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毛主席邀请了一位十六的姑娘来家里吃饭。饭桌上的氛围其乐融融,一片开心。
期间,毛主席问这位姑娘,叫什么名字,家住何处,生活怎么样。姑娘却说,她没有名字。毛主席听到,颇为惊讶。毛主席便说:“没有名字可不行,我帮你取个名字吧。”
毛主席寻思了一会儿:“那不如这样,你姓马,而我姓毛,你就叫马毛姐怎么样!”这小姑娘一听,好啊!主席赐名多大的荣幸啊,她笑得十分开怀,说道:“马毛姐!好,好!我的名字就叫马毛姐了!”从此,这位姑娘有了名字——马毛姐。
可是,这位姑娘怎么会没有名字呢?而她又经历了什么,使得毛主席会见她,还亲自为她取名字呢?
那么下面就来讲讲这位马毛姐的故事。
回到两年前,1949年,渡江战役发生了,百万雄师过大江,我们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当时这位姑娘才14岁,个子不高,有些瘦弱。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在这场战役中一举成名,荣获“一等渡江功臣”和“支前模范”的称号!
马毛姐于1935年出生,她的老家是个渔村,因此父亲也是个渔民。马毛姐家里很穷,全家住在一间岌岌可危的茅草屋里,仿佛大风一刮就要倒了。家里也没有什么摆设,可谓家徒四壁。父亲就靠着一艘小小的木船捕鱼谋生,但钱赚得很少,并不够用,家里穷得快揭不开锅了。
父亲捕的鱼要是卖不出去,一家人就煮鱼吃,可是家里穷得买不起盐,只能那样干巴巴地吃下去。有时候,家里还没饭吃,马毛姐和其他的兄弟姐妹们只能去别人家里要点饭吃,以此填饱肚子。马毛姐的父母也没什么文化,就没想着给她取名字。但是人总要个称呼,正好她在家中排名老三,所以大家都叫她马三姐。
过了几年,家里孩子越来越多,经济越来越紧张,可怜的马毛姐就被送去当童养媳了。在婆家的日子,马毛姐受尽了打骂,婆婆一生气就拿她出气,而且什么事情都指使她干,做家务,做饭,下田劳动,马毛姐都要干。马毛姐头上有一道凹陷下去的伤疤,就是在做童养媳时留下的。当时她被婆婆喊去洗碗,小小个子的她只能站在凳子上,结果一个不小心,摔下来了。额头磕到了墙角,血哗哗地流,伤疤就是这样来的。
到了1949年,马毛姐的家乡被解放了,马毛姐幸运地回到了自己家中。20多万名渡江的解放军战士们驻扎在各个村落,他们开始筹备渡江战役。村民们纷纷行动,支援前线为国效力,他们送米送粮食,劈柴,挖沟渠,帮忙收集船只。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
马毛姐也在其中帮忙,她还常常和哥哥一起去听动员大会。当时年仅14岁的马毛姐听着战士们激昂的召唤,动了心,也立即去报名参加渡江突击队了。战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做好牺牲的准备。当时还只是小小个子的姑娘马毛姐,没有丝毫犹豫,她坚决地大声说:“我水性好,我也不怕死!只愿国家胜利!”
在渡江战役准备期间,马毛姐积极宣传,动员大家也一起参加突击队,受到她爱国之心的感染,很多村民也纷纷加入其中。马毛姐与解放军们相处融洽,她有应必答,她还教解放军水上求生技巧,如何游泳,如何划船,解放军们都很喜欢这个热情勇敢的小姑娘。
1949年4月20日,渡江战役就此打响了!解放军们在这日晚上出动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第一船,就是从马毛姐的家乡无为出发。
念及马毛姐当时的年纪太小,而且身体瘦弱。很多解放军便劝说她不要同行,她一再坚持,自己一定要去!有人问她:“你不害怕吗?子弹很可怕的。”正如那句话所说:初生牛犊不怕虎,马毛姐说自己不害怕!但是解放军还是不放心,没有允许她去。
可是,马毛姐还是登上船了。原来啊,马毛姐蹲在芦苇丛中,她看着船要发动了,趁着解放军们不注意,立马撑着长篙跳上了船。船行驶了一会,船上的战士们才发现了马毛姐,他们对这个勇敢无畏的小姑娘竖起了大拇指。马毛姐当时穿着一件满是补丁的旧棉袄,但她的精气神却崭新,积极向上。
马毛姐和哥哥一同划着一只船,与其他三只船一起组成了一支突击队。他们需要载着30多名解放军渡江抗战。因为哥哥眼睛不太好,划船和掌舵的任务都只由马毛姐来负责,不过她从小在江边长大,父亲又是渔民,对于马毛姐来说划船并非难事。
图|马毛姐
夜色朦胧,小船就这样匀速前进着。江面宽一千五百多米,划到对岸最少都需要40分钟。由于夜间昏暗,敌军一时间看不清江上的情况。后来,一阵光照亮了江面,敌人投放了照明弹,他们发现了船只,开始了猛烈的射击。
确实,划船并不难,困难的是敌人射来的子弹和炮火!数不清的子弹乱飞,像一场密密麻麻的雨。子弹飞进江水里,击中船只,甚至打进了马毛姐的手臂里,鲜血涌出。战士们给马毛姐的伤口进行了简单的包扎,他们想让马毛姐休息下,换他们来划船。马毛姐拒绝了,她说自己没事,一定会安全护送他们到对岸。
就这样,马毛姐负伤前行,并且加快了速度,战士们也在船江边用手划着,小船在大家的努力下,成功行驶到了江岸。他们成为了第一批抵达长江南岸的突击队。
马毛姐对这一片的地形十分熟悉,她知道哪里有敌人的碉堡,就带着解放军去炸毁,随后,又回去搭载下一批解放军。来来回回,那天晚上,马毛姐一共渡江6趟。马毛姐还救下了数名落水的解放军。
最终,渡江战役胜利了!群众们欢呼,这场战役的胜利离不开群众的支持,有这样一句话:“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据说,根据统计,当时的渡江战役中,每一位解放军的背后都有着十位百姓的支持和援助。
战役胜利后,需要评选功臣,马毛姐就这样授予了“一等渡江功臣”的称号,一时间,她名声大噪,大家对这个小姑娘满是夸赞。不过,马毛姐没有因为得了荣誉,就骄傲自满。她依旧是那个阳光热情爱笑的女孩,很多小孩子都喜欢围着这位英雄姐姐。
在后来1950年上映的影片《渡江侦察记》中,有个女英雄叫做刘四姐,这位人物的原型就是马毛姐。后来,渡江战役纪念馆建立了,馆内有送解放军过大江的雕塑,其中就有马毛姐乘船摇桨的雕塑,馆内还珍藏了她那件破旧的小棉袄。这些就是见证那段历史的物件。开馆之日,马毛姐和女儿一同前去参观,触景生情,看到那些极具纪念意义的物品,马毛姐眼眶里含着泪,她总会想到那天晚上的情形,历历在目。
图|馆内马毛姐的雕塑
当时还播放了渡江战役的纪录片,影片里,小船迎着子弹前行,战士们没有一点惧容。女儿刘光林问:“妈,那天晚上的子弹真的有那么多吗,像雨一样?”马毛姐点点头,说:“是啊,就像下雨一样,子弹乱飘。”马毛姐说完后就没说话了,伫立在那。刘光林便知道,母亲又陷入了那段回忆之中,母亲给刘光林讲过多次那天夜晚的故事,女儿每次都听得入迷,她佩服他们的意志和信仰。
放在旁人看来,我们都和刘光林一样,难以想象,宽阔的江面上,枪林弹雨中,马毛姐死里逃生,不惧炮火和子弹。刘光林每次称赞母亲:“妈,你真勇敢,是个大英雄!”
时隔两年之后,1951年,马毛姐收到了从北京寄过来的请柬,上面还有毛主席的亲笔签名,邀请马毛姐作为代表前去北京参观国庆典礼。马毛姐很是激动,把请柬放置在枕头下面,高兴得都快要睡不着觉了。这是她第一次出省,而且她可以见到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了。
其实1949年,马毛姐也收到了去北京参加开国大典的邀请,但是马毛姐的父母觉得她年纪太小了,去北京不太安全。于是马毛姐就错失了一次进京的机会,为此还难过了好几天。
图|开国大典主席讲话
幸好,这一次父母允许马毛姐去北京,马毛姐怀着激动之情来到了北京。毛主席还设宴接待了各地代表团,宴会举行在北京的怀仁堂。屋内热闹非凡,很多人都是像马毛姐一样第一次来北京,大家都格外高兴。
大家都想见一见毛主席,待毛主席出来后,众人拥过去,纷纷和主席握手。马毛姐也想去,奈何过不去,她个子小,跳起脚来也看不到,于是她想爬到柱子上,一睹毛主席的容颜。
同她前来的安徽代表人之一连忙制止了她,假装说了她几句,随后开心地和她说:“傻孩子,你急啥呀,还怕见不着毛主席?哈哈,我们安徽代表团啊决定派你去给毛主席敬酒呢!”马毛姐一听这个消息,立马舒展了笑容。
这个16岁的少女,紧张又激动地端着酒杯向主席走去,由于太紧张了,她一边走,端着酒杯的手就一边抖,导致酒洒出了很多。马毛姐和主席碰杯,当她听到杯子清脆的碰撞声,马毛姐感到荣幸至极。
宴会后几日就是典礼的举行了,马毛姐观看完典礼后深受感触,对共产党员产生了向往。而且她认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误,帮助解放军们就是帮助国家走向胜利!到后来马毛姐接受采访时,记者问她为什么当时有那个决心帮助解放军,马毛姐道出了自己的理由:“从小我过得就是苦日子,吃不饱穿不暖。解放军来了之后,我们的生活有了变化,田地分给了我们,粮食增多了。好日子有了盼头,解放军就是我们的亲人,送他们过江作战义不容辞。”
典礼之后,毛主席又带着代表团们去看戏。马毛姐恰好坐在周总理和毛主席中间,身边坐着两位大人物,马毛姐当时的心情很欣喜又很紧张。她没想到,周总理居然知道她,周总理还向毛主席介绍:她就是你邀请来的小姑娘,就是当年那位年纪最小的渡江一等功臣。主席一听,开心得不得了,亲切地摸了摸马毛姐的头。
本来,马毛姐以为看完戏后就要打道回府,回老家了。令她惊喜的是,她被毛主席接到家里做客了。一向主张生活朴素的毛主席,为此还特意增添了两个菜来招待马毛姐。这顿饭有红烧肉还有蔬菜,马毛姐十分感动。同桌一起吃饭的还有主席的两个女儿,毛主席还一边热情地说:“快,吃肉,吃饱来!”马毛姐几乎没有吃过肉,吃过的也是肉渣,她在毛主席家里的这顿饭是当时她吃过最好吃的一顿饭。
毛主席问及她的名字和生活,马毛姐如实交代,于是就发生了文章开头取名字的场景,马毛姐从此就有了自己的名字。
图|毛主席
毛主席还说了一句话,马毛姐在日后的生活中一直牢记着这句话,谨遵毛主席的教诲。当时原本欢乐的饭桌氛围,毛主席突然严肃起来,对着马毛姐说:“你年纪这么小就是个勇敢的英雄了,不怕牺牲,这非常了不起,但希望你以后能保持谦逊,不骄不躁。”
毛主席的关怀温暖了马毛姐的心,她决心要跟着国家,跟着共产党,她坚信未来有光明。
除此之外,毛主席还给马毛姐添置了几套新衣服,他问马毛姐有没有在读书,要不要来北京上学。马毛姐受宠若惊,她连忙说道:“在的,我正在家乡那边上学。”毛主席放心了,他说:“人是要读点书的。”随后,他又给马毛姐买了一本本子。
并且毛主席在本子的扉页为马毛姐题词,写下了一句话,至今流传甚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是对马毛姐莫大的鼓励,因此回到老家后,她更加用功学习。原本一个字也不认识的她,后来学会了很多文化知识,她感恩毛主席的教诲,也感谢国家的教育。
图|马毛姐
马毛姐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衣服和本子都藏起来,珍贵的东西要好好保存起来,她这样想着。于是她把东西都放进一个箱子里,她把箱子看作为宝贝。但遗憾的是,后来她们家乡发生了洪水,那个箱子就此遗失了。马毛姐至今心里都觉得万分可惜。
1954年,对于马毛姐来说,格外特殊,因为这一年,她加入了光荣的共产党。日后的日子里,她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她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她心里想着,她要用自己的一生去奋斗,为祖国奉献。
时间如梭,马毛姐就已经要参加工作了,她被分配到了合肥的麻纺厂当了一名车间主任。工作中的马毛姐,认真负责。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马毛姐从不会因为自己得过功臣的荣誉就认为高人一等。她谦卑好学,工作中遇到困难就向前辈请教,如果有人需要她帮忙,她会热情协助。
图|小孩听马毛姐讲故事
马毛姐一直保持着党员的本色,她善良淳朴,又勤快能干。无论马毛姐在哪个厂里工作,她总是最积极的那一个,大家有什么事情,她都会热心帮忙。她总把工资评级的好机会让给别人,自己却拿着微薄的工资。她也常常雪中送炭,在寒冷的冬日里,她把自己家厚重暖和的棉衣送给了村里的困难户。
马毛姐对别人大方,对自己却很“小气”。比如,家里有丰盛的菜,她第一个时间要先给长辈吃。然后把好吃的菜留给大家,自己一口不沾,等大家吃完了,她再吃剩下的菜。
1988年,正好是渡江战役胜利50周年,八一电影厂打算以此纪念,拍摄一部影片。他们就邀请了马毛姐参与拍摄,拍摄完,他们想给马毛姐500块钱的劳务费,马毛姐感谢了一番,而后拒绝了他们。马毛姐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而且我是一名党员,要为社会做一些贡献的。”
马毛姐在岗期间做了很多不同的工作,从车间主任到副经理,从团支部书记到党支部书记,马毛姐经历了很多,但有一点贯穿马毛姐的工作之中,就是她默默奉献的那股精神从来没有变。生命的时钟在不停向前转动,就这样马毛姐迎来了退休的年纪。
退休之后,马毛姐也没有闲着,她开始了义务宣讲,大大小小算下来,一共有300多次的革命教育宣讲。
图|马毛姐
安徽省的学校,工厂,机关等地方,都有过马毛姐的身影。在学校里,面对孩子们宣讲的时候,她在结束之时总会提一句,告诉孩子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她总说:“我们要懂得感恩党,是党带给了我们幸福,为我们创造了好日子。”马毛姐身体一直不太好,很多人劝她不要那么辛苦,适当减少教育次数。但是马毛姐说:“我也没什么能做的,我就是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大家讲好革命故事。”
年华逝去,曾经明眸皓齿的小姑娘老去,马毛姐如今成为了一个老太太。回望马毛姐的一生,履历丰富,受到的荣誉颇多,她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省、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这些勋章都被她好好地保存了起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枚至高的荣誉勋章,属于马毛姐。
6月29日,“七一勋章”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授予“七一勋章”的荣誉,也是党内最高的荣誉,获奖者共29位。马毛姐的名字也列在这份光荣的名单上。
图|马毛姐获奖海报
马毛姐是第一位上台领奖的英雄,马毛姐坐着轮椅,由别人推上了讲台。台上的马毛姐,头发花白,却依旧精神抖擞。我们可以窥见岁月在这位老人身下留下的痕迹,从她的眼神里,言语里,我们依旧清晰可见,她的爱国之心。
“马毛姐,一等渡江功臣,在渡江战役中,手臂中弹,依然咬牙坚持,6次横渡长江,运送3批解放军成功登岸,是闻名全国的渡江英雄,一生淡泊名利,默默为党工作。”
这是为马毛姐写的颁奖词,几句话涵盖了马毛姐的一生。
她戴着那枚七一勋章,亦如七十多年前的那天夜晚,一样光明闪耀。英雄们都是启明星,照亮了民族,照亮了后人的路途。
马毛姐说:“这枚勋章的荣誉,并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是属于大家的,更是那些牺牲的英雄们的。”私下里,她还对女儿说:“待我百年之后,你把这枚勋章捐给渡江战役纪念馆,让更多人了解革命的故事。”
就在今年四月份,无为市的领导请马毛姐为学生们上一堂党史课。正好马毛姐也想回老家看看,她就答应了。马毛姐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家乡变化很大,春风携着曾经的记忆向马毛姐吹来,乡亲们看见马毛姐,亲切地和她打招呼。
图|马毛姐给孩子们上党史课
马毛姐给一群稚嫩的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课,马毛姐再一次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孩子们听得十分入迷,这堂课对他们来说记忆深刻。而那一天对于马毛姐来说也同样深深地刻在了心里。课上完了,马毛姐突然很想去江边看一看,她来到江边,那条大江一如当年,依旧宽广辽阔。
滔滔江水依旧流动着,展现着民族的生命力。过了这么多年,曾经的轰轰烈烈的渡江战役的痕迹在江面早已不复存在,时间会抹去江面的痕迹,却不会抹去英雄的精神。那个年仅14岁的“渡江英雄”马毛姐,永远是人民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