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大麻烦来了,这更是对全人类的一个警讯,小心全球高温

青史耀光 2024-05-24 19:14:47

«——【·前言·】——»

炎炎夏日,阵阵热浪肆虐印度,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南亚大国再次遭受高温"凌迟"。今年5月份,印度多地气温就突破40摄氏度,局部地区最高气温更是逼近50摄氏度。

就在几天前的5月18日,印度首都新德里的温度更是直接突破47摄氏度,再次刷新当地气温历史纪录。印度北部邦加尔的温度也在46摄氏度上下徘徊,附近的北阿坎德邦则持续呈现45摄氏度高温。

西北部的拉贾斯坦邦和北方邦等地温度同样高达45摄氏度以上。夏季才刚刚开始,印度人就陷入了汗流浃背的"蒸笼"般处境中。

«——【·可怕的高温·】——»

热浪缘何如此猛烈?有关专家分析,近年来全球气候出现异常升温,波及印度等区域。这不只是印度自身气候异常,而是环绕整个地球的一场灾难。

专家预计,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有可能继续攀升,打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份的纪录。

可怕的高温毫无疑问会给印度民众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仅在5月18日和19日这两天,已有多名民众因为中暑住院,大量高龄老人更是因为难以承受热浪侵袭而离世。可以想象,温度进一步飙升后,将会有更多民众遭殃。

参考往年数据,2023年6月,印度北方邦和比哈尔邦当地在高温天气下,已经分别有119人和47人死于中暑。可以推断,今年印度遭遇高温"烤炉"时,伤亡人数将会再上一个台阶。

让人痛心的是,印度的基础医疗设施和卫生条件并不理想,全国多地经常出现停电,空调等电力设备根本无法正常使用。民众只能自求"降温",有的人购买便宜的冰块敷身体,也有人干脆用水泼洒遮荫区域。

印度政府也对此瞠目结舌。虽然政府及时发布高温预警,但高温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却远远超出了预期和应对能力。

«——【·高温已成常客·】——»

近几年,"异常高温"成为印度一年四季的常客,而每一年的财政预算中,都必须拨出大量款项用于高温救济。

仅仅是高温折磨已经让印度叫苦不迭,更可怕的是,高温带来的"连锁反应"才刚刚开始。例如,前两年高温就导致印度当地部分地区粮食严重减产,政府不得不紧急出台小麦禁运令,防止本土粮食危机。

今年再遇热浪侵袭,农作物将雪上加霜。小麦、大米等主要作物产地将会减产,价格飞涨。

目前印度小麦价格已经开始上涨,后期还将持续走高。在这个粮食自给自足的国家,民众吃饭恐怕将成为一个沉重的问题。

农业之外,电力供应也将雪上加霜。高温期间,印度多数地区的用电量将会猛增。但印度电网本就存在缺口,缺电问题一直是个拦路虎。近年来频繁的高温加重了电网负担,不少地区经常停电数小时。

今年高温来袭,不只是给民众生活带来困扰,也将直接影响印度企业生产运营。部分企业为确保用电,只能启用高耗能的柴油发电机,制造成本飙升。严重者,可能需要停产歇业,减产减缓耗电。

高温印度,从生活到工作,从农田到工厂,无处不在"烧"痕累累。面对这个异常严重的问题,人们无不怅然若失:一年比一年热,热到几时是个头啊。

«——【·已肆虐全球·】——»

全球变暖带来的酷暑,在印度上演狰狞面目。但不只是印度独自受灾,全球多地同样摊上了"热浪"的凌迟。

回想去年韩国因连日高温而导致23人丧生。除此以外,美国和加拿大都遭受热浪袭扰。相比印度干热天气,北美地区的高温往往是湿热。

老牌发达国家的遭遇同样触目惊心。2022年,法国等地连续两个多月气温居高不下。据统计,当年的热浪已导致欧洲地区至少61672人被热死亡。

2023年6月欧洲地区一度遭遇40多摄氏度的高温,打破气温纪录。

英国当时最高温度达38摄氏度,全国铁路网瘫痪,不堪重负。许多城市直接停止垃圾收运,以防工人们中暑。

面对气温不断升高,一些国家和地区空调率也大大升高。比如加拿大温哥华,很多人以往从未装空调。

但热浪一旦来袭,不得不被迫开空调。有数据显示,仅2022年,加拿大人购买空调的额度就增加了惊人的245%。

此外,很多发达国家和城市都与加拿大相仿,从前这些地区长期由于地理条件凉爽,住宅普遍不装空调。

一旦遭遇极端高温,往往就会疏于应对,酿成悲剧。可怕的热浪不但令家中老人体力难支,还会让户外工人中暑身亡。

不过,热浪灾害远不止于此。火灾、干旱和粮食减产,同样令人揪心。去年,热浪席卷加拿大卑诗省,导致整个小镇莱顿被吞噬。温哥华沙滩甚至连贝类都被"烤熟"。还有各种温室气体排放,导致频发极端天气。

曾几何时,热浪带来的危害似乎还不够人们警醒。直至近十年,灾难才持续加剧,世界各国相继举步维艰。如今看来,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难辞其咎,从贫穷国家到发达国家,每个角落都在承受滚滚热浪的煎熬。

«——【·人类活动难辞其咎·】——»

眼下的高温异常加剧,是上世纪人类活动造成的结果。气候学家们对此早有解释和论述,气候异常的罪魁祸首就是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

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发展工业,将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层中,温室效应逐渐加剧,升温速度也愈发加快。

同时人类砍伐森林、放牧等行为,也在助长全球变暖。专家估算,1850年到今天,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约1.1摄氏度。

温度的持续走高,导致冰川加速融化,夏季延长,北极冰雪覆盖面积也在缩小。与此同时,干旱、热浪和极端降水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也在增加,整个地球系统出现变异。

除了工业排放外,自然界内在变化也是推手之一。例如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影响,就为近几年的高温贡献了部分力量。当海水温度异常上升时,气温也会持续走高。

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科技水平下难以精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走向。科学家只能通过计算机模型进行大致推测,结果都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有些专家认为,如果排放不减反增,到2100年地球平均气温将上升3-5摄氏度。

«——【·连锁反应·】——»

当然了,地球气温变化同样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海平面上升,将淹没沿海城市和岛屿,并威胁淡水资源和粮食供应。一些研究就预测,如果气温上升2摄氏度,全球约有37%的人口将受到严重缺水威胁。

更有一些专家呼吁警惕气温上升3摄氏度的"最后期限",认为届时全球只有12%的人口能获得充足清洁水资源,将引发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

一旦度过临界点,气候系统将陷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世界将变成与今天完全不同的模样。

从这个角度来看,眼下印度和其他地区遭遇高温灾难,其实仅仅是高温灾难的冰山一角。

根据气候专家的预测,到二十一世纪的第四十年年,全球高温可能会导致粮食减产30%至40%。直至最后,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或许会变得无从寻觅。

«——【·正视危机·】——»

人类造成的气候灾难如今已初见端倪,其根源或许早已伴随工业化时代而生。我们是时候正视这个棘手的挑战,做好防患未然的准备了。

面对酷暑天气袭击,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开出"治疗方法"。监测预警的同时,鼓励各地发展供电设施,改革种植方式,调整作物品种,从而应对高温影响。

此外,完善应急预案制度非常重要,及时疏散热浪影响区人群,将伤亡降至最低。

除此之外,更根本的办法就是减缓气候变化的步伐。停止砍伐森林、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推广清洁能源、加大碳捕获和封存力度,固碳才能遏制温室效应。这对于所有国家而言都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但不可否认,即使遏制了温室气体排放,大气中过去排放的气体效应仍会持续一段时期。

所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需要通过两条途径并举:一是遏制源头,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二是增强自身适应能力,提高预警监测能力,防灾减灾。

当然,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需要全球各国携手合作。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将继续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任务。

«——【·结语·】——»

归根结底,减缓气候变化关乎人类未来。我们要解决好气候变化这个影响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否则将会付出巨大代价。

这是人类面临的全新挑战,需要全球团结一致、通力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终极之战"。

"如果变暖1.5℃,草木将枯,万物都难逃其咎。"让我们一起为呵护碧水蓝天、守护美好家园而努力吧!

参考文章:

极端高温侵袭全球,人和粮食都在接受“烤”验——南方农村报

减缓和适应两手并重应对气候变化——人民日报

新德里最高温破47℃!印度多地热浪持续,数千万人面临用水危机——央视财经

盘点2023年上半年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极端”将成新常态?——潇湘晨报

欧洲2022年夏季高温导致超6万人死亡 法国有4807人被热死——海外网

1 阅读:523

青史耀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