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亚太市场经历着集体调整的风浪时,印度股市却像一艘稳健的航船,再次冲破了历史的浪尖,创下了新高。
截至收盘,印度的SENSEX30指数上涨了0.72%,报79243.18点,连续三天刷新了历史记录。今年至今,这个指数的涨幅已经接近10%,而且从2016年到2023年,它已经连续八年保持上涨,这可真是个让人瞩目的壮举。
在全球经济的大潮中,印度似乎找到了自己的避风港。尽管亚洲货币普遍承压,印度卢比也感受到了压力,但相比人民币、日元,它受到的冲击要小得多。
同是亚洲国家,为何印度能逃过一劫呢?先来看看印度股市上涨的原因:
1、印度的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一直在稳步提升。从2000年到2019年,印度经济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6.68%。
即使在疫情期间,印度经济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复苏势头,2024年第一季度GDP增速达到了7.8%,这速度可比许多其他经济体快多了。
且2月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双双站在荣枯线之上,分别为56.70和62.00,显示出印度经济的活力和潜力。
2、莫迪的连任给印度带来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对于提振投资者信心,推动股市上涨有着不小的作用。
再加上莫迪在前两个任期内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比如打击贪腐、改革税制、发展"印度制造"等,这些都为印度经济和股市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M2从2000年1月的3362.9亿卢比增长至2023年12月的61289.1亿卢比,增长了约18.23倍。这样的货币供应增长,无疑为股市的上涨提供了充足的“燃料”。
3、外国投资者对印度市场的兴趣也在增加。随着全球供应链的调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印度市场,印度正逐渐成为全球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
印度出台的一系列激励政策,比如外资准入制度改革、公司税改革等,也吸引了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
当然,还有健康的股市制度,和低估值的作用。
在莫迪经济学的推动下,印度GDP在2023年达到了3.79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但与我国的17万亿美元相比,印度的经济规模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另外,我们和美国在高端市场较劲,而印度则在各个领域正在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尤其是争夺“世界工厂”的宝座。
我国和印度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规模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印度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仅占总人口的6.9%,这意味着印度还有巨大的劳动力市场和消费潜力。
就业作为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印度正摩拳擦掌,准备在制造业领域大展身手,与我国一较高下。
随着我国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以及美国对我国产品出口增加的关税,印度的优势开始显现。
印度,劳动力成本低廉,这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巨大的竞争优势。想象一下,同样一条生产线,如果设在我国,成本可能是在印度的两倍甚至更高。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但他们并不仅仅满足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他们希望将印度打造成一个新兴的制造业中心,一个能够与"世界工厂"我国相媲美的地方。
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比如简化审批流程、提供税收优惠等,以吸引外国投资者。
但印度在高级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方面也存在缺口,这可能会影响其制造业的发展。
但别忘了,资本的本性是逐利的。尽管印度面临诸多挑战,但这些挑战并不能阻挡资本流向有利润的地方。印度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增长空间,正吸引着全球投资者的目光。
有着如此的成绩,为何美国没有像对付日本那样对付印度呢?
不是不想,而是已经试过了,但结果似乎并不如预期。
就在大选前夕,印度股市的看跌情绪达到了近14年来的顶峰。净空头头寸飙升至21.32万份合约,创下了新纪录。
投资者们担心,如果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在大选中不能获得足够的议席,那么莫迪之前推行的政策改革,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振兴计划,可能就要泡汤了。
政策的不确定性,就像是悬在投资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
这就是华尔街大佬们的套路,就是要制造一些“黑天鹅”事件。资金天生就怕风险,投资者宁愿少赚一些,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钱袋子被戳个大洞。
因此,外资开始大规模撤离印度,4月份有40亿美元撤离,5月的前两周,外国投资者又撤走了2888.5亿卢比。这撤资的速度,简直比印度的雨季还要猛烈。
这股资金外流的洪流,直接冲击了印度的外汇储备。根据印度央行5月1日公布的数据,外汇储备同比去年减少了11.2%。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印度可能会面临几十年来最大的经济挑战。
印度的邻居斯里兰卡去年因为美元外流,外汇储备枯竭,最后不得不宣布国家破产。虽然印度还没有走到那一步,但如果外汇储备继续缩水,谁也不敢保证印度不会走上斯里兰卡的老路。
而且,近几年印度国内经济环境不佳,外商对印度的投资热情大减。他们担心的不仅是投资回报,还有可能因为官司而付出的额外“罚金”。
印度为了给本土制造业打气,祭出了限制外国电子产品进口的大招。这招听起来是保护本国产业的妙招,但对外资企业来说,却像是被突然泼了一盆冷水,让他们对印度市场的热忱迅速降温。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印度经济的未来,并不是莫迪所画的那幅光明的图景。基础设施建设的缓慢,外部债务和通胀的高企,以及失业率的上升,这些都是印度需要认真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印度经济的隐忧不止于此。外部债务已经占到了外汇储备的78%,通胀率也高达7%,连续17个月刷新纪录。面对美国的债务和通胀风险,印度似乎难以避免被“收割”的命运。
更让人忧心的是,印度的失业率已经攀升至两位数,公务员报考热潮随之升温。这反映出一个现实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光环下,许多印度民众的生活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莫迪似乎拿出了他的“绝招”。
先是印度与伊朗签署了长达十年的港口开发运营协议。这在伊朗正遭受美国制裁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大胆。印度不顾美国可能的不满,坚定地与伊朗建立了合作关系。这背后的逻辑是啥呢?
伊朗的恰巴哈尔港对印度来说,就像是一把打开中亚市场的金钥匙,还能绕过霍尔木兹海峡,直接获取能源。在全球能源价格波动不定的当下,这一步棋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对印度的这一决定表示担忧,并警告印度要三思而后行。这表明,印度的这一举动,已经触动了美国的敏感神经,可能会给美印关系带来一些摩擦。
除了与伊朗的合作,印度还与俄罗斯达成了武器装备的交易。这一决策,无疑是对美国呼吁"不支持"俄罗斯的有力回应。印度这是在向全世界宣告:咱是独立的国家,不会被任何大国的压力所左右。
莫迪的这些举措,确实有点出人意料,对美国来说,就像是个"刺头",不太好对付。
印度与伊朗签署的港口协议,挑战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政策,显示出印度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印度与俄罗斯的武器交易,公然违抗了美国的呼吁,显示出印度敢于说"不"的态度。
印度的这些举措,虽然可能会引起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满,但印度似乎并不在意。
印度似乎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世界:"我印度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不会完全受制于任何大国的压力。"这种敢于维护自身利益和主权的精神,让美国感到有些头疼。
然而,尽管印度的这些举措可能会给美印关系带来一些摩擦,但美国也不太可能对印度采取过于强硬的措施。
毕竟,印度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大国,对美国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美国需要印度在地区事务中的支持,也需要印度市场来平衡我国的影响力。
所以,虽然印度的这些举措让美国感到有些棘手,但美国也不太可能拿印度毫无办法。
连续几年的国际贸易逆差,既反映了其制造业发展的需求,也暴露了“印度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
印度的外汇储备大约为6400亿美元,这个规模还算稳健,足以让印度央行有底气维护卢比的汇率。但近期的亚洲货币承压中,印度央行的干预行动也导致了外汇储备的下降。
印度持有的美债规模约为2000亿美元,加上外汇储备,印度手中的美元总量超过8000亿美元,虽然与我国和日本有差距,但也具备一定的金融风险抗击能力。
然而,印度股市的快速攀升却让人担忧。今年印度股市的市值已经突破5万亿美元,远超去年的3万亿。
这种快速增长,很难说没有投机资本的推波助澜。一旦做空资本发动攻击,印度股市的风险将暴露无遗。
印度的美元债务高达2.7万亿美元,是其外汇储备的四倍多,占GDP的约70%。随着美联储加息,印度的债务负担越来越重。
印度的国家财政状况也面临着考验,已经被国际机构列为需要加强财政管理的新兴市场国家之一。
为了防止美元回流,印度银行的基准利率已经提高到了6.5%,比美元利率高出了一个点。虽然高利率对经济复苏和增长不利,但为了保持汇率稳定,印度似乎也只能这么做。如果美联储维持着高息一段时间,印度能否扛得住,还是个未知数。
综合来看,印度的经济基本面和金融面都存在一定的脆弱性。虽然目前美国尚未对印度发起强有力的金融攻击,但一旦美元的“收割机”转向印度,印度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印度是否能够抵御住美元的冲击,不仅取决于其经济和金融政策的应对,也可能受到国际政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