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被杀的根源:书生误国,汉景帝杀他是形势需要,也是帝王权术

雁芙说历史 2023-03-12 23:16:05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由于晁错提出的削藩之策引发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联军以“清君侧、诛晁错”为理由起兵谋反。

当时叛军来势汹汹,实力强大,汉景帝虽然派出名将周亚夫前去抵挡叛军,但面对叛军一路势如破竹的攻势,对能否平定叛乱信心不足。

这时,大臣们建议诛杀晁错来满足叛军“清君侧”的要求,以换取七国联军退兵,汉景帝遂采纳了大臣建议,将晁错腰斩于东市。

然而,晁错死后,七国联军并未因此退兵,反而进攻更加猛烈,吴王刘濞甚至自称东帝,公开和朝廷分庭抗礼。

汉景帝这时才派出名将周亚夫率军前往抵挡叛军。

但争议也随之而来:以汉景帝的智商,所谓“清君侧、诛晁错”只不过是叛军为了谋反打的幌子而已,既然已经起兵,难道杀一个晁错就能让他们退兵吗?

很显然,汉景帝也算是个明君,这些他都是清楚的。

晁错之所以被腰斩弃市,一方面是他本人的人缘极其差,而且多次主动作死,另一方面,是当时形势的需要,汉景帝必须杀了他,才能增加胜算。

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晁错这个人。

晁错其人

晁错其实在朝廷中的人缘极差,得罪了很多人,这源起于他的性格和推崇的学说。

在他年少时,曾拜在张恢门下,学习以申不害、商鞅等法家学说,法家历来认为人性本恶,所以要依靠严刑峻法来治理天下。

一般研习这个领域的人,最终大多会变成酷吏,而历史上的酷吏,一般结局都很惨。

而且,史书上用了四个字来形容晁错的性格:峭、直、刻、深。

就是说,晁错这个人的性格特征是严厉、刚直、苛刻、心狠,这样的人,这样的性格,是没人愿意与他做朋友的。

所以,在朝廷里,晁错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差劲。

早在汉文帝时代,晁错其实就已经是个知名人物了。

原本,他只是担任了太子家令这么一个小官儿,正好遇到汉文帝下令群臣推举贤良、方正、文学之士,晁错被举荐为贤良。

汉文帝为了考核这些人是否真有实学,便出题考他们,简单说,就是要这些人根据汉文帝的出题,写一篇策论。

而晁错所写的《举贤良对策》是一百多个人里面写得最好的一篇,汉文帝十分满意,将其提拔为中大夫。

此后,晁错又多次向汉文帝上书,围绕着当时汉帝国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尤其是针对诸侯国坐大的问题,晁错也上书建议削藩,但当时汉文帝认为时机不成熟,并未采纳。

这期间,由于晁错的性格问题,就已经有不少大臣不喜欢他。

就这样一直到汉文帝去世后,汉景帝登基,作为太子的老师,如今自己的学生当上了皇帝,自己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

此时的晁错,意气风发,想着干一番大事业,汉景帝刘启也对他十分宠信。

然而,正是这种过度的宠信,导致了晁错与大臣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为他的死埋下伏笔。

晁错作为皇帝的老师,汉景帝登基后,便迫不及待地将晁错提拔为长安内史(帝都长安最高长官),并且对晁错那是言听计从,恩宠冠绝一时,连三公九卿都比不上他。

在这期间,汉帝国的大政方针,汉景帝都以晁错的意见为主,这么一来,其他大臣心里就很不满了。

皇帝只听他一个人的,什么事情都他俩决定好了,那还要满朝文武作甚?三公九卿都成了摆设?

其中,丞相申屠嘉就看他十分不顺眼,于是在暗中观察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发现了晁错的破绽,准备好好整治他一顿。

当时晁错办公的内史府在宗庙的外墙内中间的位置,宗庙是皇室祭祀历代先帝的地方,因此占地面积很大,晁错每次上班都要从东门绕一大圈进去,很费时间。

于是,为了上班方便,晁错便擅作主张,从宗庙围墙中部内史府所在的位置凿开一个缺口,开了一扇小门,这样他进出就不用绕圈子了。

谁知,这一切都被丞相申屠嘉看在眼里,可算是找着这小子的把柄了。

于是,申屠嘉当即就写奏疏,说晁错擅自掘开宗庙围墙,宗庙是什么地方,那里面可是供奉着汉帝国历代先帝的牌位,是最重要的祭祀活动场所。

晁错这样擅自破坏宗庙的围墙,罪行严重,请求将其诛杀。

但是,作为皇帝身边的红人,晁错自然是提前收到了消息,于是,立马跑进皇宫,主动向汉景帝坦白了自己擅自凿开宗庙围墙的事。

第二天一上朝,丞相申屠嘉就满怀信心地向汉景帝奏报,把晁错擅自凿开宗庙围墙的事儿当着文武大臣的面说了出来,还要求立即处死晁错。

可他万万没想到,汉景帝听完之后,竟然一脸平静。

汉景帝随即又说道:丞相啊,晁错凿开的那只是宗庙外围的短墙,不会有影响,而且这事儿是经过朕允许的,是朕同意他这么干的,你就不要再追究了。

好家伙,皇帝连宗庙的墙被凿开了都能忍,甚至不惜说是自己允许晁错这么干的,明摆着这是公开给晁错站台撑腰啊。

申屠嘉无计可施,可他又气不过,回到家里后,越想越气,最后气急攻心,一命呜呼了。

一代丞相,就这么被晁错给气死了。

申屠嘉死后,丞相的位置就空了出来,汉景帝于是把御史大夫陶青提拔为丞相,再顺势将晁错提拔为御史大夫。

事实上,御史大夫这个岗位,相当于是将来的丞相后备人选,可见汉景帝对晁错的器重。

就这样,晁错因为太受宠的缘故,加上他本人的性格原因,使得满朝文武大臣都看他不爽,他在朝堂上,几乎没有一个朋友。

这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对汉帝国进行改革,晁错再次提出了削藩之议。

削藩策的致命缺陷

其实,早在汉文帝时期,晁错向汉文帝提出削藩建议时,汉文帝没有采纳,但还是太子的汉景帝刘启当时就十分赞同。

所以,现在晁错一说,汉景帝自然是十分支持的。

不过,他还是担心,万一削藩把诸侯王都逼急了,他们举兵谋反可咋办?

但晁错拍着胸脯表示:没有问题!

毕竟削藩是一件国家大事,所以汉景帝当即就找来文武大臣,召开了一次会议,专门讨论削藩问题。

说是朝议,其实谁都知道,自从汉景帝登基以来,所有的大小政策,都是皇帝和晁错决定好了,然后装模作样地要跟大臣讨论。

最后还不是按照晁错的意见实施,大臣发不发表意见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这次也一样,大家都知道,即使自己反对削藩,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皇帝只听晁错一个人的,因此现场一片沉寂,无人发言。

关键时刻,突然出现一个声音打破了沉寂:臣以为万万不可!

大家定睛一看,发言之人正是窦婴。

窦婴是窦太后的娘家人,属于外戚,但晁错把他给得罪了,窦婴也看不惯晁错,更不支持晁错的削藩之议。

所以,窦婴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但汉景帝刘启已经铁了心要削藩,最终窦婴反对无效。

大臣们见状,心想,看吧,跟之前一样,名义上说要和大臣商议,实际上皇帝和晁错都决定好了,大臣反对与不反对,都一样。

因此,大家看到窦婴反对的结果后,更加坚信了这一点,再反对也没用,于是不再发言。

就这样,刘启顺利通过了执行削藩策的朝议,很快便开始实施。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繇此与错有隙。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讙哗。——《汉书》

众所周知,削藩的结果就是导致了以吴楚为首的七国之乱爆发。

削藩是晁错一生中干的最大的一件事,但从晁错在削藩前后过程中的表现来看,似乎有种书生误国的感觉。

为什么说晁错书生误国呢?

首先,在削藩之前,晁错在给汉景帝上书削藩的那份《削藩策》中明确表示,削藩的话,诸侯必反,不削的话,诸侯王早晚也得反,所以必须削。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汉书》

从他的言论可以看出,他知道削藩会逼反诸侯王。

可当诸侯王真的谋反之后,他是怎么做的呢?

最开始的时候,七国联军一路势如破竹,汉景帝十分惊慌,当即就找到了晁错,询问对策。

谁知,晁错却表示:如今要想战胜叛军,只有陛下御驾亲征,才有胜算。

“那长安咋办?”刘启问道。

这时,晁错给出了一个足以送掉他性命的答案:臣当镇守长安,陛下可放心前往平乱,不必担心后方。

好家伙,这种危险时刻,他这是把皇帝顶前边了。

他让皇帝御驾亲征,然后他作为臣子,却要镇守后方?

汉景帝此时的脸色十分难看,他对晁错的答案显然是十分不满的。

这时,晁错兴许是看出了汉景帝的不满,于是又说自己还有个主意:

陛下可将叛军尚未攻下的徐县和僮县送给他们,以土地和城池贿赂吴楚,争取他们退兵。

汉景帝听完后,两眼发愣,内心极其失望!

他原本以为晁错在削藩时就已经想好一切对策,所以才满怀信心地支持晁错削藩,谁知事到如今,他竟然出一堆馊主意。

从晁错的这一系列表现可以看出,他根本没有任何应对叛乱的策略。

削藩之前,明知道诸侯王会因此而举兵谋反,那么就应该提前先做好军事上的部署。

比如整顿军备、扩充军队,储备粮草,训练军队,对关键军事要地加固防御工事,派驻重兵防备,提前部署重兵控制好各处要地等。

很明显,晁错一样都没有做。

等到七国联军真的谋反时,他更是无计可施,甚至劝皇帝割让土地、城池来贿赂叛军,或者皇帝御驾亲征这种根本没有可行性的馊主意。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或者一代谋臣,难道在实施一项计策之前,不应该提前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吗?

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或者谋臣,在削藩之前,既然料定诸侯必反,就一定会提前做好防备。

甚至提前模拟诸侯王会进攻的路线,对双方的军事实力进行全面对比,然后提前做好军事防御,确保自身胜算更大的情况下,实施削藩行动。

但是,晁错是怎么做的?明知削藩会导致诸侯谋反,却没做任何准备,反而是信心满满地实施削藩行动。

等到诸侯真的谋反时,他又无计可施,就像一个愣头青一样,只知道向前冲,却全然不考虑后果,虑事不周。

汉景帝也因此对他越来越失望,最初他也成为一颗被牺牲掉的弃子。

而最终葬送晁错性命的助推者,是一个叫袁盎的人。

墙倒众人推:晁错之死

袁盎这个人,跟晁错是完全相反的性格,晁错经常得罪人,四处树敌,而袁盎则是一个社交高手,不管走到哪,都能跟同事搞好关系,大家跟他的关系也十分要好。

最重要的是,晁错和袁盎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两人互相看不惯对方,甚至只要有袁盎出现的场合,晁错必然转身就走,反过来袁盎也是一样。

这两人之间的矛盾就是到了这种地步,绝不会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合。

后来,袁盎在吴国任职国相期间,曾经有过收受贿赂的行为,被晁错给发现了,于是动用御史大夫的权力,专门进行了调查。

最终,袁盎受贿属实,被汉景帝贬为庶人。

七国之乱爆发后,由于袁盎曾经在吴国任过职,这成了晁错打击他的把柄。

晁错认为袁盎曾经在吴国任职,吴王要谋反这种大事,袁盎不可能不知道,所以这小子肯定明知吴王要反,却隐瞒不报。

所以,晁错认定了袁盎肯定和吴王有勾结,铁了心要给他扣上一顶私通叛军的罪名。

因为作为一个崇尚法家的人,晁错坚信人性本恶,所以他认为袁盎必然跟吴楚叛军有联系。

且不说袁盎确实不知道吴王要谋反,反而晁错选择在这个时候,不去苦思对敌之策,却想着整治对手,追究责任。

要知道,吴楚已经反叛了,大家应该齐心协力,寻找破敌办法才是,这时候去追究责任,有何意义?

但晁错坚持要将袁盎立案调查!

由于袁盎平时人缘特别好,所以连那些办案人员都看不下去了,他们根本不相信袁盎跟叛军有勾结,这下晁错进一步被孤立。

毕竟晁错有汉景帝的宠信,手中的权力还是很大,真要把袁盎给抓起来砍了,还是能做到的。

所以袁盎十分着急,关键时刻,他凭借过硬的人际关系,找到了同样看不惯晁错的窦婴,请他引荐自己去面见皇帝,只有皇帝开口,自己才能活命。

于是,在窦婴的引荐下,袁盎顺利见到了汉景帝。

可他没想到的是,此时晁错也正好在汉景帝身边,不过为了保命,也顾不得这些了。

有了窦婴的铺垫,汉景帝自然对袁盎有所了解,当见到他那一刻,汉景帝当即就问道:

听说你曾经在吴国做过国相,现在吴国反了,依你看,应该如何应对?

袁盎一听,当即计上心来,这可是弄死晁错的千载良机啊!

于是,在一番引经据典的分析后,袁盎给出的结论就是,叛军不足为虑,而且自己有退兵之法,但需要陛下屏退左右,单独说。

汉景帝一听可以平乱,当即就让晁错以及身边的人退下。

这时只听袁盎说道:

吴楚之所以会谋反,就是因为晁错的削藩策夺了他们的封地,这才逼反了他们,而且吴楚起兵之时就曾公告天下,说起兵的目的是“清君侧、诛晁错”,他们只想除掉晁错,并不是真的要谋反。

所以,陛下若能杀了晁错,赦免吴楚七国的罪行,恢复他们的封地,那么叛军必然不战自退。

但汉景帝听完之后,开始犹豫了。

毕竟晁错是自己的老师,也是自己最信任的智囊,当初作出削藩的行动,也是自己大力支持的,如今出了事,就把他祭出去,败坏自己名声不说,这能管用吗?

但晁错自从七国叛乱之后的表现,也确实让自己大跌眼镜,实在让人失望。

一番权衡之后,汉景帝终究还是下不了这个决心,但他已经动了杀心。

因为他回复了这么一句:还是先观察一下局势如何发展吧,但是朕也绝不会因为爱惜晁错一个人而不顾天下安危!

此话的言外之意就是,如果真的需要杀晁错才能退兵,那汉景帝也绝不手软。

袁盎是聪明人,自然听懂了这句话。

上卒问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于是上默然良久,曰:“顾诚何如,吾不爱一人谢天下。——《汉书》

既然皇帝已经发话,那么要弄死晁错,就很简单了。

于是,十几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请求将晁错满门抄斩。

而他们杀晁错的理由也耐人寻味,他们在奏疏中指出:

七国谋反实在是大逆不道之举,天下应当共诛之,而晁错竟然建议陛下亲征,他自己留守后方,甚至还建议送城池、土地贿赂叛军,这实在是大逆不道,应该将其诛杀。

这一次,汉景帝没有犹豫,当即就批准了这份奏章。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给晁错逃跑的机会,汉景帝假意下诏要召见晁错,令他即刻前来朝见,谁知车马刚到东市时,中尉当即停车,然后宣读处死晁错的诏书,将其腰斩于东市。

丞相青翟、中尉嘉、廷慰欧劾奏错曰:“吴王反逆亡道,欲危宗庙,天下所当共诛。今御史大夫错议曰:‘兵数百万,独属群臣,不可信,陛下不如自出临兵,使错居守。徐、僮之旁吴所未下者可以予吴。’错不称陛下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亡臣子礼,大逆无道。错当要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臣请论如法。”——《汉书》

晁错死前,还穿着朝服,他恐怕至死都想不明白皇帝究竟为什么要杀了自己?

事实上,汉景帝最终之所以下决心要杀了晁错,最为直接的推动因素就是群臣压力。

汉景帝虽然对晁错越来越失望,虽然动了杀心,但终究没能迈出那一步。

但现在是群臣联名上表,要求处死晁错。

可见,晁错在朝廷中的人际关系实在是差到家了,关键时刻,不仅没有一个人为他求情,反而被群起而攻。

大臣们自然也有他们的理由:当初削藩的时候,你俩都决定好了,装模作样的来询问群臣意见,反对也无效。

现在出了事,知道来找大臣们商量了?早干嘛去了?

大臣们显然是有气的,当初汉景帝和晁错明知大臣们都反对削藩,却压制反对意见,强行通过,群臣不敢对皇帝怎么样,但对晁错还是敢下手的。

站在汉景帝的立场上,现在满朝文武都认为是晁错的削藩之策才引发了七国之乱,大家本来就对他颇有微词,如果现在不杀晁错,文武大臣势必难以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换句话说,只有杀了晁错,皇帝才能换取大臣们对他的支持,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帮助皇帝平定叛乱。

如果继续留着晁错,他自己又没有平乱之策,大臣们由于对晁错不满,会这样想:您不是有晁错这个智囊嘛,现在叛军打来了,您找他去啊,还找我们大臣干嘛?

所以,晁错不死,大臣们必定不能团结一致地协助皇帝平乱,到那个时候,叛军还没打进来,自己的团队先变成一盘散沙了,那就真没救了。

因此,汉景帝必须杀晁错,才能使得整个汉帝国朝廷团结起来。

就这样,晁错的命运就被注定了。

实际上,汉景帝心里应该是清楚的,吴楚叛军表面上说不是谋反,只是要“诛杀晁错”而已,但这只是一个幌子,杀了晁错,他们也不一定退兵。

不过,杀晁错,可以换取满朝文武空前的团结,而晁错本人在叛乱发生后毫无对策,让皇帝很失望,于是成了弃子,这就是汉景帝的帝王心术。

烟郭说

对于晁错这个人,有人说他献策为汉帝国续命几百年,也有人说他有才华,还有人说他是政治牺牲品。

但我觉得晁错有那么一点书生误国的味道,而且从削藩这件事来看,晁错似乎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就是前文提到的,他既然预料到一旦削藩,诸侯王会谋反,却对此不做一点准备。

不去研究诸侯王一旦谋反的话,会选择哪条进攻路线,也不整顿军备,不储备粮草,更没有去加工各个战略要地的防御工事,没有扩充军队。

等到七国公开谋反,起兵一路攻城掠地的时候,他才慌了手脚,而这个时候,他却又没有任何应对之策。

一直到晁错死后,朝廷方面才决意以武力平叛,派出周亚夫率汉军前往对抗吴楚叛军。

这个事情并不是我事后诸葛亮,而是一个常识。

假如你是一个谋臣,你想帮皇帝削藩,而且你已经预料到一旦削藩,诸侯必反,那么按照常识,不是应该先整军备战,部署军事防御,再进行削藩吗?

但晁错的做法显然是违反常识的,他明知诸侯会反,却不做任何准备,就直接下重手,对诸侯展开大规模削藩行动。

结果,诸侯真的反了时,由于他从没想过如何应对,所以除了出一些馊主意以外,完全是无计可施。

可见,晁错显然是一个不成熟的政治家和谋臣。

因为他的不成熟以及性格原因,最终送掉了自己全家的性命,这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与他同时代,真正的谋臣,应该是贾谊,此人堪称天才。

他跟晁错不一样的是,此人不是纯粹的法家,也不是纯粹的道家,而是儒、法、道杂之,属于实用主义,哪个对解决问题有用,他就用哪个。

甚至会把两种或多种学说理论结合在一起来解决当下的问题。

同样是削藩之策,晁错主张以雷霆手段迅速削了这帮诸侯,但也一定会逼反诸侯王,可晁错没做任何准备。

贾谊则认为削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张一方面以严格的礼法来限制诸侯王的各种规制,维护皇帝权威。

另一方面要在诸侯王原有的封地上,继续将封地拆分封给诸侯王的后代,当诸侯王一代一代传下去的时候,儿子越多,他封地就会被拆得越小,几代以后,便不足为虑。

这就是阳谋推恩令的雏形,只是贾谊生不逢时,在汉文帝时代还不是削藩的最佳时机,因此他的策略未被采纳,一直到汉武帝时,实施的推恩令,其实最早就是贾谊提出来的。

两相对比,晁错其实逊之远矣。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电视剧《汉武大帝》截图。

0 阅读:11

雁芙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