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小课堂】你看到的就是你真的看到的吗?

诺安振豪 2024-03-16 19:51:06

近期,香港警方披露了一起令人震惊的诈骗案件,涉案金额竟高达2亿港元。

在这起精心策划的骗局中,一家跨国公司的香港分部员工受邀参与了一场看似正常的多人视频会议,会议由总部的“首席财务官”主持。

在会议过程中,员工们按照“首席财务官”的指示,将巨额资金分15次转入了五个不同的本地银行账户。

当员工们向总部确认转账情况时,却被告知总部并未发出此类指令。

这时,他们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陷入了骗局。

警方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这场视频会议中的其他参与者,包括那位“首席财务官”,竟然都是利用AI换脸技术伪造的虚拟人物,唯有受害员工是真人。

这个新闻一出,震惊了无数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下,如何防范“AI新型金融诈骗”。

一、你以为看到的,

就是你真的看到的吗?

随着AI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我们一直在尝试让人工智能技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相结合,而与此同时,犯罪分子也在想尽办法利用AI技术提升他们的诈骗手段。

以前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但是随着“AI换脸”技术的日益成熟,未来“眼见”也可能不一定“为实”了。

“AI换脸”技术,是首先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视频中的人脸图像进行精准识别,提取出诸如眼睛、鼻子、嘴巴等关键面部特征。并将这些精心提取的面部特征与目标人脸图像进行匹配、替换与融合。

通过高级的背景环境渲染技术,将换脸后的视频与原始背景完美融合,同时辅以合成后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了人脸识别追踪、面部特征提取、人脸变换融合、背景环境渲染以及图像与音频的合成等复杂的步骤过程。

最后得到的虚假影像极为逼真,特别在被害者防备心不高、或是视频\图像分辨率不够高清的情况下,很难发现一些细微的违和之处,最终导致上当受骗。

利用差不多的思路,AI还可以模拟声音。也是先采集人物的声音特征,然后利用AI技术进行模拟、替换,也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进行分辨呢?

其实是有的。

小诺了解到,有两种方法都可以比较好的发现AI换脸的破绽。

第一,在进行视频对话时,可以要求对方在脸部前方做出挥手的动作。

这是因为实时伪造的视频需要对画面进行实时的生成和处理,挥手这样的动作会造成面部数据的临时干扰,导致伪造的人脸出现抖动、闪烁或其他不规则现象,从而揭露其伪造的本质。

第二,要求对方轻按自己的鼻子和脸部。

真实的鼻子和脸部在受到轻微压力时会产生变形,而AI生成的面部则往往缺乏这种自然的反应。

通过观察这一细节,我们就能轻松识破AI换脸的伪装。

二、常见新型诈骗手段

目前比较常见“AI新型诈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骗局一、冒充熟人进行诈骗

不法分子可能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到目标熟人的个人信息和声音、视频资料。这些信息可能来源于社交网络、公开资料,或者通过拨打骚扰电话、盗用聊天软件信息,比如“网店客服”、“营销推广”、“招聘兼职”、“婚恋交友”等借口骗取个人语音及面部信息,甚至还可能从非正规的借贷、兼职平台购买注册用户的人声、人脸素材。

然后,利用AI技术,不法分子可以将目标熟人的声音和视频资料输入到相应的算法中,生成高度逼真的虚假声音和视频。

接下来,他们就可以利用合成的虚假声音和视频,制造一些紧急情况,例如声称遭遇车祸、被困境外等,或者表达诸如公司、个人急需资金的迫切需要,诱使受害人产生同情心和紧迫感,并按照指示进行转账汇款、或提供银行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

骗局二、冒充知名人物进行诈骗

不法分子还可以收集知名人物的大量个人信息和公开资料,包括照片、视频、音频、社交媒体信息等。并利用这些数据结合AI技术进行人工合成,生成高度逼真的虚假音频、视频和文字。

这些合成的内容可能通过社交媒体传播,诱导用户和粉丝点击链接下载恶意软件或输入个人信息、转账汇款,或利用该公众人物的社会影响力“带货”,诱导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购买伪劣产品。

骗局三、冒充具有社会公信力人员进行诈骗

不法分子还可以利用AI技术冒充公安、司法等部门工作人员,利用AI技术生成看似真实的虚假身份信息、警察证件、工作证明、警服警徽、警察局背景等。

然后声称自己是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工作人员,通常会以涉嫌犯罪、违法行为等为由,制造恐慌和压力,使受害者处于紧张和恐惧之中。

在制造了恐慌之后,不法分子会诱导受害者执行某些行为,例如提供个人信息、转账汇款、购买礼品卡等,以解决所谓的问题或避免遭受处罚;或是声称需要进行调查、查封账户、冻结资产等,并以此为借口索要受害者的个人敏感信息或财产。受害者因为被虚假的恐慌和压力所迫,往往会轻信不法分子的指示,并执行相应的行动。

以上这些依托AI手法生成,并在网络上蔓延的诈骗手段,既侵害我们的财产安全,也对被冒充公民的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构成巨大威胁。

三、如何防范“AI新型诈骗”?

为了避免成为此类诈骗的受害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不仅包括身份信息、金融信息,甚至对于自己的面部信息、声音信息也需要提高保护意识,特别警惕需要录入个人信息的非正规软件。

2、谨防身份信息泄露

在开启“定位服务”、输入“身份证号”或是录入“人脸识别信息”、“指纹识别信息”等个人生物信息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发现APP过度、强制收集个人信息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3、妥善设置个人社交账户的浏览权限

不过度公开或分享涉及个人信息的动图、视频等,对不明平台发来的广告、中奖、交友等链接提高警惕,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不轻易向陌生人开启手机屏幕共享。

4、不轻易相信网络渠道的音频、视频讯息

“耳听”、“眼见”均不一定为实,不轻信未经核实的消息和请求。在接到他人信息时,应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核实,并采用前面提到过的防范手段分辨视频真假。若在与亲友视频语音沟通中发现上述异常行为,应立即警觉。

5、转账汇款、投资理财前,务必再三核验对方身份

对亲友熟人线上发来的消息,若包含转账汇款、提供个人信息、提供短信验证码等涉及重要决策或敏感信息的请求时,应保持高度警惕,通过主动更换渠道如电话、视频提问等方式多重确认对方身份。

在核实无误后确需转账的情况下,应尽量向银行账户转账,避免通过社交软件转账,有助于进一步核实对方身份、跟进转账信息,一旦发现风险,及时报警求助。

6、共同预防受骗

如果可能的话,咱们最好还能多多提醒、告诫身边的亲人、朋友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高科技诈骗的能力,共同预防受骗。特别是提醒老年人在接到莫名电话、短信时,要及时与家人二次确认,不要贸然转账。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观点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保证,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风险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及相关公告,如实填写或更新个人信息并核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投资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资存在可能导致本金亏损的情形。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代表本基金业绩表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担。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0 阅读:1

诺安振豪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