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是我国第二个王朝-商王朝的建立者。他在一举推翻了垂死腐朽的夏朝,成功建立了商朝之后,并没有长期在宫廷中享乐、闭门不出,而是首开了君王微服私访的先河。本文将要探讨的话题是:
商朝开国国君商汤,为何要去微服私访?之后他又做了些什么呢?
商朝第一个皇帝商汤
一、易理爻辞的真实写照
商汤的微服私访,其实是易理爻辞的真实写照,请看易经《观卦》九五的爻辞:“观我生,君子无咎。”此爻《象传》说:“观我生,观民也。”这一爻是说从我的角度观察社会人生,君子没有灾咎。喻指贤明的君王是“天视自我民视”,所以,此爻观我生是由百姓来观,通过百姓来观察社会,而采取相应的政策。
《观卦》九五爻的深刻含义是:身为九五之尊的君王,也要随时观察自己的生存环境,不过他观察这些不是为了进退,而是为了治理。君王怎样观察自己的生存环境呢?
象辞解释说“观民也”。就是说,君王要想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对自己是否有利,就要体察民情,了解民众所想和民众的生活状态,就能明白自己的生存环境是好是坏了。
《观卦》解读
为什么呢?因为若民众富裕了,欢乐了,自然就会拥护君王,否则如果民众怨声载道,则君王的生存环境就差。因为民众都快要造反了,君王的日子怎么会好过呢?商汤的微服私访,就是此爻辞的外在表现。下面具体讲述他是怎么做到的:
二、商汤微服私访,竭尽全力抗旱
儒家宣传尧、舜、禹、汤时代,都是风调雨顺的,其实那只是美化的说法。真实情况是:尧、舜时有洪水,才有大禹治水壮举;而商汤时又有大旱,这些史书全有记载。只是这些贤君都能体察民情,由百姓观察民间疾苦,并且及时补救,因而,仍为民众所歌颂。
下面重点讲述商汤由百姓观察大旱的情形。商汤做王后,住进皇宫,生活在宫廷中。作为贤君,他仍然经常到民间休察民情。一个秋天,商汤已有半年多未出宫门了,这时有暇,又带着几个随从,微服来到了民间。
商汤画像
只见所到之处,到处都是旱灾。商汤虽在宫廷听说旱情的报告,但想不到这样严重。到处是因干旱弃耕的田地,许多地方连吃水都没有,山上的树木大都干焦了。商汤进到一家餐馆,要了一碗饭,一碗汤,老板开价十两银子。他便问:“怎么这么贵?”老板回答:“现在一斤米要卖二十两银子,一担水要十两银子,怎么不贵呢?”
走到乡村,发现到处都看到乞讨的人群。商汤心如火焚似的立刻回到宫廷,连夜召集王公大臣研讨对策。第二天,他发下诏书,命令全国上下各级政府,开仓放粮,解救百姓。又下令水利专家四处寻找水源,以供百姓生活用水。第一年大旱过去了。第二年又遇上大旱。商汤再次动用国库,把粮食发放给百姓,这一來,国库所剩已经不多了。
人们都盼望第三年有个丰收年,但老天偏不从人愿。第三年,又是一个大旱年。商汤知道后,十分焦急。那时,人们都迷信是上天的意志,商汤同样如此,他相信一定是地上有不合天意的犯罪行为,才会这样的,所以,他决定祈求上天。他向上天默默地祈祷,一小时,又一小时,时间慢慢地流过去了。
商汤祈雨壁画
百姓们听说,都纷纷来到祭天的地方,跟着商汤跪下來,大家都说:“商汤是个贤君,若天要降罪就降到我们身上吧!”据说商汤一跪就是三天,果然感动了上天。天降下甘霖,百姓们欢呼起来,商汤也高兴得笑了。这一年,全国获得了大丰收。
三、事件的参考价值、人生启示
中国古代文化关于商汤的传说,不一定是真实历史,即使有也是发生在《易经》出现之前,但易经《观卦》九五爻所讲的君主统治社会,应像商汤一样,善于从民众的观察中,考察到人生的真情,给予救弊补偏,却有参考价值。
因为社会是人民的社会,凡是不从民众考察社会,不关注民众疾苦的统治者,无不是“有咎”的;反之则“无咎”。
商兴兵伐夏的鸣条之战画面
总之,商朝开国国君商汤,为了体察民情,首创了微服私访,在微服私访结束后,商汤并没有止步于抗旱成功。而是他根据所了解到的民情民意,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
他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他注重农业发展,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百姓的温饱;他加强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百姓的安宁。
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商朝的国力日益强盛,百姓的生活也日渐改善。也就是说:商汤的微服私访之行,不仅是一次深入了解民情的尝试,更是一次成功的治国实践。他的这一举动,最终不仅赢得了百姓的拥戴与尊敬,也为商朝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商汤真像
本文由“如日中天54”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