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拒绝给董存瑞题词,却曾为刘胡兰题词两次,究竟是何原因?

开卷于甲子 2024-07-27 03:28:25

前言

“不是我不愿意,而是我写,不合适啊!”

董存瑞同志为解放隆化牺牲,全县人民请求毛主席为英雄题词,主席却委婉拒绝了这个请求,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主席又有着怎样的难言之隐呢?

一、炸碉堡英勇牺牲

提到董存瑞的名字,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为了解放中国的革命事业,炸了碉堡而牺牲了自己的英雄。

1929年,董存瑞出生于河北张家口怀来县,从小家境贫困,但却有着一颗嫉恶如仇的心,抗日战争时期,他就已经加入到革命的队伍,担任儿童团的团长,凭借着机智的脑瓜,一次次的帮助同志们躲过了侵华日军的追捕,1945年参加八路军,和敌人展开了真刀实弹的斗争。

1948年,解放战争爆发,董存瑞所在的连队,负责攻击国民党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作为爆破组的组长,他勇敢的冲锋在前,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四座炮楼和五座碉堡,圆满完成了任务。

就在连队对敌人发起猛烈进攻的时候,却突然遭到了敌人的火力封锁,原来他们还有一隐蔽的桥型暗堡,作为隐藏火力。部队发现这个情况后,即刻对碉堡展开爆破攻击,然而连续两次都没有成功,面对敌人的前后火力夹击,董存瑞挺身而出。

“连长,我是共产党员,请允许我前去完成爆破任务!”连长虽然不忍心他独自面对危险,但为了解放中国,还是同意了他的要去,董存瑞扛起炸药包,就向着暗堡冲去。

由于暗堡位置实在刁钻,无法在桥台中间顺利放置炸药包,战事吃紧,面对敌人的攻击和战友们的安危,董存瑞决定以身犯险,他一手托起炸药包,另一只手拉燃导火索,嘴里高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就这样,碉堡炸毁了,年仅十九岁的董存瑞也英勇牺牲了。

二、请毛主席题词

隆化县人民为了纪念烈士做出的贡献,专门修建了董存瑞烈士陵园和纪念碑,直到1956年,隆化县政府对烈士陵园和纪念碑进行了修整,建成以后,政府决定邀请一位重要的人物进行题词,一说到“重要人物”四个字,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毛主席。

在征求民众意见的时候,大家也都纷纷表示“毛主席!让毛主席来题词,他曾经为刘胡兰同志题词过,董存瑞同志当年就是在咱们这牺牲,请毛主席来,再好不过了!”这个建议虽然确实不错,且不说主席在百姓心里的地位有多高,并且主席的书法和文采都很好,由他来题词确实再好不过了。

收集了大家的意见,并统一了人选之后,县领导冀兴坡就向上级领导递交了申请,县里给开了介绍信后,冀兴坡就带着全县人民的期待出发了。

当时去北京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更何况是见毛主席,每到一个地区就要开一份介绍信,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流程之后,冀兴坡终于来到了北京中南海,他将介绍信给工作人员看过之后,工作人员并没有直接将他带到主席面前,而是记下了他的来意,让他先回旅馆等待。

在旅馆呆了几天,中南海终于打来电话,结果却告知他,主席这几天接待外宾,实在没时间见他,隆化县那边的纪念碑修建工作还没有完全结束,冀兴坡听到这话也表示理解,并离开了北京,走之前他再次找到工作人员,希望他能第一时间通知自己,大家都等着主席的题词呢!

又过了一段时间,北京的工作人员给冀兴坡打去电话,说题词的事情已经解决了,希望他来北京带回去,冀兴坡兴冲冲的再次带着全县人民的期盼来到北京,当他风尘仆仆的来到北京中央大厅,见到题词的时候,原本兴奋的他却一下子蔫了,只见那张宣纸上赫然写着“舍身为国,永垂不朽”落款却是“朱德,一九五七年五月廿九日”

他将题词带回去之后,百姓们得知是朱德将军而非主席题词之后,都有些疑惑不解“不是说请毛主席给题词吗,怎么变成朱老总了?”“就是啊,听说毛主席为刘胡兰同志连续题词两回,怎么到了咱们这,却变了样了”

听着百姓们议论纷纷,冀兴坡的心里虽然也有失落,但是却还是安抚道“好了好了,主席那么忙,要是每个烈士都让他题词,那岂不是要累坏了,朱老总的亲笔也很珍贵,大家就不要再议论了!”

三、两次为刘胡兰题词

提到刘胡兰,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主席为她题词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并且,主席曾经两次为刘胡兰同志题词。

刘胡兰同志是山西文水县人,从小出身贫困家庭,在她十岁那年,就已经加入到了中共儿童团,帮助红军同志们在村子里开展游击战,党内表现一直很积极,并在1945年进入到中共妇女干部培训班,一年以后回到家乡,担任妇救会的秘书,呼吁妇女们思想解放,获得新生。

她带领着村里的妇女们,跟随党员们一起打倒地主,解放家乡,大家做了很多的军衣军鞋,送到部队上去,1946年6月,刘胡兰同志被批准为中央候补委员。

1947年1月,国民党阎锡山的军队包围了整个村子,将村民们全部都聚集在一起,逼他们说出共产党和刘胡兰的藏身之地,在叛徒的出卖下,刘胡兰在内的六名革命同志被抓捕,敌人看着才十五岁的刘胡兰,想着先软后硬,他们蛊惑她说“看你这么年轻,也不想就这样死了吧,只要你脱离了共产党,保证今后再也不为他们做事,我们就放过你”

刘胡兰听到这话,冷笑一声,没有回答他们的问题,软的不行只能来硬的,敌人问她“你给八路做过什么工作?”刘胡兰大声回答“我什么都做过!”“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

听到这话的敌人恼羞成怒“别看你你小小年纪,嘴倒是挺硬啊!你就不怕死?”刘胡兰斩钉截铁地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见她这般强硬,为了给她点颜色看看,也为了震慑其他人,在她面前将同时被捕的六位革命群众用铡刀杀害。刘胡兰毫无惧色,从容走向铡刀,壮烈牺牲,年纪尚未满十五岁。

毛主席在得知这件事之后,沉默了好久,并挥毫在纸上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以此纪念刘胡兰同志。1956年时,山西文水县刘胡兰烈士陵园落成。而1957年的1月12日,是刘胡兰烈士英勇就义十周年的纪念日,政府准备举办一场盛大的纪念烈士活动,然而还未开始筹划,就遇到了最大的困难。

原来是,当年毛主席给刘胡兰烈士的亲笔题词,因为解放战争时期局势混乱,在经过多次行军搬迁之后,这份珍贵的题词给弄丢了,这可怎么办呢,在经过多次探讨之后,山西省委决定,派人进京一趟,恳请毛主席能够原谅他们的过失,并为刘胡兰烈士,再重新写一张题词。

主席在了解到这件事之后,并没有生气和责怪,而是满足群众的愿望,重新提笔写下八个大字。

除了刘胡兰以外,主席还为雷锋,白求恩,张自忠,张思德等同志都题词过,这些人的身上闪耀着格外夺目的人性光辉,他们用生命传递了自己的精神,鼓舞了一代代国人奋勇前行,因此完全值得毛主席的赞誉。

四、不题词的原因

这么多的人都获得过主席亲笔题词的荣誉,为何就董存瑞没有呢,难道是因为他的贡献,在毛主席眼里还是不值一提的吗?事情的真相远和人想象的不一样。

原来,主席在刚接到隆化人民为董存瑞同志请求题词的要求时,他也了解过这位年轻的战士,为解放中国做出的贡献,但是面对题词这件事,他犹豫了好久,最终还是觉得不行“这字我来题不合适啊”

旁边的警卫员疑惑,主席解释道“刘胡兰同志壮烈牺牲,可她是革命群众,我题词无可厚非,但是董存瑞同志,却是一名解放军战士,是在作战行动中英勇牺牲的,要说题词的话,也得要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同志来,这才合适啊!”

说完,主席就派人找到朱德司令,并将题词的事情跟他说了,朱司令自然十分乐意,于是大笔一挥,写下这八个大字,之后便让人通知隆化县的戴兴坡来取走,结果却引来了一场毛主席肯为刘胡兰烈士两次题词,却不肯为董存瑞同志写一张的误会。

一个月后,纪念碑的修建工作进行到了最后的尾声,碑面上还缺一块大理石,为了采购材料,戴兴坡又一次来到北京,他的心里一直都存着这个疑惑,内心的驱使下,他还是没忍住来到北京中央大厅,找到了当时的工作人员。

当他说出整个隆化县人民的疑惑时,工作人员愣了一下之后,哈哈大笑解释道“这事儿朱司令的警务员送来题词的时候跟我说了,当时你没问,我就也没说”看着戴兴坡一脸疑惑,他继续开口,将主席的想法说了出来,对方这才恍然大悟。

戴兴坡在了解到前因后果之后,十分感动,此刻他才明白,主席并不是看不上他们隆化县,更没有什么烈士偏见,而是他考虑的太细致,有着高风亮节的精神,这下他知道怎么解释了,他们都误会毛主席了!

总结

1957年10月18日,董存瑞纪念碑终于落成,正面题词正是朱德亲笔的“舍身为国,永垂不朽”八个字。

0 阅读:1

开卷于甲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