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大爷说过:凑合过呗!这世间谁还不是凑合啊

穿过大海来摸鱼 2024-05-28 01:49:30

前几天有位大姐向我求助,拜托我找租房,搞得我很是诧异,细问之下才明白了里面的道道。

事情是这样的,几年前离婚了,后来找了一个人,两个人都是离异人士,所以就那样搭伙过日子了,也不去领结婚证,后来大姐发现了男方有一些无法接受的恶习,而且屡教不改,纠结了好久,终于下定决心摆脱,听说我这边租房比较便宜,离上班的地方也近,于是就有了找我帮忙租房子的故事。

我发现,现在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有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婚姻最不幸福的年代,网络上家暴、出轨率飙升、妈宝、丧偶式育儿,甚至骗保杀妻这样的恶性案例经过舆论的放大,让本就风雨飘摇的婚姻制度一次次接受捶打。

婚姻越来越不稳定,也越来越让人没安全感。

我们对婚姻,太失望了。

高尔基说:“婚姻是两个人精神的结合,目的就是要共同克服人世的一切艰难、困苦。”

婚姻,就像是一张契约,让两个人各自守着初心,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但这张契约并不令所有人都满意。

婚姻是一场马拉松,领证才只是刚刚开始。在婚姻关系中,一旦领取结婚证,就意味着夫妻之间的财产和债务将合并,个人的经济独立性受到影响,如果婚姻破裂,离婚将变得复杂和繁琐。而不领证的情况下,双方自主决策个人财产的使用和处置,避免了法律程序的麻烦。

我们可以假设,你找的另一半你真的清楚他(她)的全部情况吗?好不容易在一起了,对方跑过来告诉你,外面欠了一屁股债,画面是不是很有喜感,别笑,这是真事,这时候请问阁下如何应对?

特别是已经结束过一段婚姻的人,被现实摔打得外焦里嫩,肉质Q弹之后想的会更多,我就认识几对这样的情况,在一起就是搭伙过日子,就是不领证,至于不领证的弊端,放心,人家心里比你清楚,这都是经过利弊权衡后做出的决定,或者说,不领证的边界感比法条保障的安全感更令人神往。

我说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位女士离婚后又因为各种原因和前夫复合,但是两人都拒绝去民政局办手续,现在两人一起带娃养家,看起来和其他的夫妻一样,但是她自己知道,两人完全不是一回事,确切的说,现在这种状态就是凑在一起过日子。和以前的区别还是有的,不再对对方抱有什么指望,相应地,指责争吵也少了,出去重新组建家庭暂时也不在两人的计划内,用她的话说,换来换去还不是一样!

有位大哥,以我的视角来看算是混得不错,有自己的事业,做点生意,个人条件不错,就是不结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男人到了他那个年纪如果没结婚,那就不要结了,一个人早已习惯,这么多年打拼都扛过来了,真不觉得有没有另一半有多重要。

有时候想想,是不是我们对婚姻的期待太高,以至于婚姻这个纸房子不堪重负,人类追求婚姻的初衷是什么?能够变成一种社会制度,其初衷大概率不是为个体去考虑的,婚姻本身并不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单身的时候,觉得找到一个喜欢的人很难;

遇到喜欢的人之后,感觉两个人的磨合很难;

磨合好之后,又觉得筹备彩礼、嫁妆、结婚很难;

等好不容易结婚之后才发现,真正的难还在后面。

要想得到一个人,就去走近他;要想失去一个人,就去无限度地走近他。

电视剧《好事成双》中有段话:

“婚姻不是雪中送炭,没有一个人可以把人生的全部砝码压在另外一个人身上,没有一个人可以把婚姻当成避风港。

如果你没法独立,就应当学会独立;如果你没有安全感,就应当学会自己给自己安全感。

婚姻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本身就是一个又一个问题,婚姻应当是锦上添花,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来就只有我们自己。”

有多少人能说自己是独立的,而且能处理好这份独立。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不是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也不是豪掷十个亿的王多鱼,我们能遇到的另一半大概率也是一样的普通人,那我们又在期待什么呢?

现在关于婚姻的法条早已修改,结不结婚国家都放手了,只管生娃,个人的事自己管,不管是搭伙过日子还是选择单身,这些有过婚姻经历的人都表现出一种对婚姻的倦怠感,在现代社会,个体能善待自己都不错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好的招架住现实的风风雨雨,有的是无奈,有的是个性,只能说尊重个人的选择,没必要把人强拉到我们认为正常的状态。

0 阅读:17

穿过大海来摸鱼

简介:分享有趣的东西,开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