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这样,与土豪劣绅无异!”
“我要是土豪,那你简直就是个新军阀!”
图 | 刘文典
“你的学生大晚上袭击女校,违背北伐精神,你这学生不学无术,今天不对你撤职严查,就对不起尸骨未寒的中山先生!”
“你不提中山先生还好,既然提起,我就要和你说道说道,我和他在日本搞革命的时候,都不知道你是哪位,更不知道你在哪呢?”
以上发生的对话语气可能夸张了点,但是确有其事,这番对话出自于当时国民党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和“民国第一狂人”刘文典(时任安徽大学校长)二人之口。
图 | 蒋介石
事情发展到后来,甚至传出蒋介石在异常气愤的情况下怒扇了刘文典耳光,而刘文典也不甘示弱,顺势一脚踹在了蒋介石的小腹上,那么究竟发生了何事,会让这位安徽大学校长和民国时期的实际掌权者大动干戈呢,他又是否逃出蒋介石的制裁,受到严惩呢?
先说说刘文典,1889年12月,刘文典出生于安徽合肥(祖籍安徽怀宁,现安庆),年少时就进入芜湖安徽公学学习,因自身勤奋好学,虚心上进而受到当时在该校任教的陈独秀和刘师培的认可和欣赏,对其悉心“栽培”。
图 | 陈独秀
因为这位学霸自小就处在时局动荡,社会黑暗动荡的旧中国,所以陈独秀等人日常宣扬的反封建民主革命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他,1907年,在他18岁时,他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并在1909年受到当时留学热潮的影响赴日留学。
而蒋介石比刘文典年长两岁,1907年在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学习,主攻炮兵专业,但是在1908年才加入了同盟会,在当时,早一年入会身份地位都是不同的。
当刘文典来到日本求学以后,师从当时的清末民初著名的民主思想家,革命家章太炎,这位大师可不简单,就光从他的学生可以看出他的实力,有周树人(笔名鲁迅),吴承仕,钱玄同,黄侃等人,这些可都是当时的国学大师,基本上代表着中国思想界,教育界的“天花板”。
刘文典在和他的师兄弟们共同学习进步,他主要学习《说文解字》,《庄子》等古文书籍,所以章太炎很是欣赏他,同时旅日的这段经历让他见识大涨。
图 | 鲁迅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远在日本的他惊喜不已,次年他怀着满腔革命热情回国准备大干一场,并来到上海担任于右任等人主办的《民立报》编辑一职,积极宣扬民主思想,势要与旧势力,旧思想划清界限,他想要用他这支“笔杆子”捅破这混沌的天。
而当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等人“摘取”后,他气愤不已,参加了孙中山发起的“二次革命”,而当这次革命失败以后,包括他在内的众多同盟会成员纷纷前往日本避难。
1914年,刘文典加入了中华革命党,并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能力自不用说,不然也当不了孙中山的秘书,在同盟会的地位也是响当当的,与当时默默无闻的蒋介石相比,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所以刘文典这样的文人自然是没注意过蒋介石。
图 | 孙中山
1916年,北洋政府对同盟会成员的抓捕行动渐松,刘文典等人逐渐回到国内,当时陈独秀已经创办了《新青年》杂志,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该杂志宣传“德先生”与“赛先生”,倡导以现代化的思想意识武装头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激励着一部分先进的国人开始通过民主,科学的方式作为思想解放的起点,让包括刘文典在内的众多先进知识分子展开一场“思想革命。”
1917年,经陈独秀(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的推荐,刘文典去往北京大学担任国文教授一职,他一心从事学术研究,其文字狂放不羁,敢说敢做敢担当,是当时知识界的代表人物,还被人称之为“狂人学者。”
图 | 新青年杂志
他在学术方面研究得很透彻,并做出了不少成绩,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有《淮南鸿烈集解》,这让他在业界一炮而红,这段时期也是他在学术界最有成就感的阶段。
回头看看蒋介石,他没有刘文典的那份沉稳,他虽是保定的军校毕业,但却是在陈其美的引导下,才最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且陈其美还为他铺好了革命的道路。
可以说,陈其美的出现改变了蒋介石的一生,陈其美将他引荐给了孙中山,而后,蒋介石因为参加革命得到孙中山赏识,成为黄埔军校的校长,并且培养自己的嫡系军队,成为北伐的总司令,后来通过一系列手段成为委员直至中华民国的实际掌权者。
图 | 陈其美
当然了,这都是后话,蒋介石在当时遍地军阀的年代,人民生活水平丝毫没有得到改善,大街上时刻可以看到随处乞讨的人,而在全国各地“三罢行动”的消息不绝于耳。
但蒋介石不管不顾国内的民生,反而是将枪口指向中共,1927年,是蒋介石和刘文典二人的人生转折点。蒋介石这位黄埔军校的校长独揽民国军政大权后,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搜捕杀害我党人士和先进知识分子,制造“白色恐怖。”
图 | 汪精卫
并且蒋介石不顾国民党内派系复杂纷争,在南京设立国民政府,瞬间成了国内舆论宣泄的对象,并且在与汪精卫,李宗仁等人的争权夺位中处于下风,他只得远走日本避难,并寻求海外援助。
刘文典是驰名中外,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所以他对中华传统文化喜爱不已,这也为后来筹建省立安徽大学奠定了基础。
早在1922年,当时的安徽省省长许世英就采纳了安徽老乡的意见,筹建省立安徽大学,但由于当年经费不足,民国军阀割据,没达到办学条件。
图 | 许世英
所以到了1927年,蒋介石将国民政府设立在南京后,安徽省政务委员会主席陈调元写信给当时还在北京大学任教的刘文典,邀请他回乡参与安徽大学筹建工作,刘文典看到信后,感慨万分,自己的家乡终于得以筹建一所现代化的省立大学。
故向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胡适修书一封,写道辞去北大教授一职的原委,然后即回乡筹建省立安徽大学一事。胡适得知此事,虽有留才之意,但知道他去意已决,也就不再多说。
1928年,刘文典等人在全国各地游说安徽籍社会各界人士,用以筹措办学的必要经费,经过各方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月份将一切筹建工作准备就绪。鉴于刘文典国学大师的身份和筹建学校所做的巨大努力,安徽省政府聘请刘文典出任文法学院院长一职,其实就是校长一职。
图 | 胡适
刘文典在出任老家省立安徽大学的校长一职时,作风硬气,向外界发出“大学内不是官衙,没必要向富贵和献媚低头”,将“从不为五斗米折腰”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在他的带领下,学生们的思想愈发民主和自由,从不因追求个性差异而受指责,因此安徽大学的学生大多思想开放,追求新思想,成为解放思想最突出的学校之一。
可以看出两个“校长”在当时的社会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了,但二者在即将见面时讨论的话题并不是什么最先进的思想潮流,反而是一件小事引起的对骂甚至拳脚相向。
1927年底蒋介石在得到日本方面的单方面保证和支持后,回到国内与宋美龄结婚,从此获得宋氏兄妹及姻亲的财政支持,蒋介石和宋美龄家族在当时是政治联姻,方便了蒋介石通过宋子文等人与江浙财阀们加强交流,还有利于争取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对华直接投资,能够稳住他设在南京的国民政府。
而宋氏家族及其姻亲(宋霭龄丈夫孔祥熙)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好处,他们可以利用蒋介石逐渐掌握的稳固的政权,获得他们想要的社会地位,有着可靠的政治保证后,可以不断地增加自身家族的财富。
图 | 孔祥熙
在此之后,蒋介石改组国民政府,凭借着江浙大财阀和西方国家的支持,在与奉系军阀,桂系军阀等地方军阀的斗争中获胜,蒋介石的事业爱情双丰收,好不得意,开始飘飘然矣。
1928年11月蒋介石也是刚掌握大权不久,他来到安徽视察,他想感受一次群众的欢呼声,于是多次表示要来安徽大学视察,但刘文典却对他无感,并没有任何欢迎的意向,因为他不喜欢与他认为不相干的人打交道。
所以当蒋介石最后到了安徽大学门口时,有点吃惊,这哪像是欢迎自己的阵仗啊,没有欢迎仪式就算了,就连接送自己的人都没有,这让蒋介石很不爽,但为了维持他那领导人的形象,还是忍住没说什么。
图 | 省立安徽大学
蒋介石在这个时间点来安徽大学的最主要原因还是要处理下面这件事。
1928年11月23日当晚,安徽大学的学生们与附近的安徽省立第一女子中学(现安庆第二中学)的学生们发生了比较大的冲突。当晚,女子中学正在举办校庆晚会,安徽大学的学生们在知道此事后,在身上没有请柬的情况下,都跑去观看演出。
但是被女中的工作人员拒之门外,便想着硬闯入演出现场,女中的负责人担心会引起大规模的骚乱,对于两校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所以果断关掉了电闸,提前结束了晚会,这让安徽大学的学生们感觉受到了侮辱。
图 | 安徽省立第一女子中学
他们开始冲进校园,砸门砸窗,并误伤了不少女中的师生,警察来到现场,经过一番协商才平息了纷争。女中负责人要求刘文典开除当时硬闯校门,打砸学校门窗并打伤师生的学生们,而刘文典作为安徽大学的校长,说一定会赔偿贵校所受的一切损失,并愿意诚恳道歉,可是开除学生是万万不能的事。
女中负责人听到后很是不满,跑到安徽省政府(当时安庆是省会)那里去投诉此事,这时蒋介石正好来到安徽,就顺势去了安徽大学一趟。
当得知蒋介石马上就要点名要求见自己,刘文典穿着长衫,戴着一顶礼帽,昂首阔步去见他。当二人见面后,蒋介石就因事前刘文典没有举行欢迎仪式而感到憋屈,所以就直呼:“你就是那个纵容学生违法犯罪的刘文典吗?”
图 | 民国安徽省政府
刘文典看到蒋介石态度如此傲慢,自己明明比他早一年进入同盟会,还当过中山先生的秘书,而他不过是在中山先生去世后,运用权术夺得如今这个位置罢了,心中也有一肚子气没处发泄。
他没有立即回答蒋介石的话,而是优先点了一根烟,猛吸了一口,吐出来眼圈,随后不紧不慢地回答:“蒋先生,本人字叔雅,文典是我父母辈分以上的人叫的,并非是任何人都能叫的!”
蒋介石听到此人称呼自己为“先生”,而不像其他人尊称自己为“主席”,这让他身边的一众人看了笑话,自己丢了面子。
但蒋介石还是强忍住怒气,当面指责刘文典放纵学生在校园的一切活动,放纵思想激进的学生硬闯女中,并在事后包庇肇事学生,任由他们胡作非为,破坏了北伐秩序,这是安徽省教育界的奇耻大辱,他这个校长有着不容推卸的责任,并要求刘文典立刻交出肇事的学生,并且给那些罢课的学生们一点“颜色”瞧瞧。
图 | 蒋介石
刘文典则不以为然,将蒋介石说的话给顶回去了,说道:“你是国民革命军的总司令,你带好你的兵,打好你的仗就是了,我是安徽大学的校长,我有责任管理好学校的事,就不劳你费心了!另外此事另有黑幕,需要进一步查明真相!”
刘文典口中所言的“黑幕”可能既有政治因素存在,即安徽大学和女中都有民族积极分子,他们在背后鼓动学生犯事。
还有当时省教育界的因素存在,因为当时安徽大学在筹建时的阻力不小,这其中就有教育厅长韩安的“贡献”,并且在事后希望闹大此事,借此开除安庆各校多达30多名思想先进的学生。
图 | 刘文典
蒋介石刚打完一系列胜仗,正值春风得意的时候,从进门到现在一直“被蹭一鼻子灰”,哪里受到过这种冷落,实在是忍受不了了,于是愤怒的用手拍向桌子,大吼道:“你这个无耻的学阀,当众怂恿一帮学生闹事,该当何罪?不把你这个学阀撤职查办,就对不起总理的在天之灵!”
蒋介石时常以“孙中山唯一合法继承人”的身份向世人表明自己受到已故总理孙中山的特别器重,彰显出自己是国民党高层的最高领导人,权力是毋庸置疑的。
但刘文典可受不了他这套说辞,他心里清楚蒋介石根本没有遵从总理的遗愿,而是背叛了革命,此时听到蒋介石无端指责自己,也是气愤不已。
图 | 刘文典
他大声说道:“你不提中山先生还好,既然提起,我就要和你说道一番,我和他在日本搞革命的时候,都不知道你是哪位,更不知道你在哪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要理性看待学生的行为,不可大做文章,我要是学阀,那你就是个封建军阀!”
蒋介石作为国民革命军最高统帅,别人对他都是毕恭毕敬的,还没被人这么指着鼻子骂过,气得浑身颤抖,他不顾众人怎么看待自己,本能反应使他扇了刘文典两耳光。
而刘文典从小也是生长在一个尚算优渥的家庭中,自己也是个国学大师,身边很多人都敬佩自己的学识,也从未被人打过,他在气急败坏之下抬脚踢了一脚蒋介石,这脚正中蒋介石的小腹。
图 | 孙中山
蒋介石顿感疼痛难忍,双手捂着肚子蹲了下来,这一下可让蒋介石身边的侍卫惊到了,他们哪想到一个文弱书生敢对蒋介石动手,他们见到蒋介石捂着肚子蜷缩在地上时才反应过来刚刚发生了什么,立刻将刘文典给控制起来。
两人从开始的言语冲突演变为肢体对抗,蒋介石对着刘文典说:“我一定要枪毙你!”
刘文典听后淡然地说道:“我犯了何错,你没有理由枪毙我,你不敢!”
说完此话的刘文典泰然自若,任凭蒋介石的侍卫将自己双手绑起来押走,后来以“治学不严”的罪名关入安徽省府的“后乐轩。”
图 | 刘文典
这一下安徽大学和黄埔军校的这两位校长发生的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学术界。但刘文典毕竟是国学大师,又亲自参与筹建了安徽大学,所以有很广泛的学生基础,在得知刘文典被捕入狱后,安庆地区的学生们都组织一轮又一轮游行,高喊“保障人权,速速释放刘校长”的口号。
不过,从蒋介石命令部下将刘文典拘禁在“后乐轩”和将此案交给刘文典老乡张亚威办理,就能看得出来,蒋介石并没有真的要处死他的想法。一个月后,在蔡元培,胡适,陈立夫等人的营救和斡旋下,蒋介石就顺势放了刘文典,只是要求他“立刻离开安徽大学,离开安徽!”
而让世人感到意外的一幕来了,当守卫打开刘文典监狱大门,让他回家的时候,刘文典却怎么也不肯出来,朝着门外大声吼道:“想让我进就进,想让我出就出,哪有这么容易?除非还我清白!”
图 | 蔡元培
这一举动也让国民党的官员感到无奈,只能多番劝说,刘文典才答应离开并消了这口气。不过众人却对他的这份文人自带的傲骨钦佩不已,由此让他的名气大涨,火遍了全国。
当蔡元培提出让他去教育部任职,他立马推辞,因为他不想在官场上和蒋介石打交道,不想看蒋介石的脸色行事。
但刘文典在民族大义面前分得很清楚,能够做出让人敬佩的事情。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抢占了中国的东北全境,广东的军阀陈济棠向来就与蒋介石不和,当得知与蒋介石“死磕”的刘文典的光荣事迹后,曾多次专门派人带重金去刘文典家中以商量共同反蒋一事,陈济棠以为刘文典肯定会轻松答应自己的要求,可没成想刘文典一口回绝他的请求,并将巨款退给来人,说道:
图 | 陈济棠
“正当日寇侵华,山河破碎,国难深重之时,理应团结抗日,怎能置大敌当前而不顾,搞什么军阀混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意思就是说现在日军占领东三省,国家处于危亡之际,应该团结各方力量共同抗日,而不是起内讧来个军阀混战,蒋介石虽然思想不纯,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他是领导全国抗日的最高领导人。
因为他有能力组织全国来抗战,所以就算我和他曾经有过不小的过节,但在这个关键时期,我分得清是非轻重,甘愿依附在他手下尽份力。
而当这事传到蒋介石的耳中后,他嘴角上扬,说道:“这个刘叔雅······”
图 | 刘文典
此时蒋介石已经从内心改变对这个文人的看法了,毕竟在以前叫唤别人的“字(即叔雅)”才是尊称。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文典因为有过多次去往日本的经历,还是在中国响当当的国学大师,所以想用黄金白银将他拉拢过去,但都被他一口回绝。
日本人很愤怒,经常以搜查抗日分子为由进出他的居室,对他威逼利诱,但他全然不放在心上,反倒是对着汉奸就是一顿臭骂。
有人在做说客,劝他以自己的学识维持教育,刘文典骂道:“国家安危是大义,民族气节是根本,不可玷污我的气节,我这个念过几年书的人打不了仗,但我还是很爱惜自己的羽翼的!”
图 | 刘文典和夫人
而当日本宪兵官员亲自邀请他的时候,刘文典装作听不见他的问话,气得日本军官让旁边翻译官来表述。翻译官说:“你既然留学日本,明明听得懂和说得来日语,为何日本军官问你话,你却不答应?”
刘文典说道:“我以说日本话为耻,只有你们这些汉奸才以说日本话为荣,你们就是日本人的走狗!”
可以看出,刘文典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保持他的文人风骨,不失气节,其学识之渊博,作风之严谨,对事之疯狂,不得不让后人感叹真乃“民国第一狂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