县游击支队和宿县独立团合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三总队,总队长耿蕴斋,政委谭友林,辖第七团(团长赵海枫、政委李中道)、第八团(团长李时庄、政委周启邦),共约2500人。

挺进豫皖苏皖东北敌后要图

同年8月间,遵照刘少奇令新四军游击支队派干部和部队开辟皖东北地区的指示,新四军游击支队党政军委员会研究决定,豫皖苏省委书记张爱萍、刘玉柱等前往津浦路东,开辟新的地区。12月底,经中央批准,活动于津浦路东的新四军部队及党所领导的地方武装(含今泗洪县及运河西部分宿迁市区),合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第四总队,总队长兼政委张爱萍,参谋长杨志雅、政治部主任张震球、副主任张震寰。辖第十团(团长兼政委张太生)、第十一团(团长赵汇川,政委蔡明)、第十二团(团长徐崇福)。期间,还建立了独立第一团(团长石青),睢杞太独立团(团长兼政委蓝桥),支队特务团(团长程致远,政委蔡文福<蔡永>)。

至1939年底,新四军游击支队发展到17000余人。

新四军游击支队在与日伪军频繁战斗中得到很大发展,经过两次整编,组建了支队主力第一、二、三团。图为支队团以上干部合影。前排左起:李耀、谭友林、王静敏、萧望东、方中铎、林士笑、王子光、周时源;中排左起:雷明、资凤、滕海清、彭雪枫、任泊生、吴芝圃、张先舟;后排左起:张震、王少庸、岳夏。

0 阅读:2

赵连军探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