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简单探讨下什么是无交底包授权,其存在的风险、可能产生的纠纷、以及双方诉讼时,法院的判决倾向。
什么是无交底包授权在追求职称晋升、项目申报及品牌宣传的过程中,很多潜在专利申请人都面临缺乏具体技术方案但又需要申请专利的问题。
部分专利代理机构敏锐捕捉到了这一需求,推出了所谓的“一站式”高效服务。我们可以将其正式的表述为“深度技术挖掘服务”,或按照行业内黑话俗称的“无交底包授权服务”。
区别于风险代理风险代理是指:代理机构在专利申请过程中,通过承担不授权的风险(如未授权则退还费用或免费重新申请),为申请人提供的一种降低经济风险的服务模式。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风险代理并不保证专利申请的绝对成功,而是基于概率来分散风险,其背后的操作逻辑可能更侧重于财务计算而非提高申请质量。
无交底包授权:代理机构全权负责挖掘并构建技术方案,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专利申请,而申请人无需自行提供技术方案。在此基础上,无交底包授权还引入了风险代理的机制,即如果挖掘的技术方案未授权则退还费用或免费重新申请。
概括来说,风险代理作为合法代理方式,遵循合同原则分担风险;而无交底包授权则游走在灰色地带,背离专利制度鼓励创新的初衷,不利于知识产权制度的健康发展。
更多包授权的介绍可看这篇:专利代理中的“包授权”是真的吗?。
无交底包授权代理合同我们把此类合同定义为:在专利代理过程中,因无实际技术交底书而由代理机构全权负责技术方案挖掘并承诺包授权,由此引发的关于服务内容、授权结果及费用承担等方面的合同。
风险资质与信任风险:部分无交底包授权的代理机构可能无正规资质,存在欺诈风险,高额收费后可能消失无踪。且承诺的包授权并不可靠,往往夸大其词,误导申请人支付高昂费用。授权不确定性:代理机构无法保证专利一定被授权,可能通过模糊承诺和延迟反馈逃避退还承诺的费用。一旦授权失败,申请人不仅损失了时间,还可能面临难以追回费用的情况。法律与政策风险:此类合同容易触及知识产权法律边界,是国家知识产权局重点打击的“非正常申请”行为之一。申请人可能因此遭受行政处罚,甚至影响后续合法专利的申请与保护。
纠纷基于双方签订合同的模式和目的,最大可能出现的纠纷是:专利未能按时按量成功授权(例如被国知局驳回或列为非正常专利申请),申请人要求代理机构按照约定退费或者重新申请,但是代理机构以各种理由不履行。
纠纷处置参考案例【(2021)最高法知民终1068号】
第一、合同无效:发明创造系虚构、编造,且双方对此均系明知,双方签订并履行涉案合同的行为违反诚信原则,同时还扰乱正常的专利申请、审查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涉案合同应为无效合同。
第二、费用问题:在合同无效的前提下,双方基于涉案合同主张的债权不属于合法之债,不能获得法律保护,不应当给予司法救济。如果代理所/代理公司请求申请人一方支付剩余的合同尾款,法院不会支持;如果申请人请求代理所/代理公司返还已经支付的合同款,法院不会支持。
第三、额外处理:法院依法将该案涉嫌违法线索移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最后与代理机构签订无交底包授权专利代理合同后出现纠纷怎么办?
第一,撕破脸告到法院去,法院对两边各打一顿板子;第二,忍气吞声,花钱买个教训,钱和专利两空。以上两者都不是最优处理方式,最佳策略不是诉讼或隐忍,而是预防,与其思考如何打赢官司,更好的方式是如何避免纠纷。
如果确实、确实、确实有无交底申请专利的需要,首要是确保严格筛选正规、有资质的代理机构,以专业性和信誉度作为筛选标准。核心在于,通过选择靠谱机构,减少跑路风险,毕竟对于正规代理所来说,不可能为了坑咱那一两个申请的费用而砸了自己长期吃饭的碗。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
来源 | 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 | 知策通
声明 | 整理、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