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游上林苑,写下《春游曲》,李世民读后连连称赞

尚宫说女史 2024-05-30 22:08:39

大业九年(613年),16岁的李世民迎娶13岁的长孙氏,婚礼并没有造成什么轰动,毕竟当时的李世民还什么都不是,他的父亲李渊也只是个从四品的卫尉少卿。

而长孙氏的父亲长孙晟已经病逝,长孙氏和母亲高氏一直住在舅舅高士廉的家中,高士廉的官职也不高,所以这桩婚事在遍地是权贵的长安,实在不够看。

但谁能想到,李世民会成为千古明君,而长孙氏也成为一代贤后。

这对未来帝后的大婚并不隆重也不轰动,而且两人婚后不久,灾难就降临了,李世民的母亲太穆皇后窦氏在跟随担任督粮官的李渊到怀化镇督运粮草的时候,于涿郡病倒。

尽管李世民衣不解带的照顾母亲,还是没能保住窦氏的命。而窦氏病逝后不久,长孙氏的舅舅高士廉因与斛思政交好而受到杨玄感事件的牵连被外放到岭南。

这一桩桩一件件,让这个刚组建起来的小家庭倍感压力,小小年纪的长孙氏在这一年火速成长,她似乎失去了小女儿该有的活泼烂漫的性格,真正成为一个家庭的女主人。

尤其后来李渊到太原任职,李世民和长孙氏跟着一起到了太原,不到二十岁的长孙氏成了唐国公府的当家主母,在没有婆婆指导和妯娌帮衬下,将唐国公府打理的井井有条。

再后来,李渊在晋阳起兵,仅仅四个月就入主长安,并于半年后登基称帝,建立大唐,此后的长孙氏更忙了,也开始有了宫斗。

因为李世民常年在外平定天下,极少有时间待在长安,长孙氏不仅要打理好秦王府,还要替李世民维护好和李渊的关系,和李渊后妃的关系,还要和几个妯娌宫斗,可以这个时期的长孙氏是忙碌的,从身到心的忙碌。

等到天下基本平定下来,李世民投入到和李建成的夺嫡斗争中,长孙氏更是发挥了自己巨大的作用,即便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也有长孙氏的身影。

《旧唐书》记载:“及难作,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长孙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李世民背后的女人,她是和李世民并肩作战的良佐,等到李世民登基,长孙氏被立为皇后,这个时候的长孙氏要做的事情更多了。

管理后宫,教育子女,照顾丈夫饮食起居,抑制外戚,关注外廷,在适当时候劝谏李世民,维护好李世民和能臣良将的关系,在关键时刻保护大臣,等等。

可以说,长孙皇后的所思所想所行,有一个大前提,就是站在李世民这一边,这是一个堪称完美的皇后,完美到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永远是端庄大气、情深义重、温婉贤淑、聪慧坚韧等等。

她是良佐,是贤助,是李世民贞观之治不可或缺的助力。

也因此,很多人忘了,长孙皇后也曾是一个天真浪漫的小姑娘,只不过属于她的闲暇时间太少太少,但忙中偷闲,总也有属于长孙皇后的欢乐时光。

贞观初的一年春天,长孙皇后和李世民游览上林苑,桃红柳绿、莺歌蝶舞的美丽景色瞬间就吸引了长孙皇后的全部心神。

她漫步在朵朵盛开的桃林中,经过棵棵垂柳飘扬的湖边,娇艳艳的花朵在阳光下更加明艳,蝴蝶飞舞其中,黄莺在唱歌,所有属于春天的美好事物在长孙皇后面前渐次展开。

长孙皇后也不负春光,忍不住装扮了一番,置身其中,心中有什么不吐不快, 于是她写了一首《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长孙皇后在诗中很好的说明了上林苑中的景致,同时又将看景的人也写了进去,让人看后过目难忘。

景可以人化,人也可以景化,景与人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这里面有独属于长孙皇后的自信,尤其是那句:“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这是属于一国皇后的自信,她不说人面桃花,她只说桃偷面色,桃花偷得了她的面色,人比花娇;她不说身轻如燕,她只说柳学身轻,嫩柳学得了她的轻盈腰身,这是何等的自信?

景在她的眼前,她在我们的心中,这是她少见的欢乐时光,心中属于少女的烂漫被勾了出来,但即便是写这样的诗,她同样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所以在桃红柳绿、莺歌蝶舞之外,她写“井上”、“檐边”、“树上”、“林下”。

在烂漫中有收敛,在欢乐中有端庄,自信而不张扬,这是独属于长孙皇后的气质,所以当李世民读完后,连连称赞:太美了。

只可惜,长孙皇后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却只有这么一首诗流传了下来。

0 阅读:5

尚宫说女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