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时期,皇权天授,是神圣的,汉献帝想斗争夺回皇权,但是不敢以天子的名义拼命,在有一些支持汉的势力的情况下,个别方面做的怂了,导致了斗争失败,也因把希望寄托到别人身上。参考后面的曹髦,曹髦敢拼命,但是身边没有大魏支持者,曹髦却血溅七步,让司马家永远背上了千古弑君恶名。但是从此历史上也再没人信天子是天命之子,天子失去了神圣性。观念改成了兵强马壮手段狠,夷灭对手三族可登大宝。
刘协太年轻,开局就是被董卓硬换上来的,早期的皇家权术教育完全是缺失的,后期一直都是被架空状态,身边能信任的缺乏才能,有才能的又没法信任,这种状态单靠自身小聪明跟曹操这种老狐狸斗,基本没什么机会。刘协本身是董卓废帝后扶上来的傀儡,董卓后碰到的又是李榷郭汜这俩悍将。
我们后世视角看,曹操本身有足够远见,不会随意废帝,但是带入刘协视角看,自己这个皇帝真的搞不好就会被曹操废掉或者杀掉,没底气很正常。刘协之前没有被灵帝带着身边,也没有所谓的太傅、太师之类的人教导,但凡能跟在灵帝身边两三年,结果可能又是另一回事,灵帝虽然荒唐,可是他在位期间皇权可是被他紧紧抓在手里的。
刘协东逃的时候,一开始是给吕布发了求救信的。但当时吕布被曹操拦住,过不去。曹操其实是没有得到诏书救驾的,但曹操主动前去把天子迎了过来。不得不说,运气,实力都站在曹操这一边。后续刘协最多也只能像曹髦一样,用自己的血来污染曹家,但推翻曹操已经是不可能的,甚至曹操还不会让刘协死,刘协想学曹髦都学不来。
汉献帝最缺少的是血性,实际上汉献帝的局面比曹髦好的多,至少在官渡之战之前汉献帝还是有机会的。当然汉献帝的结局,也算不上太坏。无论曹操这个岳父还是曹丕这个大舅哥,都不会把事做绝,曹操是因为过分自信加上对汉室仅有的情分,曹丕是因为要脸。而且无论是曹操还是曹丕,汉献帝本身不会影响他们的法统。
刘协在最后还是差了那一点勇气,他从小到大的经历,被董卓李郭欺辱,可能会给他造成不小的心理阴影,间接导致他在面对曹操一系列对皇权底线的攻击,中一次又一次退让,一次又一次把消灭曹操的望寄托在他人身上。直到最后曹丕继魏王后,曹家走狗都敢直接冲进来向刘协索要玉玺。刘协没有维护好一个大汉天子最后的尊严,这一点上曹髦做的要比刘协好无数倍,面对司马昭的步步紧逼,他用自己的生命暂缓司马氏夺权的步伐,用自己冰冷的尸体和鲜血,诅咒了司马氏和他们来路不正的王朝。
从周开始,就有“君权天授,代天牧民”的思想,所以无论什么人对待天子,就是装还是要有最最基本的道义的,毕竟天子代表的就是道义一方,天子的称号本身就有一定的实力象征。就说董卓一开始他对刘协也是这么做的,只是后来藏不住了,这真的就是司马昭开创了一个时代,当时曹髦被当街杀了,那震撼程度绝对不亚于现在三体人出现,不要用当代人的眼光去看古代人,都是有时代的局限性的。就是我们现在看2000年前觉当时的人思想很落后,甚至不可思议,再过两千年后的后代看我们的思想也是很落后很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