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诗意浓,惊艳数千年

大道知行 2024-08-09 15:46:20

倘若要说有一个节日最能表达中国人的浪漫,那么无疑就是七夕了。牵牛星与织女星不过是天上的两个星辰,但浪漫的古人将两个星辰看成了两个人,编织出一个美丽的故事。牛郎与织女隔着一条银河不能相见,彼此思念,只有在农历七月七日这一天,喜鹊在银河之上搭出了一座桥,让牛郎与织女得以相见。

如此美丽的传说,甚得古代诗人的欢迎。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即有篇目提到了牵牛星和织女星,但口气却颇为严厉,说织女星每天要移动七次,却没法织出一匹布,而牵牛星虽然明亮,却不能用来拉车。到了汉代的《古诗十九首》,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生动起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是五言诗的杰作,它用最普通的字句,写出最普遍的情感,天上的牛郎织女无法相见,地上的有情人何曾没有这样的遭遇。

古代写七夕的诗,许多都聚焦在爱情这个主题上。但也有人偏要另辟蹊径,不写爱情。比如苏轼就有一首《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陈令举是苏轼朋友,两人短暂相逢极是痛快,离别后不知朋友飘然何处。在七夕写友情,苏轼别开生面,词中提到的“缑山仙子”是传说中在缑山成仙的王子乔,他脱离尘俗远去,而痴情的牛郎织女偏偏向往的是尘世的生活,若能像人间的夫妻一样举案齐眉该多好。王子乔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构成了一个对比,苏轼希望借此宽慰朋友,不妨对世事看开些、豁达些。

也有在七夕写乡情的,请看孟浩然的《他乡七夕》:“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七夕佳节,牛郎织女尚能鹊桥相会,而羁旅在外的诗人,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圆,在旅馆中投宿的诗人想到这一切,难免惆怅。诗中提到的“不见穿针妇”是七夕的一个民俗,即乞巧,希望自己的纺织手艺更加精进。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传统中国的男耕女织的家庭结构的反映,先有这样的社会事实,再有建立于此的艺术想象与文学创作。因此,在七夕念及家的美好也是自然而然。

传统节日总是带着诗情画意,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今人自当好好保管,发扬光大。

◎本文原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报》,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