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老蒋退守台湾,是谁出的主意?在此之前又是谁在掌控台湾?

南书房 2024-06-16 22:42:36

1949年12月,蒋介石重重得叹了一口气,登上专机败逃台湾,至此,蒋介石一生没有回过祖国大陆。

不得不说,蒋介石能够在余生“安度晚年”,退守台湾这个战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明的。

那么,退守台湾这个战略计划是谁提出来的呢?在蒋介石退守台湾之前,又是谁帮他管理稳固台湾的呢?

一、国民党退守之地有三个选择

1946年6月,国共内战全面打响。经过两年的浴血奋战,解放军打得国民党军节节败退,敌我双方力量进入1948年后,已经有了很大变化。

此时,国民党高层已经开始思考退守之路了,一些人提出了三个退守选择,一个是大西南,一个是海南岛,一个台湾岛。

海南岛面积过小,经济落后,距离大陆很近,因此,海南岛这个退守选项很快被排除。

国民党内部主要是在大西南和台湾之间存在很大争议。

支持大西南的人认为,西南山高林密,地形极其复杂,抗战八年,日军兵强炮猛都没能攻进西南,因此,他们认为,只要国民党往西南倾斜战争资源,将西南经营成稳固的“反共基地”,共产党军队是很难拿下西南的,最初,连蒋介石都倾向于将西南作为国民党退守之地。

不过,在三大战役之前,对于国民党到底退守哪里,蒋介石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二、谁提出退守台湾之策

1949年,随着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精锐兵团消耗殆尽,蒋介石明白,国民党大势已去,此时此刻,国民党必须将退守之地确定下来了,不然,一切都来不及了。

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蒋介石召见了他的首席智囊张其昀,也正是此人,提出退守台湾是国民党唯一的选择。

张其昀和蒋介石是宁波老乡,他还是一位地史学家、教育家。

1948年,陈布雷自杀后,张其昀成为蒋介石最倚重的一位幕僚。

在1949年年初蒋介石下野时,蒋经国就专程去杭州拜访了张其昀,当时,张其昀就语气坚定地提到,只有退守台湾,才是万全之策。

这次蒋介石接见张其昀,张其昀给蒋介石详细分析了为什么只有退守台湾一条路。

张其昀语气凝重地说道:“委员长,日军之所以攻不进大西南,一方面是因为日军不擅长山地作战,一方面是因为秦岭、横断山脉这些险要屏障,让日军强大海空火力发挥不出战斗力。而共产党则相反,他们很是擅长山地作战,而且对于大西南,共产党渗透得非常厉害。”

蒋介石脸色越来越难看:“你继续说。”

张其昀继续说道:“因此,选择退守台湾,对我们来说,是最好,也是唯一的选择。”

接着,张其昀详细说明了为什么要退守台湾。

第一,台湾有台湾海峡这个解放军很难跨越的天然屏障。

大西南的横断山脉,解放军可以靠内部渗透,靠强大意志强行突破,但是,面对几百海里的台湾海峡,解放军却没法凭借不怕死的意志征服。

张其昀分析到,解放军海军和空军几乎是一片空白,而要想跨越台湾海峡,没有强大的海军和空军,凭借陆军,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第二点,台湾是美国亚太战略一个重要支撑点,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因此,如果国民党退守台湾,美国大概率会全力支持台湾,只要美国“保护”台湾,解放军基本上没有攻破台湾的可能。

第三点,台湾气候适宜,物产丰富,陆地面积不小,退守台湾之后,国民党不会缺粮食和物资。

第四点,1945年日军投降后,台湾才正式回归,因此,相比于大陆地区,共产党对台湾的渗透要弱得多,共产党在台湾的力量,要远远弱于大陆,这对于国民党控制台湾是非常有利的。

事实证明,张其昀判断是极其精准的,因为日军对台湾的残酷统治,我党在台湾发展一直很缓慢,1950年,因叛徒出卖,我党潜伏的几万地下党和外围力量,几乎被国民党全部剿灭。

第五点,经过日军五十多年殖民统治,台湾已经拥有较为完备的工业和经济体系,这对于国民党在台湾发展是极其有利的。

三、谁在帮蒋介石管理台湾

在张其昀建议下,大势已去的蒋介石,终于下定决心全面退守台湾。

实际上,在蒋介石作出这个决定之前,蒋介石已经有意识地将台湾当成退路,在从日本人手中接手台湾后,蒋介石一直有派人管理台湾。

1945年10月,日军投降2个月后,国民政府委派陆军上将陈仪担任台湾行政长官。

10月25日,陈仪代表中国,接受日本台湾总督安藤利吉的投降。

1947年2月28日,台湾人民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二二八”事件发生后,陈仪被解除了台湾行政长官的职务。

1948年12月,蒋介石安排亲信陈诚担任台湾警备司令,儿子蒋经国掌握台湾党务,很显然,这个任命的背后,是蒋介石要把台湾牢牢把控在手中。

1949年3月,蒋介石下达了国民党全面退守台湾的相关命令,另外一边,蒋介石下令将大陆的黄金储备、古董、文化名人,开始向台湾转移,虽然蒋介石到底向台湾转移了多少黄金一直没有一个准确数字,但综合各方面资料可以基本判断,这笔黄金数量几百万两是有的。

1949年4月25日,蒋介石乘坐军舰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之后七八个月,蒋介石多次乘飞机来到广州、成都等地,不过,停留时间并不长。

据说,民国著名军事家、曾担任蒋介石参谋长的杨杰将军,曾在1949年给毛主席写信,信中,杨杰极力建议,解放军应该将战略重点,放在阻断国民党败退台湾上面,杨杰指出,西南解放只是时间问题,先台湾后西南,才能彻底解决国民党。

应该来说,杨杰的战略眼光是令人钦佩的,据说,毛主席晚年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说道:“要是渡江战役之后,我党排除一切困难直接解放台湾,统一台湾不是不可能的。”

当然,以毛主席的天才军事谋略,难道他会看不到先解决台湾这一步棋吗?很显然不是,当时,以解放军海军和空军几乎一片空白的军力,要想解放台湾,实在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的爆发,让解放台湾之路从此变得异常艰难,未能看到台湾统一,也是毛主席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的莫大遗憾,不过,我们坚信,统一台湾的时间不会太远了。

5 阅读:1869
评论列表
  • 2024-06-20 14:11

    当时没美国干预 就攻下来了

南书房

简介:以专业的眼光让历史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