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计划红军出击外线:不用此办法,打不破第五次反“围剿”

漫步史书 2024-09-25 09:51:21

1932年冬,蒋介石有鉴于第三次“围剿”中央苏区失败后,从各方调集重兵,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

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有多重视呢?不仅仅是他本人亲自到南昌任西“剿共”总司令,此次作战所调集的主力是以他麾下的嫡系陈诚的“土木系”为主,其余各路大军都配合。

对比前几次围剿,蒋介石任用杂牌军为主,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这也代表了蒋介石决心,就是通过此一战,彻底解决中央苏区。

屋漏偏逢连夜雨,当时中央红军正受“左”倾错误影响,毛主席失去了对红军的指挥权,更糟糕的是,面对敌众我寡的境地,中共临时中央和中共苏区中央局却提出,趁敌人主力尚未集合之际,实行进攻作战,击溃正面的国民党军。

1933年2月9日,红一方面军七万大军在朱老总、周恩来指挥下,出击南丰地区,结果头一口就咬崩了门牙。

当时南丰城是敌人进攻中央苏区的前沿,有五个团的兵力防守,红军虽然集中了很大力量进攻南丰,却未能得手,还牺牲了一个红三军团第三师师长彭鳌。

陈诚听闻我军主力汇集南丰城下的消息后,立即调集十八军主力,连夜猛扑南丰,意图与我军决战于南丰城下。

那时的情形,可以说用岌岌可危来形容。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作战,最终仍然是以我军取胜而结束,而且是消灭了蒋介石嫡系部队。

根据史料记载,黄陂、草台岗伏击战,我军全歼敌军三个师,52师、59师以及11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1师,该师是陈诚“土木系”发家的部队(另外两个师也是陈诚收编改造来的)。

第四次“围剿”,是蒋介石自发动对中央苏区围剿以来败的最惨的一次,后来他更是深感懊悔:

“此次挫败,凄惨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痛。”

应该指出的是,蒋介石对第四次“围剿”中央苏区,准备是比较充分的,虽然不如第五次“围剿”布置更细,但在此战中,蒋介石加强了部队的政治教育,还专门派出了政工人员到一线部队。

过去我们聊过不少有关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并且也不止一次的提到过,尽管那时毛主席已经失去了红军指挥权,可朱老总、周恩来在指挥红军时,却仍然采用了毛主席战略方针,是此战成功的标志。

这个说法不仅仅是我们这样认为,绝大多数红军将领也都这么认为。

可有趣的是,近来接触到一些史料,却推翻了这个结论。

开国中将张震在回忆第四次反“围剿”时曾写了一篇文章《不朽业绩永载史册》,里面有这么一段:

第四次反“围剿”是周恩来同志和朱德同志统一指挥的。这个仗同我们以前的战役不一样,一、二、三次反“围剿”都是诱敌深入,在苏区的中心打的。这次有个特点,是在苏区的前沿打的,没有诱敌深入,(而是)采用大规模的运动战,分进合击。”

这个说法很新鲜,也一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

在党史中,记载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作战时总会提到,此战是我军历史上首次采取大兵团作战。

不少从此战中成长起来的红军将领,后来都学到了此战的精髓,在抗战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将大兵团作战运用的炉火纯青,所以不夸张的说他们应该是朱老总的“弟子”。

从前四次反“围剿”作战的经过不难看出,张震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从某种程度而言,是属于临时变招,因为红军并没有执行诱敌深入,而是计划趁敌准备尚未完成的情况下,率先出击敌前沿,在作战失利的情况下,才考虑执行诱敌深入的战略,以红11军佯装主力,主力伺机伏击敌军。

不过,此战中陈诚虽然中了我军诱敌深入的计,但其实并没有深入苏区中心腹地,就因为过于轻敌的原因,导致其嫡系所在的第一纵队与其他各路配合的纵队过于突出的情况,被我军抓住了战机。

与过往几次反“围剿”作战中,我军诱敌深入后再运动中歼敌不同,此战中红军是集中了主力于中途伏击。

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的确是振奋了红军的士气。

可无疑也彻底堵死了毛主席复出的可能性。

尽管第四次反“围剿”作战我军取得了胜利,就连毛主席也盛赞此战,但他对于中央苏区的情况却有着很清醒的认识。

当时,我军面对敌众我寡的态势并没有改变,蒋介石能轻松集结起四十万大军,下一次进攻苏区就能集结起五十万大军,甚至可能更多力量围剿。

相反的是,中央苏区面临困难的情况却在加剧。

一个最客观的事实就是,从蒋介石发动对井冈山围剿开始,就已经对中央苏区实行政治、经济封锁。

毛主席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就曾提到过:

“因为敌人的严密封锁和我们对小资产阶级的处理失当这两个原因,(红区白区)两区几乎完全断绝贸易,食盐、布匹、药材等项日常必需品的缺乏和昂贵,木材、茶、油等农产品不能输出,农民断绝进款,影响及于一般人民。贫农阶级比较尚能忍受此苦痛,中等阶级到忍不住时,就投降豪绅阶级。”

更重要的是,蒋介石在每次军事行动前夕,都会加剧对苏区的政治、经济封锁,而且是一次比一次要严厉许多。

至于中央苏区重点省份江西,自然是格外的关照。

以食盐为例,当时江西食盐紧缺,不要说吃,就连战士们受伤都无法用盐水消毒,老百姓家里无盐,只好用香干、萝卜水、醋坛水、辣椒干代替食盐煮菜,因摄盐量严重不足,老百姓患有浮肿等各种疾病,战士们也为了节省食盐,也舍不得吃,造成体质下降。

当时,往往身处一线的部队,能够通过作战缴获一点点盐,都要有限送到苏区腹地,毛主席那时也常常因为没盐发愁,他把盐省下来,让战士们消毒用。

尽管战士们的意志都很坚决,苏区老百姓也对红军作战很支持,但如此做法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可以预见的是,蒋介石对苏区的封锁会越来越严,发动围剿的兵力越来越多,而红军虽然能够通过灵活的作战方式取胜,但敌众我寡的态势无法扭转。

1933年9月,蒋介石发动对中央苏区第五次“围剿”。

为了毕其功于一役,蒋介石采纳时任国民党南昌行营秘书杨永泰的建议,即“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把此次围剿定义为是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的总体战。核心是逼迫红军进行打资源、拼消耗、比人力的持久战。

也因为当时中央苏区受“左”倾错误影响,与优势的敌人硬拼消耗,最终遭致失败。

从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取胜以后,毛主席就开始思考调整战略战术,即放弃原来“诱敌深入”的战略,主力出击外线。

所谓“出击外线”,其实过去们聊得多了。

抗战时期,罗荣桓的“翻边战术”,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等都应该属于此例。

出击外线虽然是远离根据地作战,但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减缓根据地的压力,将压力抛给敌人,让敌人手忙脚乱。

1933年11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役期间,蒋光鼐、蔡廷锴发动福建事变,动摇了蒋介石的统治,蒋介石忙于应付之下,对中央苏区进攻的力度减缓。

面对这种有利的形势,毛主席曾提出建议:

“中央红军改变战略方针,以主力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威胁国民政府的根本重地,调动“围剿”苏区的国民 党部队回援,在广大无堡垒地区寻求有利战机,消灭其有生力量,以打破“围剿”,并支援福建革命政府。”

应该说在当时情形下,这是打破敌人第五次围剿最好的办法,却被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否决了。

毛主席后来甚为惋惜。

事实上不难看出,在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时,中央苏区的处境已经变得很艰难,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集中兵力直捣敌人后方,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这才是上上策。

应该指出的是,当时共产国际虽然不了解国内形势,也有人提出过这样的策略。

也是在1933年11月,共产国际总军事顾问、李德的顶头上司施特恩(化名弗雷德),曾提出过一个有名的计划,即“湖南计划”。

当时,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已经处于极度不利的情况下,施特恩考虑中央苏区红军基本力量向湖南西部和西北部地区突破,以打击北面进攻中央苏区的国民党部队侧翼和后方,从而在根本上改变江西的形势。

弗雷德虽然不了解中国情况,但却很清楚的判断了,我军反围剿作战之所以失利,是因为我们采取了错误的政治路线的结果,而这个结果体现在军事战略战术失误上。

弗雷德的建议递交共产国际后,绝大部分人都不认同,甚至于在当时也不被在中央苏区的中共临时中央所接受,所以这个方案实际上未执行。

如果能更早的执行出击外线的政策,远比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利后,仓促从根据地撤离要好得多。

不过,在那个时候,包括中共临时中央、苏区中央局、中革军委乃至于共产国际都认为,即便是蒋介石发动对中央苏区大规模的“围剿”,中央红军也应有一战之力。

“先打一打,谁胜谁负还不一定?”

如果我们打也不打就离开,对苏区支持我们的老百姓,该怎么去交代。

另外还有一些观点认为,出击外线,到没有群众基础的地方作战,会不会困难很大。

也因为决策者的犹豫不决,事实上中央红军仓促撤离中央苏区,不仅使得根据地遭到了破坏更加严重,也给红军带去了很多困难。

事实上,如果决策者能够早点下定决心,又或者说早点采纳毛主席的意见,红军在出击外线一事上,就会赢得很多准备的时间,不仅仅是湘江之战的悲剧可以避免,也许中央苏区也能够得到保全。

0 阅读:27

漫步史书

简介:闲话史书,看历史兴衰成败,几家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