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豆芽妈妈。
俗话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家里有个老人帮衬小家庭,尤其是宝宝出生后,有人帮着看娃、带娃,年轻人可以义无反顾的投身职场,说起来都是件幸事。
邻居乐乐妈妈这几年着急上班,想减轻点家庭负担,无奈大宝刚上一年级,小宝还没入园,都是正在需要耗费人精力的时候。
双方的老人都走不开,帮不上她的忙,她就盼望着小宝赶紧入托,自己能分出身来。
她就十分羡慕我们这些有老人帮忙看娃的家庭,可以后顾无忧的上班,不必24小时都围着孩子转,下班有热乎饭吃,节假日还能偶尔睡睡懒觉,自己也会轻松很多。
其实,这一切的“羡慕”都建立在老人会带娃、真心实意带娃的基础上,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糊弄式带娃。
“假带娃”的奶奶逐渐增多,辛苦带娃却遭埋怨并不是所有的奶奶都愿意为了带孙子,而牺牲掉自己的时候,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这就造成老人带娃圈中有一直常见现象:假性带娃,看起来好像在带娃,但好像又没有在带。
这并不矛盾,举个例子。
同事欣欣最近心情有点不太好,一问才知道,原来婆婆在家没看好孩子,小宝喝瓶装奶的时候,不小心摔倒,被吸管戳烂了口腔,当晚就起了个半拇指大的包,看起来非常心疼人。
我们都安慰她,孩子好动活泼,不小心磕了摔了,都是很正常的事,多观察、只要没有大碍就行。
欣欣说,自己在家就没敢太表现出情绪来,就怕婆婆看见不愿意。
对于婆婆的带娃方式,欣欣真是十分不认同,她在家里买了一大堆零食,散落在茶几上,随便让孩子吃,就为了自己好玩、不耽误刷某音、拍小视频。
她经常在家里的监控视频里看到,婆婆又是涂又是抹,戴上丝巾装扮的美美的,忙着拍视频,和老姐妹聊天,而孩子就在一旁玩,有时候孩子都爬出了厚垫子,她也不管,照例在那自娱自乐。
有好几次,欣欣都好言好语的提意见,让她不要给孩子买那么多零食,没事的时候陪孩子玩会儿。
婆婆说,不搞那些她就会犯困,说着就表演起自己睡着的样子。
欣欣也真是无奈,打电话给在外地上班的老公,老公也只会“和稀泥”,让欣欣多体谅些。
毕竟自己的妈妈年轻的时候一直在南方打工,干的都是“体面活”,现在为了尽心尽责,毫无怨言的帮他们带孩子,他们应该多包容才对。
欣欣的例子不是个案,很多上班族白天在班上工作,晚上回家照顾孩子,经常娃生病、喝奶、起夜等等,宝妈一晚上睡不了个囫囵觉。
对于奶奶带娃,很大程度上,她们估计认为是“在帮儿媳妇带孩子”,所以并不是那般心甘情愿:
有的爱好打麻将,把孩子带到乌烟瘴气的麻将室,让娃在一旁随便玩,自己兴致勃勃的搓起了麻将;
有的喜欢窝在家里看电视,一天都不带出门带孩子下楼一趟,在家里也是和孩子零交流,导致孩子语言发育迟缓,见人认生;
有的倒是喜欢出去玩,跳广场舞、和老姐妹聊天,但是对孩子却疏于照看,经常一转头功夫看不见孩子跑哪里,再满世界的找,吓到人一身冷汗。
几种“假性带娃”方式,你家有吗?不少宝妈吐槽:现在“假带娃”的奶奶真是逐渐增多,有些奶奶表面上看在带娃,实际上只是做做样子,对孩子的照顾实在是不负责任。
① 过分“谨小慎微”型
不允许孩子在安全的范围内做一些探索式的活动,是很多老人带娃的常见现象。往往孩子刚想伸手去干某事,就赶紧被喝斥住。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变得畏首畏尾、循规蹈矩。
② 过分“宠溺娇惯”型
因为隔代养育,家里的爷爷奶奶都会对孙辈特别宠爱,一般都会无条件的满足其要求,也不管合理不合理。
因为缺乏边界感,孩子被捧在手心、含在嘴里,理所当然觉得一切都是自己该得的,缺乏感恩心、变得刁蛮任性、自私自利。
这个社会是讲究团队合作、分工配合的,情商和社交能力都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决定其将来是否可以在各种场合如鱼得水、得到贵人相助,借力打力。
③ 过分“放任自流”型
对孩子过分放任自流、不上心,其实是照看者不负责任的表现,不仅对孩子外在的安全有隐患,而且对孩子的身心成长也是十分不利的。
而且受一些老旧思想、过往经验的影响,很多老人认为“散养”带娃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大人下地干活,忙自己的事,孩子们在一旁撒欢玩,互不影响。
时代不同,很多思想和观念需要更新,养育方式也在不断迭代,两代人需要不断磨合、沟通,在带娃的事宜上,找到正确事宜的方式,握手和解。
年轻妈妈指责婆婆的同时,不要忘了反思自己婆媳矛盾一直是中国现存社会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而一切矛盾的核心基本上也是围绕着孩子而来的。
有句话说得好,老人帮忙带娃不是义务,是情分。
老年人一辈子勤勤恳恳,把自己的儿女养大成人,已经非常辛苦,如果她们还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爱好,来成全年轻人,主动承担起抚养照料下一代的责任。
作为年轻人,首先要常怀感恩之心的,不要多加指责,这只会加深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误会,让老人带娃更加畏首畏尾;
其次,育儿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尤其现在提倡的科学育儿、科学喂养,老年人资讯不及时,需要年轻人主动宣导,带着老人一起参加讲座、活动、多读书,让老人意识到更先进的教养方式;
最后,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而且是不可逆的,究竟到底,孩子是我们自己的,无论是家里是否有人帮忙带娃,自己是否特别繁忙,也请抽出一定的时间陪伴孩子,是高质量的陪伴,放下手机、全心全意,和孩子建立正确的链接,陪孩子快乐成长。
你家存在这种“假带娃”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