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1992年,一位安徽农妇在街边收养了被抛弃6次的女婴,把她当成亲生女儿一样对待。第五年丈夫因器官衰竭去世后,农妇靠去街头捡破烂,独自抚养女儿考上大学。
女儿结婚后生活发达了,和丈夫花了30多万为养母修了一套豪华型的双层别墅。对于女儿如此慷慨的回报,养母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一起来回顾这一感人的故事,看看什么叫做“你养我大,我养你老”。
一、捡到弃婴。1992年的一天,家住安徽岳西县东山村的胡杏珍正要去街边买点生活用品。买完东西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发现在马路旁边的台阶上放着一个包裹。
胡杏珍蹑手蹑脚地来到了包裹跟前,原来里面正放着一个可怜的婴儿。脸蛋红扑扑的,身体看起来也很脆弱,而且还是个女婴。见胡杏珍走过来,她还哇哇大哭起来。
胡杏珍急忙弯下腰去将婴儿抱起来裹在了怀里,她向周围观望了好几圈,却不见婴儿的亲生父母在附近。又找了找孩子的包裹里面有没有什么信件?但都一无所获。
胡杏珍就抱着婴儿想走回家去,想着将孩子收养了。此时忽然围过来了很多邻居,他们表示,“这个孩子已经被人抛弃过6次了,大概孩子本身有什么疾病或者不治之症,劝胡杏珍不要趟这趟浑水”。
胡杏珍不愿意听邻居们发的这些牢骚,执意将孩子带回了家中。
但一进家门,丈夫却不乐意了,他嫌弃胡杏珍多管闲事。因为早在几年前,他们夫妻俩就曾收养过一个女婴,但两年后孩子就因病去世了。偏偏现在又抱来一个女婴。
胡杏珍不顾丈夫的百般阻拦,执意将孩子留了下来,并给她取名王冬红。
刚收养的那几天,王冬红身体还很虚弱。小手总是摸起来冷冰冰的,也根本直不起腰来。
母亲胡杏珍为了给女儿王冬红吃好喝好,将家里为数不多的小米全部省出来,研成粉末,再用开水冲成糊糊给女儿吃。几天之后,王冬红总算恢复了气色。
从那以后,胡杏珍也不再趁闲暇时光出门和邻居聊天了,没事就在家中逗王冬红玩。自从有了这个宝贝女儿,胡杏珍原本无聊的生活也平添了几分快乐。
一段时间后,胡杏珍的丈夫也接纳了这个孩子。
很快,王冬红也已经4岁了,胡杏珍就在村东头的那家学校给孩子报了名。
王冬红上学的时候,学校要求家长能够接送,胡杏珍索性放弃了工作,一天三次,照常接送王冬红。
胡杏珍还和丈夫花了很多钱,给王冬红买了一些课外读物,把王冬红当成亲生女儿一样对待。
村里人都说“王冬红的到来是对夫妻俩的馈赠,将来也可以为他们养老”。但很快,一场悲剧就发生了。
1996年,王冬红才刚刚5岁。为了给她更好的生活,她的养父就和邻居一起开着一辆小货车去县城拉货。结果在当天晚上,邻居哭丧着脸回来说,“王冬红的养父在半路上出了车祸,正在医院抢救”。
胡杏珍急忙赶来医院看丈夫,可惜丈夫的病情实在太重。已经做了好几场手术,依然落下了瘫痪的毛病。
最后也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开了一些药,办了出院手续,然后就和妻子胡杏珍回到了家中。
从那以后家里的顶梁柱彻底倒了,还多了一个需要照顾的病人。
有人曾说“可以让王冬红辍学”,胡杏珍死活不愿意,于是她只能独自撑起一个家。胡杏珍除过种家里的几亩地外,没事的时候就跟着同村的几个妇女去外面打工。
在她的辛劳付出下,这个家的生活才总算可以维持。
但很快,悲剧再次发生了。
原本就瘫痪的丈夫终究没能挺过去,在发生车祸的一年半后,因器官衰竭彻底离开了人世,留下胡杏珍和王冬红母女俩相依为命。
从这时起,母女俩最为艰难的一段日子开始了。
二、靠捡破烂养大女儿,供她考上大学。随着王冬红进入小学,日常开销也变得大了起来。胡杏珍光靠去外面打零工,已经变得入不敷出了。
很快,她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去街上捡破烂,然后拿到废品回收站去卖”。
每天晚上8点多,胡杏珍在照顾着王冬红吃过晚饭后,就拿着一个大麻袋去街上捡破烂。什么瓶瓶罐罐,还有纸箱,都会捡回来。到了晚上10点多,星星都密密麻麻的时候,才拖着沉重的袋子回家。
家中只有三间房,母女两人几乎都占用了,没有空房间用来放废品。胡杏珍就将院子腾出来,在角落里将废品堆起来。但到了夏天就会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因此胡杏珍每隔三天就得去废品回收站卖一次破烂。
如此辛苦的日子,让这位妇女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
好在懂事的王冬红将母亲的劳累看在眼里。到了周末放假的时候,她会跟着母亲一起去街头捡废品。还经常安慰母亲,“让她不要太操劳,否则拖垮了身体就不好了”。
在胡杏珍日复一日的努力下,王冬红终于上到了初中。
上了初中后的王冬红,学习上更加发愤图强。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有时候参加竞赛还能拿回来一张张奖状。
母亲看到了,总算露出了幸福的笑。叮嘱女儿一定要再接再厉,将来有了出息,她也可以松一口气了。
当年中考结束的时候,王冬红不负众望,考上了县城的重点高中。
可就在快要进入高中读书时,王冬红和母亲却再也拿不出学费了。
当时王冬红本想就此放弃高中的学业,回家帮母亲操持家务,但胡杏珍坚决不同意女儿的做法。从那以后胡杏珍捡起废品来更加卖力了,想着一定要在女儿上高中前攒下一笔学费。
懂事的王冬红也悄悄瞒着母亲,在一家餐馆当起了服务员。
有一次,王冬红在餐馆洗盘子时,正好遇到了初中老师前来用餐。老师见到王冬红的举动后,很快猜到了她可能是缺钱了。立马从口袋里拿出一点钱塞给了王冬红。又联系了他在公益组织的一些同学,帮忙把王冬红和她母亲遇到困难的消息放出去。
很快,胡杏珍和王冬红母女俩就得到了一位好心人的资助,高中三年的学费总算是有了着落。
进入高中后,王冬红的愿望是考一所好大学,将来也好回报母亲。
为此她在学习上没有丝毫懈怠,白天认认真真做习题,晚上回到宿舍后,趁着熄灯,还要再看半个小时的书。
三年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王冬红最终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
等录取通知书下来后,她急忙拿过去给母亲看。那一刻,胡杏珍哭得稀里哗啦。又带着女儿去丈夫的坟前,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丈夫,让他也可以放宽心。
三、女儿结婚后生活发达了,和丈夫花30万为母亲修双层别墅。王冬红要上大学的前几天,母亲胡杏珍提前为她缝制了几双棉鞋,怕她到了冬天冻脚。
开学那天,胡杏珍亲自送王冬红坐上了去大学的车。对女儿千叮咛万嘱咐,“到了大学后就没人照顾她了,一定要自己管好自己”。
进入大学后,王冬红依然省吃俭用。去食堂打饭从来不选贵菜,偶尔吃一顿荤的还是在周末。但每当母亲打电话过来,她就骗母亲说吃的都是最好的菜。
为了尽可能地减轻母亲身上的负担,王冬红不上课的时候就会去外面做兼职,比如发传单,还有去餐馆当服务员等。
有时候她学习刻苦,还能得到一部分奖学金贴补生活。
大学4年间,她很少向母亲开口。可即便如此,母亲还是定期都会打给她一笔钱。
大学4年的时光很快就度过了,王冬红也顺利从大学毕业,在一家公司当上了导游。
这份工作对于王冬红来说非常满足,每天的日常便是带着一群游客前往全国各地。欣赏着各地的美景,工资还非常客观。
每次工资发下来,王冬红都不忘寄给母亲一笔钱。让她买一身好点的衣服,多吃点肉补充营养。
在导游干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王冬红有了心上人。很快,两人结了婚。
从此王冬红到了婆家生活,母亲胡杏珍的生活变得无依无靠了,那时候王冬红就在想,“到底该如何补偿母亲”?
王冬红也明白,“母亲需要的是陪伴”。于是她和丈夫商量好,将母亲接来家中照顾。
王冬红和丈夫住在城里的楼房里,可是让母亲搬过来后,住惯了农村的她又有点不适应。
王冬红最终下定决心,“要花30万为母亲修一幢别墅”。
很快,王冬红和丈夫凑够了钱,开始修别墅。为了让母亲住得舒心,她还让母亲自己来设计图纸,一家人最终决定,“修两层最为合适”。
没多久,工人就买来了各种建筑材料准备修建。
但这个时候却遇到了一个问题。
因为王冬红选的那块地前面正好有别人家的一处茶园,建筑材料刚好运不过来。为此王冬红只好买下了那处茶园,又修好了一条可以运送材料的公路。不过这也让王冬红多花出了一笔钱。
一切准备就绪后,房子开始修建。王冬红专门守在工地上盯着工人。胡杏珍则在王冬红的楼房里度日。但胡杏珍实在闲不住,每当有空闲时光,她就来工地上给工人们做饭送水。
时间一天天过去,经过两年的努力,一套双层豪华别墅终于修建完成了。
王冬红又特意找来装修工装修了一番,又买了各式各样的家具,等打扫干净了,房子也就可以入住了。
一楼的空间是最为丰富的,里面有厨房,卫生间,客厅,还有卧室,胡杏珍便住在了1楼。
至于二楼,暂时先空着。不过王冬红依然在每个房间都买了床,每到逢年过节,王冬红和丈夫就会来别墅陪伴胡杏珍,并且住在2楼。
村里的老太太都说“胡杏珍真的太有福气了,当年她收养王冬红,从来也没想过图任何回报,没想到现在孩子比亲生的还亲”。
住在那样的别墅里,胡杏珍既欢欣,又自豪。
都说感情是相互的,父母对子女好,子女也一定会对父母孝顺。当初胡杏珍靠捡破烂独自抚养王冬红长大。现如今胡杏珍七老八十干不动了,女儿回报给她了一幢别墅。
而且王冬红还向胡杏珍保证,“如果有了头疼脑热就立马告诉她,她会带着母亲去医院治疗,绝不让母亲的病情耽误”。
她也知道母亲老了,可能活不了几天了,早点尽孝才能不让自己留下遗憾。
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胡杏珍果真没有白养这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