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德国作为发起二战的罪魁祸首,在战后受到美国高压管制。
不仅境内驻扎着大批美国军队,就连经济、政治、文化也被美国深度渗透,说是半殖民地也不过分。
可很多人却认为,这两个国家如果不是美国的压制,他们很有可能成长为不逊色于美国的超级大国,真的是如此吗?
日德为何被美国所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与日本曾是最有潜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两个国家。
日本极盛时期,版图一度囊括中国最富庶的东部地区、东南亚和整个太平洋。
而纳粹德国则几乎统一了整个欧洲大陆,实力之强一度连美国也稍逊三分。
可为什么到了最后,世界霸权会落到美国手上呢?
这一切还得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当时欧洲诸国元气大伤,美国偏居海外远离战火,不但经济发展一日千里,还成了欧陆最大的债权国。
这一枝独秀的局面,不由得让美国人产生下一任世界霸主非我莫属的错觉。
当时意气风发的美国总统威尔逊,高举民族自决大旗,在巴黎和会指点江山,企图构建一套全新的世界秩序,结果遭到英法两国联合打脸,铩羽而归。
威尔逊而英法之所以能击退美国,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有着庞大的殖民地体系在背后支撑。
吃一堑长一智,自此以后美国人意识到,要搞死这两个旧时代的拦路虎,就必须肢解他们的殖民地体系。
于是美国就开始有意识地,扶持两个出头鸟,充当这一角色。
这两个出头鸟,就是日本跟德国。
德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在战后遭受的待遇可谓惨不忍睹。
不仅失去了13% 的领土、10% 的人口、15% 的耕地以及 75% 铁矿石储量,还要背负上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 军队也被《凡尔赛条约》锁死在了十万人以下。
魏玛卖国政府为了支付列强的战争赔偿,疯狂开动印钞机掠夺民脂民膏,以至于通货膨胀,创下了至今无法超越的世界纪录。
这种情况下,如无意外德国未来肯定是要万劫不复的。
就在这时,美国人伸出了友谊的大手,给他们送来了道威斯计划。
这个道威斯计划,大家基本可以将它视作马歇尔计划的0.5版,设立之初的最大目的,就是帮助德国恢复国力的。
美国人当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们之所以如此古道热肠,就是看中了在《凡尔赛条约》的压迫下,德国民众对英法的不满。
只要德国再次崛起,首当其冲要倒霉的就是英法两国。
1929年美国发生了大萧条,暂时无力对德国实行援助。
高度依赖美国投资的德国经济,顿时陷入困顿,大量工厂倒闭,工人失业。
失去的生计的底层民众日益不满,最终于1933年选出极端民族主义者希特勒执掌德国。
同年,希特勒推行军国主义新政,当时希特勒新政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启动资金。
恰好当年罗斯福上位,美国止住大萧条危机以来的颓势,华尔街资本再次大量输入德国,以至于纳粹德国在短短数年间,完成了扩军备战 。
之后希特勒一路横扫欧洲所向披靡,不仅占领了法国本土,还把英国一度逼到了亡国的边缘。
希特勒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了换取美国的援助,不得不以白菜价,出卖在美洲大陆苦心经营数百年的军事基地。
虽然英国捡回了一条小命,但他在战后元气大伤,再也无力镇压各殖民地此起彼伏的独立运动。
失去殖民地的英国,被彻底打回原形,只能沦为美国的小弟。
丘吉尔至于点炮手德国,则在战后被美苏英法四国瓜分,在事实上沦为了美国的半殖民地。
美国深知德国人的潜力,在战后对德国的控制极严。
美国可以允许法国瞪鼻子上脸,但绝不会允许德国脱离控制。
在东方,美国人也是如法炮制。
大萧条之后日本受到冲击,经济状况相比德国半斤八两。
为了转移内部矛盾,日本选择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美国对此的态度,则是明面中立暗地支持。
日本是个资源贫乏的岛国,自身根本无法产出足够的物资供给战争机器。
而英法在中国都有势力范围,自然不希望日本打破在中国的均势,所以日本早期的物资来源地,就只有美国一个可选项。
美国为了怂恿日本发动战争,也是不遗余力地供给,就连帝国大厦的电梯都被拆了下来,给日本人炼成枪炮。
从1937年到1941年,日本人每一颗射入中国人胸膛的子弹,都有美国人的一份功劳啊!
1940年的时候,眼瞅着日本的扩张已经到达极限,美国人果断来了一招釜底抽薪,对日本实行禁运。
这时候摆在日本面前的选择有两个:第一是吐出所有侵占中国的土地投子认输;第二是攻击英法的东南亚殖民地,获取新的资源继续这场战争。
结果日本人选择了第二条路,帮美国把英法在东方的殖民地体系,清洗得一干二净。
战后日本无条件投降,原本该由中美英苏共同占领的日本,也因种种原因变成了美国一家独占。
可以说,日德这两个国家是美国建立世界霸权最大的功臣。
而美国也深知,这两个大功臣的恐怖潜力。
战争结束前,按罗斯福的规划,应该对这两个国家进行工业阉割,把他们彻底打回农业时代,让他们再也不能兴风作浪。
罗斯福可战后两极对峙的局势,最终迫使杜鲁门政府,不得不放弃罗斯福时期的既定方略,放宽了对他们的限制。
可这一放宽,就给美国留下了无穷祸患。
战后,对美国霸权威胁最大的国家有四个:除了过去的苏联和今天的中国之外,剩下的两个就是日本跟德国了。
企图翻天的日本先说日本。日本在二战结束后,百业萧条民不聊生,底层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甚一日,左翼思潮此起彼伏。
驻日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害怕再这么下去,日本就会有赤化的风险。
麦克阿瑟为了平息底层怨愤,麦克阿瑟实行了一项意义重大的举措:土地改革。
这次土地改革,虽然最初的目的是奔着反共去的,但却在无意间为日本的再次腾飞,点燃了第一根燃料棒。
近代以来东亚各国但凡崛起,无不是事先经历过了土地改革。
究其原因,是因为土地改革实现了社会财富再分配。
以前佃农常年处于生死线上,生产剩余为零甚至是负数,这样的群体根本不具备任何消费能力。而掌握了大部分财富的少数地主,由于人口基数太少,无论怎么消费都是有限的。
没有一个庞大的农民消费群体,工业启动初期生产出来的产品,又该由谁来消化呢?
所以土地改革,确实是工业腾飞的基础呀!
不久之后,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了后勤方便,给日本下了100亿美元的大额订单,又给日本的经济机器注入了第二根燃料棒。
既有启动资金又有消费市场,再加上战前日本积累下来的工业底子,日本工业再次腾飞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可美国没想到的是,日本这次飞得有点高啊!
六十年代,日本的工业品开始美国市场攻城掠地。
七十年代,日本的汽车机械半导体打得美国产业节节败退。
八十年代,日本跟韩国和东南亚搞雁阵战略图谋不轨,经济规模一度达到美国的三分之二,以至于石原慎太郎之流,也敢叫嚣日本可以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了。
石原慎太郎事实上,如果不是美国对日本的政治军事有着极高的控制能力,换作是战败前的那个日本来执行雁阵战略,真的有可能颠覆美国的世界霸权。
美国现在统治世界的核心逻辑,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全球化战略。
二战前,世界上大部分工业产能,都集中在美国本土。
可随着产业链分工日益细化,所需产业人口日益庞大,以美国的工业人口也渐渐有些吃力了。
所以六十年代后,美国就开始有意识地往日本转移部分产业链。
然后就一步步演变成,今天这个全球分工的格局。
如此一来,美国不需承接所有产业链,只需要控制金融和一些上游高科技产业,就能扼世界经济之龙头,然后利用这种优势不劳而获,从别国的劳动所得中抽取超额利益肆意挥霍。
日本的那个雁阵战略,本质上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全球化战略。
日本是雁头,负责金融和高科技;韩国是雁颈,承包部分高科技产业;四小龙是雁身,吸纳中端产业链和少数高科技;至于东南亚就是雁尾,只能承包一些附加值低的低端产业链。
如果搞成了,日本就可以利用高科技和日元,从这些国家狠狠地吸血自肥。
不说称霸世界吧!但雄霸东方是不成问题的。
日元之所以能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就是当年那次小全球化打下的根基。
可日本毕竟是个瘸腿巨人,美国一张自杀式广场协议摆在面前,他就不得不签。
一场东南亚金融大猎杀,就把雁阵拆得七零八落。
美国财政部长一个电话,就吓得日本不敢救援,眼睁睁看着小弟们被索罗斯绞杀。
这就是没有独立主权的后果呀!
索罗斯德国的潜在威胁比日本人更不省心的是德国人。
德国的工业底子相比日本,不是强了一星半点。
二战后得到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很快就实现了满血复活。
不仅如此,他们还跟宿敌法国实现了和解,组建了欧盟的前身,欧洲煤钢共同体。
随后又有像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这样的西欧国家,加入煤钢共同体组成了欧共体。
到了苏联解体后,欧共体吸纳了苏联的东欧加盟国之后,更是摇身一变成了今天的欧盟!
而这一切最大的得利者,就是德国人。
德国人自从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就已经学会了韬光养晦。
虽然有着不输于日本的家底,但是人家却从来都不会叫嚣。
也正是因为这份低调隐忍,让日本人在70、80年代帮他挡了二十年的枪。
等美国回头发现德国的威胁时,已经是尾大难调了。
利用这二十年的战略窗口,德国人一直在有条不紊推动欧洲一体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资本、人口的自由流通。
这种资本人口的自由流通一旦形成,就必然会导致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说白了吧,就是欧洲其他国家的工业,会被德国吸到身上。
某种意义上来说,德国就是一个小号的中国。
德国是把欧洲的工业和人口往自己身上吸,中国这个发达国家粉碎机,则是把美国的全球产业链,往自己身上吸。
等美国发现问题不对的时候,一切都已经为时已晚,欧元已经出现,欧盟已经成立,欧洲再也回不去过去那个样子。
这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诉求,只有一个统一的欧洲,才能为它创造更多的价值。
美国可以发动南联盟战争打击欧元,美国可以引爆希腊债务危机重创欧洲,美国也可以通过俄乌战争收割欧洲。
然后呢?欧盟散了吗?欧元垮了吗?
没有,只要打不死敌人,你就永远都不算赢。
美国这样杀招频出,欧盟跟欧元居然还能撑到今天,生命力可见一斑啊。
现在看起来欧洲,尤其是德国,都是朔尔茨和冯德莱恩这些卖国政客在当权。
欧洲就是美国的傀儡,任由美国欺负无能为力。
冯德莱恩是的,以固态静止的眼光来看,确实是这样的。
可我们如果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却是另外一副模样了。
欧洲不是这些卖国贼的欧洲,他是资本的欧洲,资本必然会选出符合自己利益的代言人。
现在之所以没选出来,是美国靠着几十年经营积累下来的庞大势力,在强行压制默克尔这些本土利益派。
可问题是美国能压一辈子吗?
不可以!
只要美国霸权衰落,欧洲大陆本土力量必然反扑,而卖国贼们离开了主子的庇护,是毫无战斗力的。
在笔者看来,统领欧盟的德国是一个比美国更具威胁性的存在。
美国冢中枯骨而已!他的未来一眼就能看到头。
可德国却是潜龙在渊啊!当年德国为什么能统一?是资本主义发展后,德意志关税同盟迫切需要整合为一个整体的内在驱动,在驱使俾斯麦等人去实行这一诉求。
现在欧盟各国,不就是一个放大版的关税同盟吗?
欧盟距离建立大一统国家,只差一个俾斯麦而已!
只要美国霸权松动,这种俾斯麦式的人物立马就会跳出来。
俾斯麦笔者实在不敢想象,一个统一的欧洲究竟有大的能量。
更不敢想象他们跟俄罗斯联手之后,究竟有多恐怖。
相比之下,笔者突然觉得,美国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的。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这不就是伪命题吗!那个大国不是在各种打压,拉扯,牵制中突出重围才成为大国的!
不可能,土地,人口是硬伤。
[点赞][点赞]
日本自古以来都被中国打败无法超级大国,纳粹德国还真有可能成为超级大国只要征服非洲就是超级大国只是他只想统一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