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公元前340---前278)战国时代楚国的政治家,诗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后代,屈氏,名平,字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楚辞”的创立者,被后人奉“楚辞之祖”“中华诗祖”。
他的主要作品有《离騒》、《九歌》、《九章》、《天问》,其中《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屈原是楚国当时杰出的政治家,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评价他:“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屈原深得楚怀王信任,先后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要职,主张变法图强,联合诸侯抗秦。贵族不满他变法触动利益,联合打压毁谤他,被流放到汉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兵攻破楚国郢都(现湖北江陵)屈原得知国破家亡,悲愤无奈,报国无门,自沉泪罗江殉国,这天适逢是农历五月初五,后演变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与屈原相关的文化
1.粽子
据传说,屈原沉江殉国的行为感动国人,人们为纪念他,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都用包好粽子到江边拜祭屈原。
端午节包粽子慢慢演变成为一种民间饮食文化,人们更乐意在家中享天伦,品尝粽香,观赏龙舟比赛。
2.划龙舟
据传说,屈原沉江殉国时,被附近渔民发现,大家争着撑船过来到他沉江处,想救起屈原,但江水涛涛,最终营救失败。这种方式后来演变为每年农历端午节划龙舟竞赛,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
1)划龙舟体现一种集体团结合作、共争向前的精神。在鼓声指挥下,统一划水,奋勇争先,岸上观众也为其欢呼加油,小孩子也在这种文化影响下得以代代传承。
2)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影响历代文人墨客。屈原成了爱国的代名词,演变为爱国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