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英国减持,中国却逆势增持33亿美债,为何又借钱给美国?

巫师商业 2024-06-23 10:05:58

阅读前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后期持续关注相关内容。

今年以来,中国首次增持了33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结束了前三个月的“三连抛”,这可真是个罕见的动作。大家都知道现在全球都在降息,但美国的情况有点特别,联邦储备局硬是不降息,还在坚持自己的节奏。

那中国为什么这时候要买更多美债呢?尽管美国的债务一直在增加,华盛顿的财政纪律也一直被人诟病,我们还真得认真思考一下,中国这是出于什么考虑?难道就不怕美国将来可能会赖账吗?

中国要再次救美国?

在全球经济这么动荡的时候,中国4月份竟然增持了33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这事儿确实有点出乎意料。

你知道,今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减持美债,然后突然一转变,就加仓了。这背后到底是什么操作?

为了深入理解美国国债市场的现状,我们首先需要关注的是近期的动态。

今年4月份以来,美国国债收益率呈现出明显的上涨态势,简单来讲就是借款人支付的借贷费用也随之提高,同时债券的市场价格则相应地出现了下滑。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有部分投资者选择抓住机会进行购入操作,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随着收益率的提升,购买潜力和投资回报都将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此期间恰巧加大了对美国国债的持有力度,这或许意味着其已经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一轮收益率上扬所带来的潜在机遇,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锁定一个相对较高且稳定的投资回报率。

然后说到为什么我们要买美债。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买了美债不就是咱们在借钱给美国吗,美国要是哪天不还了怎么办?

其实,国家买美债,主要还是为了管理咱们大量的外汇储备。美元是全球贸易和金融的主要货币,我们手里有很多美元,就需要找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存着,而美国国债历来被认为是全球最安全的资产之一。

对了,说到日本减持美债,这也是一个有意思的对比。

同样是4月,日本减了300多亿美元的美债,而我们却在增持。这两个不同的操作,可能反映了中日两国在金融战略上的不同考量和目的。

现在市场上的一大疑问是,中国会不会继续增持美债?

这得看接下来的几个月美债收益率和价格的变化。5月份美债的收益率有所回落,也就是说价格又上去了。

如果我们4月买的时候抄到了底,那这部分债券的价值就上升了,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回报。

但是,33亿美元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是个小数目。咱们的美债总持仓有7707亿美元,这点增减,在大局上看可能并不代表有什么策略性的大转变。也就是说,这可能只是市场操作的一部分,不必过度解读。

美国会赖账吗?

在中美关系这么微妙的阶段,中国突然决定不再减持,反而增持美债,这事儿引起了不少人的疑问。

大家都在想,这是不是中方在试图“救美”呢?

其实,这背后可能有更多值得玩味的深层原因。

其实大家要明白,持有或者增持美债并不简单是个金融操作,它还牵扯到国际政治经济的大棋局。

今年以来,中美之间虽然还有摩擦,但双方也在通过各种层级的交流逐渐稳定了关系。

在这种背景下,中方可能是为了给这种缓和趋势加点保险,才选择暂时停止减持甚至小幅增持美债,以此作为一种经济层面上的善意表示。

而且,咱们也不能忽视一个现实,那就是美国国债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依然非常重要。美国经济的稳定对全球经济都有影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也无法完全置身事外。

我们持有美债,一方面确实是为了自己的外汇储备管理,另一方面也是在维护全球经济的稳定。

至于有人担心美国会不会赖账,这个问题也是可以深入讨论一下。诚然,美国国债的总额在不断增加,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但要说到赖账,这在短期内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若美国不幸拖欠债务,无疑将对它的国际信用带来严重的冲击,甚至有可能触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

毋庸置疑,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国家债券也被视为世界上最为可靠的投资选择之一,一旦违约将会付出极其高昂的代价。

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总统拜登曾多次坚定地表达立场,即美国决不会违约。尽管他的言论可能稍显夸大,但却充分体现了美国政府对于该问题的高度关注和严肃态度。

美国的领导地位,其实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其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可靠上的。美元之所以能成为全球的主导货币,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实力,还因为美国有着良好的信用记录和强大的经济体制。

因此,当我们探讨中国是否正在“援手美国”之际,事实上这是一个极其错综复杂的议题。

在某种角度来看,确实可以看到中国正通过大幅增加美债持有量来彰显其对于全球金融稳定性的坚定支持。

然而,从另外一种视角出发,此举亦可视为是为了满足本国经济安全以及战略规划的内在需求。

减持美债已经是趋势

减持美国国债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趋势。

在今年四月份的金融市场上,尽管有少数国家决定增加他们所持有美国政府债券的数量,然而,却有大多数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正在采取措施以减少他们手中持有的美债份额。

这种现象无疑充分地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于美国债务规模以及长期可持续性的强烈忧虑。

实际上,日本这一向被誉为美国最大海外债权国的国家,在四月份果断地下调了其所拥有的共计375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头寸,这样的举动无疑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广泛关注。

除此之外,英国也同样做出了紧缩其美债募集行为的决策,将其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降低至179亿美元,从而使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美债持有量排名保持在第三位。

这些大规模的减持动作,不光是基于单一的金融策略考虑,更多的是对未来美国债务支付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感。

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美联储目前坚持不降息的策略使得美国国债的价格持续低迷。低价位期间,理论上是买入的好时机,但实际上却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减持潮。

国际资本市场对未来美国经济和政策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因此选择撤资避险。

美联储如果继续保持高利率,可能会进一步压低美债的价格。这样一来,不仅国际官方资本会考虑减持,连私人资本也可能会选择离场。

这样的动作将对美债市场的稳定构成威胁,可能迫使美联储不得不放慢其减少购买美债规模(即所谓的QT)的步伐。

在这样的情境之下,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收缩必然导致其速度的放缓,从而给美国通货膨胀压力的降低带来更大的挑战和困难。

最终的局面便是,美国所要承受的债务利息支出负担将会持续加重,进而激发并散播出有关美国债务可持续性问题的更深层次的忧虑与疑虑。

所以,尽管中国等少数国家在4月选择了增持美债,但整体趋势显示,减持成了大势所趋。这种趋势不仅仅是一时的市场反应,更是对美国经济未来的一种投票。

毕竟,持有者们是不愿意在这样高风险的环境中继续投资美国债务的。

未来几个月,国际资本的动向将是我们观察的重点。如果美联储的政策调整不能有效回应市场的这些担忧,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的国际资本从美国债市撤出。这将是一个值得全球经济观察者关注的重要信号。

信息来源:

《4月中国小幅增持美国国债,我国整体减持美债趋势或未变》新京报

0 阅读:3

巫师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