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之旅|我在意大利——罗马
在意大利的罗马,我见到了当地华人小张,小张的父母是温州人,如今是一家酒吧的老板。
1,小时候寄养在意大利养父母家在意大利,有大量的温州人,因为平时做生意非常忙碌,把子女寄养在意大利人家庭中。意大利也有很多人喜欢去帮忙养小孩,可能属于基督教文化下影响下的救世主心态。
小张父母忙于谋生,在小张小学的时候,把小张寄养在了一户意大利人家庭中大概两年时间。
我跟小张接触的时候,他讲的是一口标准的温州口音的普通话,但是很多思维已经比较意大利化了,跟他成长背景有关。
养父母的农场
小张说,他小学五年级那阵子,住在弗洛伦萨附近的一个小城市,他每天都会去他的养父母家,当时他和养父母的印度养子同一个班。
小张的养父母是弗洛伦萨当地的社会精英,养父和养母各自都有自己的事业,有当地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事业做的非常大,在意大利属于人中龙凤。
此外,养父母还有一个祖传下来的庄园,里面养马、养牛、养猪……有马场、农田……
令人遗憾的是,养父母没有小孩,养母为此去了一趟印度。养母在印度看中了一对夫妻中的两个小孩,本来只准备收养两个,一儿一女。
印度夫妻说,你要收养的话,就把我生的四个都带走,不能拆散兄妹四人。于是养父母把兄妹四人,总共1女3男全部带回意大利。
四兄妹中,最小的身体从小就不好,而且一直是被人照顾的角色,另外三个属于正常人。
2,4个养子成人后都啃老4个养子成年后的发展我们一个个说。
老大,刚带回意大利的时候七八岁,对印度有一些记忆,但是从小读书也不好,所以一直就混,没有工作,现在是给养父母的庄园当管家。
老二,家里唯一的女孩,出来的时候5岁,对印度有点记忆,也是不会读书,在家里一直混没有工作,后来谈了一个意大利白人男朋友,结果把男友也接到养父母家,又吃又住,一住就是大半年,等于“带男朋友回家啃老”。养父母很不喜欢,于是就跟她闹翻,最后断绝关系了……
老三,家里唯一的大学生,学的是设计专业,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工作,在家里一直混,也在啃老。
老四,身体最不好的一位,工作是肯定找不到,能做到生活自理已经算不错了。
养父母都是受过很好的教育,从小关注孩子的成长,为什么4个小孩都没办法成材?
我一问四个小孩的肤色,是深黑色的。我心想,这不是收养了印度低种姓——首陀罗、贱民吧?也就是印度的原住民罗彼荼人……
实际上印度是一个“多元”、“分裂”、“复杂”的国家,首先从人口结构上,不同的种姓不仅阶层不同,长相都完全不一样。
你在印度宝莱坞看到的高种姓,你以为印度人都长这样,但是到印度街头看看,却发现印度99%的人长得和宝莱坞完全不一样,全都是黑不溜秋的。也就是印度精英,只是在印度几个少数大城市中的那么一小撮人。
印度人口主体,也就是10亿人都是仰赖地摊和农业为生。
3,被过度吹嘘的西方印裔最近,随着英国印度裔首相登台,西方的印度人又被摆在台面上探讨。
有人夸赞西方的印度裔混的风生水起,足以见得印度人其实并不笨。
但人们往往忽略的一个问题,所谓的西方印度人,恰恰是印度的那1%的精英。印度99%的人口和1%的人口连长相都不一样……
也有人把印度裔和华裔进行参照,认为印度裔能力多强。实际上那是因为印度母国根本没有平台,吸收不了回流的精英,所以印度的精英全部“滞留”在西方。
中国精英回中国有的是大把机会,成就无数互联网企业,印度母国的平台只能够提供一些“电话客服”之类的底薪岗位……
我在海外接触过大量的印度人后发现,印度不同种姓的能力、教育程度差异巨大。
你可以在北美看到,全美高校中的顶尖学霸是印度人。也可以看到在迪拜工地里像蚂蚁一样毫无尊严的干活,拿着10美元一天工资的印度人。
但是前者占印度的1%,后者占印度的绝大多数。
人家印度裔当首相,当CEO,华裔只知道晒蓝天白云,超市打折,以牧羊犬为荣
一样高考竞争大,父母期望大,而且希望孩子去欧美发展不回来
是印度人彼此团结,互相扶持,一个人起来立马拉扯其他同胞。华人在那里害怕建立社团组织,就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