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巩金龙团队,最新AFM

MS杨站长 2024-06-26 09:55:55

第一作者:Jie Du, Gong Zhang

通讯作者:巩金龙,张鹏

通讯单位:天津大学

巩金龙,教授/副校长,2010年起在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低碳能源化工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础前沿类)首席科学家。英国皇家化学学会(FRSC)、中国化工学会和中国化学会会士。

分别于2021年和2023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和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9年,排名第一)、首届科学探索奖(2019年)等

张鹏,博士,2020.9 - 至今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任教授,主要围绕功能纳米材料设计与太阳能催化转化开展研究。

论文速览

电化学CO2还原反应(CO2RR)生产高价值化学品和燃料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有前途的策略。由于C-C耦合动力学缓慢,以及乙醇(C2H5OH)和乙烯(C2H4)产品共享相同的*HCCOH中间体,实现C2H5OH的高活性和选择性生产仍然是一个挑战。

研究团队通过气氛诱导的重构方法优化了锌-铜双金属合金(CuxZny)催化剂的表面组成和配位结构,以促进C2H5OH的生产。特别是,在CO气氛中处理的CuxZny合金催化剂(CO-CuxZny)富含低配位Cu位点,有利于*CO中间体的吸附,从而促进C2H5OH的产生。

在电流密度为300 mA cm-2时,CO-Cu84Zn16实现了85.1%的C2+法拉第效率(FE)和59.5%的C2H5OH FE。原位光谱研究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增强的*CO吸附促进了C-C耦合过程。同时,*HCCOH在CO-Cu84Zn16上的氢化更有利,从而抑制了C2H4途径,增强了C2H5OH的生成。本研究提供了一种通过控制活性位点的表面配位环境来调节CO2RR选择性的高效策略。

图文导读

图1:SEM、ICP-OES、EDS、XRD、STEM-EDS、HRTEM和XPS等技术对不同Zn比例的CuxZny合金催化剂进行了详细表征。

图2:所有催化剂在1 M KOH溶液中的CO2RR性能。

图3:CO-Cu84Zn16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

图4:ATR-SEIRAS光谱、DFT计算研究CO2RR过程中关键中间体的吸附行为。

总结展望

本研究成功开发了气氛诱导表面重构策略,用于设计具有高选择性的CO2RR电催化剂。CO-Cu84Zn16催化剂在30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实现了85.1%的C2+ FE和59.5%的C2H5OH FE,展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

通过原位ATR-SEIRAS光谱和DFT计算,研究揭示了CO气氛诱导的CuxZny表面Cu位点的形成,这些位点增强了*CO的结合,促进了C-C耦合过程,同时Zn与低配位Cu位点的协同作用破坏了*HCCOH的选择性中间体,促进了C-O键的加氢,生成C2H5OH。本工作为优化Cu基双金属合金催化剂的表面位点以调节CO2RR的选择性提供了新思路。

文献信息

标题: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 to Ethanol on Zn-Coordinated Cu Sites Formed by Atmosphere-Induced Surface Reconstruction

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DOI:10.1002/adfm.202410339

0 阅读:0

MS杨站长

简介:德国马普所科研民工,13年材料理论计算模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