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见习记者刘文琴报道:7月6日,备受科幻界瞩目的2023“雨果奖”入围名单正式揭晓。其中,南昌90后科幻作家鲁般凭借作品《白色悬崖》入围最佳短篇小说奖,获得广泛关注。
作为一位“出道”仅三年的科幻作家,鲁般近年来一直持续优质创作,出版了长篇科幻小说《未来症》、中篇科幻小说《忒弥斯》《新贵》等,并连续两年获得了中国科幻银河奖。今年4月,鲁般还登上了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如今更是凭借《白色悬崖》入围科幻文学界的最高奖项之一“雨果奖”,可谓是风头正劲。
7月13日,大江网记者采访了这位青年作家,听他聊聊自己的创作历程及作品。
话作品:科幻是站在未来的角度看现在
据了解,《白色悬崖》是一篇围绕临终关怀和虚拟现实展开的短篇小说,刊登在2022年5月的《科幻世界》杂志上。小说只有两个角色,一位是被病痛长久折磨、接受治疗的父亲,另一位是不得不面对父亲垂死事实的女儿。
作者以精细的工笔和浪漫绮丽的想象,塑造了一种名为“DTC”的意识阻断疗法,这种疗法能够为患者设定激活意识的环境参数,催眠患者,让其在一个DTC环境中与现实家人建立联系,从而减少患者临终的痛苦,并平静地接受死亡。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不能算是一部典型的科幻作品”,鲁般坦言,《白色悬崖》里没有高精尖的技术,也没有对过于遥远未来的畅想,它更多是从现有的技术出发,衍生出一个更为理想化的系统,服务于人们对临终关怀的需求——正如小说中所描述的,“将离开这件事温习一遍又一遍,将从来简短的遗言和告别拉长,才能迎来眼前这样的平静。”
回忆起创作这篇小说的灵感来源,鲁般表示,很大一部分原因和自己的亲身经历有关。鲁般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从小在医院的家属院长大,使得他见证了比同龄人更多生死。创作这篇小说的时候,鲁般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不到三十岁的年纪经历了三位至亲的死亡,而童年时父亲的离世几乎是小说主角的原型。
除了《白色悬崖》,鲁般的其他作品也多是思考时代已经显现的社会问题,沿着从现在到未来的轨道,看到整个问题的发生发展和收束。“这也是我认为科幻小说最有魅力的一点,你可以站在未来去看现在的问题。”
例如,他在2020年出版的处女作《未来症》就是以24世纪中叶为时代背景,通过女心理医生弗洛莉的视角,讲述了三个独立却又彼此联系的未来故事。作品分别选取了“思维控制”、“长生不死”和“贫富差距”这三个科幻命题,绘声绘色地描述未来某些技术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在2021年第32届中国科幻银河奖颁奖典礼上,《未来症》得到“用少有的细腻笔触和艺术力度,描写科技入侵下的众生百态”的评价,鲁般也凭借此作获得“最佳新人奖”。
鲁般在作品后记中表示,自己不是个传统的科幻作家,即使想要试图写一些硬的科幻作品也无能为力,但也许正因为他文科生的身份所带来的思辨力、洞察力和那一份温度,才能让他写出如此精彩的未来世界。
的确,与大多数科幻作家不同,鲁般在高中时学习的是文科,2013年从江西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后,他先后在南昌的一家网络媒体和一家国企工作。
鲁般对记者介绍,自己开始写作完全是个意外。“当时在看过我很爱的一部科幻电影《超体》后对结局不太满意,就自己尝试展开想象写了一个故事,发给朋友看,朋友觉得我完全可以去写小说,还建议我投稿,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将作品投递给了科幻世界杂志,没想到一投即中,还获得了出版长篇的机会,也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未来症》。”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1月22日,融幻影业宣布对《未来症》展开全版权开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有机会在荧幕上看见这部代表作品。
聊自己:阅读是自己一直会做的事
鲁般出生于1992年,是江西人。生活中的鲁般,除了写作,还爱养猫,是个十足的猫奴;他爱看书,钟情于毛姆、三岛由纪夫、村上春树等作家,一直用《沉思录》里的名言“永远记住:你的心灵是不可征服的”来勉励自己。
鲁般表示,自己从小学就开始看《科幻世界》《青年文摘》等杂志;到中学时,阅读的范围更广了些,看了大量的社科、哲学类书籍。即使是参加工作以后,他也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
在他给自己列的人生清单上,想读的书籍有663本,而目前已经完成了近600本。“我是一个需要不断从书籍中获取营养的人,我认为真正有价值的知识还是在书里。读的书越多,会越觉得自己无知。”
很多读者在看完鲁般的作品时,都会感叹书中细节描写的逼真,这其实与鲁般近乎“工匠精神”的写作习惯分不开。鲁般回忆起自己刚写《未来症》时,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日本,但他当时根本没去过日本。为了描写一个主角在酒吧的场景,他特地去看了一部日剧,找了一个酒吧的镜头,一帧一帧截图出来,照着那个环境去写每一个细节。
在写第三个故事时,因为剧情的需要,鲁般描绘了大量奢华精美的场景。为了还原书中角色的衣服,他买来五本《时尚芭莎》的杂志认真翻完,保证自己描写的服装和饰品都是完全可靠、真实存在的。“我对细节有着‘必须看到’的苛刻。”
不过,作为科幻文学领域的一名“新人”,鲁般难免还会受到外界的质疑,他坦言自己还需努力。“我能深刻地感觉到自己和那些大家的差距。比如我特别欣赏三岛由纪夫的一点就是,他能将人物情绪描写得特别透彻。一个人哭,你要怎么写,才能让读它的人也跟着难过?这个功力是要很强的,也是我认为自己还很欠缺的方面。”
谈入围:希望中国科幻能被世界看见
谈到入围本届“雨果奖”评选,鲁般表示,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科幻能够被更多海外的读者看见了。
据了解,作为科幻文学界的顶级奖项之一,“雨果奖”一直是全球科幻迷心中神圣的殿堂,被誉为“科幻文学界的诺贝尔奖”。能够入围“雨果奖”的作品或个人,即可视为得到了全球科幻迷的最高肯定。
今年10月,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即将在成都举办,“雨果奖”也将在本次大会上公布最终结果,这将是“雨果奖”首次在中国进行评选和颁奖。
“因为语言交流的壁垒,很多外国读者看中国的科幻小说其实是很有难度的。成都承办此次世界科幻大会,也给外国读者一个机会了解更多中国科幻。”
今年5月,鲁般受邀前往意大利参加都灵国际书展,有一件事令他印象特别深刻。一位书迷对他说,自己是意大利人,英语不是特别好,因此很艰难地看完了他的作品《Upstart》(《新贵》的英文版),但真的觉得写的很好,“我不知道中国人可以写出这样的科幻。”那一刻,鲁般深深觉得,中国科幻需要被看见,也值得被看见。
而对于他本人而言,也很骄傲自己作为江西人,能为南昌的文化传播出一份力。
鲁般告诉记者,自己在南昌工作、生活了十余年,定居南昌,喜欢南昌,因为这里有他熟悉的一切——包括一江两岸的地理格局以及亲切的饮食文化,他希望作为新晋网红城市的南昌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
“近两年我有个很感触的事情,就是大家知道我是南昌人之后,就会很自然想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八个字,他们能够想象出南昌可以诞生文豪、书法家、画家,他们只是说不出名字而已。身为南昌的作家我很自豪,南昌也确实需要更多的文人去印证这样的文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