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医说医|给孩子最好的视力(二)

老唐的记事本 2024-02-20 03:21:58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我国是世界上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最高的国家。《2023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对于近视问题的关注,超过50%的家长是在孩子6岁以后才开始;将近80%的家长是在孩子近视后才开始;只有20%的家长能做到提前预防。《报告》提出实用建议:为了保护孩子的眼睛健康,无论家庭中是否有高度近视的遗传因素,家长都应该尽早关注孩子的视力问题,早监测、早发现、早干预,及时预防近视或其他眼病的发生。

03

儿童视力不良的预警信号

视力,是眼睛辨别物体形象的能力,是评价眼睛功能最重要的指标。然而,视力的评定,主要依据的是个人的主观感觉,除非自己表达,旁人很难臆测其视觉情况。那么对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的儿童,如何判断其视力呢?

儿童视力水平判断的年龄分段?

通过观察儿童对于面前物体的反应,可以粗略判断其视力。在医学上,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表达能力,有相应的视力检查方法。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有助于最准确地评估儿童的视力。

如何检查1岁前婴幼儿的视力

●光追随检查或袭击眼球反应检查:观察婴幼儿眼睛能否跟随光源活动。如果不能追随,也可以做袭击眼球的假动作,观察婴幼儿是否做出闭眼动作,进一步判断婴幼儿是否存在视力障碍。

●遮盖厌恶反应检查:当怀疑婴幼儿双眼视力不均衡,可以交替遮盖一眼,如果遮盖一只眼时婴幼儿表现哭闹,遮盖另一只眼表现没有变化,说明双眼视力不对称。

●注视方式检查:用可以移动的小玩具作为注视目标,分别遮盖婴幼儿的一只眼,观察对侧眼能否注视,是否为中心注视,注视是否稳定且能跟随。

●选择性观看检查:这是一种婴幼儿视力的定量测定方法。通过观察婴幼儿对同时出现的空白视标和不同空间频率的光栅或图形的注视反应,初步判断其视力。

●视动性眼震检查:由于3~6个月的婴幼儿双眼追随和扫视运动已经建立,如果婴幼儿在观察一种特殊的视动鼓时出现视动性眼震,意味着其视力大于0.05。

如何检查1~2岁幼儿的视力

可让家长教其看图形视力表。幼儿一般能识别动物、日常工具等图形,可使用相应图形视力表查视力。

如何检查3岁以上儿童的视力

家长可教其看“E”字表。一般3岁儿童能通过“E”字表检查视力。但注意,正常视力与年龄相关,1.0不是视力正常的标准。根据儿童视力发育规律,3~5岁儿童视力正常值下限为0.5,6岁以上为0.7。

有哪些常见的与视力异常相关的眼部疾病或状况?

许多眼部疾病或状况也和视力异常密切相关,当家长发现小孩出现以下这些疾病或状况时,就应该警惕小孩存在视功能异常,需要就医进一步检查视力。

先天性上睑下垂 先天性上睑下垂严重时,上眼睑会完全遮挡瞳孔,导致光线无法射入眼睛。儿童视觉发育过程中,如果没有足够光线的刺激,视力往往会受到影响,发生弱视,即使戴眼镜也无法达到正常视力。

倒睫 即睫毛向内生长,接触眼球。睫毛长期摩擦眼球,会导致结膜炎和角膜炎,炎症严重时会累及角膜基质,造成角膜瘢痕(角膜不透明),严重的会影响视力,因此需就诊,让眼科医生评估倒睫情况,必要时进行手术矫正倒睫。

斜视 视线偏斜或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即为斜视,可有视物重影表现。斜视与视力不良可互为因果。各种原因引起的视力不良可以引起斜视,而斜视也会导致弱视。

视物重影 间歇性斜视是斜视中最多见的类型,患者在某些状况下,如看远、看近、疲劳时会出现视物重影。儿童患者因无生活经验,会误以为这是正常的视觉现象。因此,家长如听到小孩描述视物重影的情况,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检查。

眯眼睛 散光是一种屈光不正,会导致视物不清、视物叠影,严重时会导致裸眼视力下降。散光患者往往会不自觉地通过眯眼睛来减少入射光线,以改善视物叠影。

太阳光下闭一只眼睛 斜视患儿在强光下喜欢闭上一只眼睛,来避免视物重影。如观察到小孩在强光下习惯性地闭上一只眼睛,就需要就医查斜视及视力。

视物时歪头、转面、抬头或低头 某些类型的斜视、眼球震颤患者会出现视物时歪头、转面、抬头、低头等头位异常现象。单眼视力不良的患者因两眼视力差距大,习惯用视力好的眼睛看东西,则也会出现面部略偏转的情况。因此,发现头位异常,需要就医检查视力及排查斜视。

看书时眼睛距离书本很近或很远 视力差、屈光不正、调节力异常等都可导致视物距离异常。

频繁眨眼 频繁眨眼大多由眼部炎症、倒睫引起,但屈光不正、斜视也会诱发频繁眨眼,出现这种情况则需要就医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

眼红、眼部分泌物多 往往提示眼部炎症,如经及时合理治疗,一般能痊愈且不影响视力。但如炎症累及角膜,则会严重影响视力。

流泪、不愿意睁眼 角膜对刺激比较敏感,角膜发生损害如炎症、外伤、倒睫刺激、紫外线损伤等,会产生角膜刺激症状,即流泪且难以睁眼。严重的角膜损害会对视力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因此,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就医,在表面麻醉下,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

眼部外伤 因儿童表达能力有限,无法准确地描述受伤后视力下降等异常情况,因此,发生眼部外伤后,即使看上去只累及眼睑或单侧眼,也需进行全面的双眼检查。

即使没有以上异常状况,儿童也需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一般为1年1次,如查出异常状况,可能需更频繁地复查。常规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裸眼视力、矫正视力)、验光、眼压、眼位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等。根据症状及检查结果,可能还需进行其他眼科检查。

04

造成儿童视力不良的临床问题

斜视是怎么造成的?应该如何治疗?

斜视,俗称“斗鸡眼”“对眼”“斜白眼”等,是指眼位偏斜、眼球运动不协调,导致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物体的情况。

原发性斜视和继发性斜视

外观上,斜视大致分为内斜视(斗鸡眼)、外斜视(斜白眼)、垂直斜视(高低眼)等。致病原因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斜视。原发性斜视是指没有其他明显诱因,单独发生的斜视,继发性斜视是指由其他原发病导致的斜视。屈光不正、眼底病变、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等可通过影响视力和注视功能导致斜视;眼眶骨折、眶内肿瘤、甲状腺相关眼病等可通过损伤、限制、压迫眼外肌或引起眼外肌水肿变性而导致眼球运动障碍而产生的斜视;神经系统疾病如发育异常、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脑血管意外等可累及动眼神经、展神经或滑车神经,引起眼外肌麻痹而产生斜视。

斜视因眼位偏斜,可明显影响外观,使患者产生自卑的心理。且斜视会给人留下“不正眼看人”的印象,进而影响患者的社交。此外,斜视常常合并屈光不正、弱视、复视(视物重影)、无立体视,甚至歪头、斜颈等异常头位,经年累月可导致面部不对称。

斜视治疗不及时会逐渐加重

发现斜视应该及早就医,由医生详细检查,诊断斜视的病因和评估斜视的程度。斜视患儿的家长往往存在这样的误解,以为斜视是由于小孩不良用眼习惯造成,只要纠正坏习惯或限制小孩用眼时间,斜视就能自愈。而事实是,斜视不仅鲜有自愈可能,且会逐渐加重,有些间歇性斜视会逐渐发展为恒定性斜视,并破坏高级视功能。

斜视的治疗是需要依据病情进行个体化设计的。常用的治疗手段有斜视矫正手术、戴眼镜、视功能训练等。需要注意的是,因斜视的病因不同(原发性、继发性),病情程度不同,治疗手段的采用具有顺序性。有些斜视需要戴眼镜矫正屈光不正后再行手术,有些需要视功能训练治疗弱视后再行手术,而有些则顺序正相反,手术后再配镜及进行视功能训练。因此,斜视患者及家属切不可不顾自身病情,固执要求按照其他斜视病人的方案治疗。

造成弱视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治疗弱视?

弱视是指单眼或者双眼的最佳矫正视力(戴眼镜矫正后的最佳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根据儿童视力发育规律,3~5岁儿童视力正常值下限为0.5,6岁以上为0.7。值得注意的是,需要排除其他会损害矫正视力的疾病,才能确诊为弱视。

造成弱视的常见原因

●斜视性弱视:由于斜视引起复视和混淆视,使患者感到不适,大脑视皮质中枢主动抑制由斜视眼传入的视觉冲动,使黄斑功能长期被抑制而形成弱视。

●屈光不正性弱视:多为双侧性,发生在未经矫正的屈光不正患者身上,因在看近或看远时无法将影像聚焦在视网膜上,日久引起弱视。

●屈光参差性弱视:一眼或双眼有屈光不正,双眼屈光参差较大,致使双眼视网膜成像大小不等,融合困难,视皮质中枢只能抑制屈光不正较重的一眼,日久便形成弱视。

●形觉剥夺性弱视:婴幼儿期由于角膜混浊、先天性或外伤性白内障、完全性上睑下垂遮盖一眼过久等,妨碍外界物体对视觉的刺激,使视功能发育受到抑制,产生弱视。

年纪越小治疗弱视效果越好

弱视的治疗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治疗效果越差,5~7岁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因此一经诊断,患儿需要尽早开始治疗。

首先应治疗病因,如戴眼镜矫正屈光不正、手术治疗上睑下垂等,再对弱视眼进行弱视改善训练。其中,遮盖法是重要的训练方法,单眼弱视,需遮盖健眼。遮盖法可改变视环境,通过强迫弱视眼视物,促进弱视眼发育。对于斜视性弱视者,一般需先治疗弱视,待视力提高后再行斜视手术。

屈光不正就是近视吗?怎么分辨近视的“真假”?

屈光不正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成像,包括远视、近视及散光。其中,近视是指在屈光静止的前提下,远处的物体不能在视网膜汇聚,而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近视患者的视觉感受是:眼睛看不清远物,却能看清近物。

所谓的“真”“假”近视是指在睫状肌麻痹药物(扩瞳药物)作用前后,同一人的近视状态可能有所不同。“真性近视”即在屈光静止的前提下,远处的物体不能在视网膜汇聚,而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因为只有使用睫状肌麻痹药物才能保证眼睛不使用调节(屈光静止状态),因此只有规范使用睫状肌麻痹药物后查出患者有近视,才可诊断真性近视。

如果一名患者在使用睫状肌麻痹药物前查出有近视,而使用睫状肌麻痹药物后查出没有近视,便可确定他的“近视”不是由眼轴变长导致,而是由晶状体的调节作用引起的,调节放松时近视即消失,这便是“假性近视”。

什么是散光?怎么判断孩子是否有散光?

散光也是屈光不正的一种,是指由于角膜或晶状体表面弯曲度不一致,如橄榄球状,导致相互垂直的两条子午线的屈光不同无法聚焦一点,形成不清晰或重叠的影像。散光和近视、远视一样,可以通过医学验光查出。

轻度散光不影响视力,可观察随访。严重的散光会导致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有叠影,患者往往会不自觉地通过眯眼睛来减少入射光线,以改善视物叠影。

检查散光不仅需要通过医学验光来明确散光的程度和对视力的影响,还需要裂隙灯检查和角膜地形图检查来明确可能造成散光的病因。上睑下垂、倒睫、角膜异常(如圆锥角膜)都可导致严重的散光。在治疗病因的前提下,可通过戴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来矫正散光。

原文刊发于《自我保健》

作者:眼科 李琳、季雍容

0 阅读:0

老唐的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