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提出用一挺崭新机枪换一支战损步枪,为何粟裕却严词拒绝?

稗官会论史 2024-06-14 05:58:42

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多年战斗中,我军涌现出了许多难得的军事家与战略家,粟裕,便是其中战神级别的大将。在解放战争中他更是大放异彩,威名达到巅峰,蒋介石800多万大军被歼灭,其中有245万,是粟裕指挥的华野干掉的。

也是因此,粟裕得到了许多荣誉与认可,1961年,毛主席在接见英国蒙哥马利元帅时,就忍不住夸赞道:“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这个人就是粟裕。”

而这样的战神将军,不但大器晚成,还是从一名士兵成长起来的。

1907年,粟裕出生于湖南湘西会同县的一个地主家庭。近代以来,湘西一带民风彪悍好义尚武,粟裕在读书识字之外,也练了一身的好功夫,还是出了名的神枪手。

1927年,正是20岁风华正茂,粟裕投笔从戎,开始了征战之旅。他参加过南昌起义,5次反围剿战役等,因为屡立战功,从一个士兵,一路晋升,成为了师长、参谋长。

青年粟裕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了新四军。当时,淞沪会战遭遇惨败,上海、苏杭、南京等重要城市接连丢失,抗日战场陷入最黑暗绝望的时刻。1938年3月,原本在浙闽边率部抗日的粟裕,也奉命从平阳县赶赴皖南,加入了新四军。粟裕到来后,战神光芒初次闪耀,很快就打了一个漂亮胜仗。

根据中央指示,要组建一支先遣队深入敌后,建立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根据地,这个先遣支队的司令员与政委,都由当时任新四军二支队副司令员的粟裕一人兼任。

当时新四军刚成立不久,一共下辖四个支队,全部兵力也不过才1.03万人,能分给先遣队的,实在有限。虽然都是各支队精挑细选的精锐,但组建起来,才不过只有几百人,分为三个侦察连和一个政治处。

4月28日,先遣队从皖南歙县岩寺出发,一路执行侦察任务,穿越日军封锁线,整整行进大半个月,终于到达了江苏的镇江地区。

通过一路的侦察,粟裕发现,自从正面战场的接连失利之后,日军已经越来越嚣张,甚至三两个散兵游勇,也敢出来走街串巷为非作歹,老百姓却不敢反抗。而且新四军刚到苏南,在进行抗日宣传的时候,竟然还多次遭到质疑,甚至有百姓问“蒋介石有飞机大炮都打不过鬼子,你们就这点人这几杆枪,岂不是更不行?”

也是因此,粟裕认为当下非常需要一场胜仗,来刺激大家抗日的信心,他每日不停研究地图熟悉地形,想找到一个一出必胜的机会。

新四军

徐州会战刚结束,日军又发动了武汉会战。1938年6月,国军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给新四军发了一封电报,“派兵一部,挺进于南京、镇江间破坏铁路,以阻击京沪之敌-----”

武汉会战爆发,破坏京沪铁路南京至镇江路段,能够有效打击日军的物资运输交通线。这个任务,就被分配给粟裕的先遣队,要求三日内完成,陈毅也按照电示,抽调了一个支队的兵力,赶去策应支援。

粟裕本来就有意一战,陈毅这一支队的加入,使当地新四军实力大增,已经大有可为,于是他们决定超额完成任务。

陈毅

11日下午,粟裕率领4个连的兵力,从溧水县出发,陈毅也率领一部分兵力,准备随时策应。他们在大雨之中,急行军100公里,终于按预定计划,将南京与镇江之间的下蜀车站路段,把铁路破坏了40米,完成了任务。之后,粟裕决定顺道给日军送个大礼。

在镇江西南15公里处的韦岗,有两座海拔相差几百米的小山,两山之间,镇句公路蜿蜒而过,日军的辎重车队,每日来来往往,这里是他们的必经之路。

粟裕决定在这个地方伏击日军,因为这里地势险要,日军的重火力武器发挥不了作用,而且山间密林便于藏身,是设伏的理想地点。

韦岗战役模拟图

因为这个地方地势险要,因此日军也派了重兵把守,而且每次有补给车路过,不但车前车后有三轮摩托开道警戒,还会提前派出一个分队的兵力,对两侧地点都进行搜索,防备被伏击。

为了顺利设伏,粟裕来了一个“调虎离山”,故意放出风甚至散传单贴标语,扬言新四军要攻打句容县城,日军果然上当,抽调了一部分兵力前去增援。

趁着韦岗兵力空虚,16日,粟裕率领了90多名精锐战士,在夜里冒着大雨隐蔽行军,17日天还没亮,他们已到达了韦岗最高的赣船山,在公路转弯处的密林中休整埋伏。道路两侧各架两挺轻机枪,由1个班看守,另外还有6个步枪班1个短枪班,分层递进合围。

战前,粟裕再三交代,“此次作战要快袭快撤,25分钟结束战斗,不论输赢,时间一到立刻撤退”。

拂晓以后,开始有日军补给车辆路过。粟裕在山上紧紧的盯着,8时左右,有5辆卡车接踵而至,整整5辆车进入伏击圈,粟裕认为可以了,一声令下枪声大作,鬼子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冲在前面押车开道的三轮摩托,没几分钟就被打成了筛子,几个鬼子当场身亡。第一辆卡车上的鬼子看到,吓得弃车逃跑,车被摧毁。后面还有卡车上拉着几十个鬼子,他们跳下车,躲在公路的山石后面开始还击。

为了这次伏击,粟裕的准备很充分,火力密集毫不吝啬,占据高位优势,手榴弹不停地往下扔,激战半小时,日军不敌,最后挤上一辆车仓皇而逃。

这次战斗,共击毙鬼子13个,少佐土井和大尉梅泽武四郎丧命,另有几十个受伤。还缴获了不少武器,还有军需用品,鬼子的卡车上大都是一些食用物资,因为拿不走,粟裕下令全部连车一起炸毁。

半个小时,这场战斗大获全胜快速撤退,先遣队只牺牲一人,等镇江的日军大部队得到消息浩浩荡荡赶来时,他们早已经转移得没影了。

韦岗伏击战虽然是场小规模战役,但对我国来说意义重大,非常鼓舞人心。蒋介石得知消息后,特地发来了贺电,“所属粟部,袭击韦岗,斩获颇多,殊堪嘉尚”。

这次战役后,还发生了一件趣事。

几天后,国军第三战区某司令部派了人来,刚恭维寒暄几句,便说:“你们这次,不是缴获了日军不少三八大盖步枪嘛,我们想要两条,另外,还要日军的军刀、军服军帽等。不让你们吃亏,我们用两挺机枪换,还给你们很多弹药,这买卖,你们包赚不赔-----”

大家听了,都连连称是,粟裕却一口否决,他说:“不换,你们想要也可以,让你们军区司令部给我开收据!”

韦岗伏击战遗址

因为粟裕不愿交换,最后几个人垂头丧气的走了。他们走后,大家疑惑地问粟裕:“两挺机枪换破步枪,您怎么不同意呢?再说那军服军帽又没有什么用,我们再冷,也穿不着鬼子的军大衣-----”

粟裕听后笑着说:“这就是你们犯傻了。要步枪就算了,他们要军服军帽这些东西有啥用?这些东西要一整套,拍几张照片报纸上宣传,那就是他们打了胜仗,我们新四军,就要被说游而不击,百姓会不信任我们,在江南站不住脚跟。”

粟裕与家人

大家听了,这才恍然大悟!

为纪念这次战役,粟裕特地赋诗一首,“新编第四军,先遣出江南。韦岗斩土井,处女凯歌还。”

韦岗战役,是新四军在苏南的抗日第一仗,意义重大,也是粟裕走向战神的重要一步!

作者微信公众号:稗官论史,欢迎关注。

0 阅读:130

稗官会论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