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奇女子潘素:从青楼女子到享誉国际,用一手烂牌打出精彩人生

青易谈历史 2023-02-10 16:14:04

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起起落落当中度过的,但是每个人在面对人生起伏的时候,做出的反应却不尽相同。

正因如此,每个人的人生才会如此的不同,作为明国时期的传奇女性,潘素的人生可谓是跌宕起伏。她出身名门,但却被卖入青楼,之后虽然得遇良人,却没有过上富足的生活。

她的一生有着不堪的过往,却也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潘素的人生极其复杂,但她本人却十分简单,在人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够从容面对泰然处之。

或许正是凭借这份单纯的智慧,才让她从人生的低谷重新回到原本属于她的高度。那么,潘素是何须人也?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悲惨的童年

1915年潘素出生于苏州,她是清朝名臣潘世恩的后人,但民国时期的潘家早已物是人非。潘素的父亲潘智合是个纨绔子弟,只会坐吃山空,潘素的母亲一直在维持着家庭的运转。

因此,潘素小时候看到的全是母亲为家操劳的身影,这样的场景给潘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她明白了虽然身处于男尊女卑的时代,但女性同样可以倔强而有尊严地活着。

为了将潘素培养成大家闺秀,潘素的母亲不仅为她找来老师教她读书绘画,还请来一位乐师专门教潘素弹琵琶,年仅十岁的潘素便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而且弹奏琵琶的技艺更是日益精湛。

潘素十三岁这一年,家中迎来了一个重大的变故,这一年她的母亲因病去世。

潘素不仅失去了最疼爱她的母亲,因为父亲根本没有持家的能力,她也失去了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潘家自此陷入到混乱当中。

母亲尸骨未寒之际,父亲便迎娶王氏作为妻子,就这样潘素便与继母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之下。与大多数继母一样,王氏对自己的继女百般苛待,潘素则只能默默忍受着一切。

为了将潘素赶出家门,王氏甚至以“弹琵琶可以赚钱”为由,不停地怂恿潘智合将潘素卖掉。

身为纨绔子弟的潘智合从来不关心潘素,在王氏的安排之下,潘素被卖到了上海著名的青楼--天香阁。

一夜之间,潘素从一个大家闺秀沦落成为了一名风尘女子,幸运的是她与其他来到这里的女子不同。

被卖到青楼的潘素并非是因为家境贫寒,仅仅只是迫于无奈,这也让潘素在尚未长大成人之时,便已经对人性有了极深刻的认识。

上海距离苏州并不遥远,但潘素却清醒地知道,自己永远也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中了。曾经的家里有疼爱她的母亲,母亲去世后,那个家已经与自己毫无瓜葛了。

虽然父亲仍然健在,但在她看来,母亲死后世上就再无亲人。来到天香阁,潘素首先要考虑的便是如何活下去,他平静地拿起了琵琶,当着众人的面弹奏了一曲。

对于新加入的女子青楼里的人并不急于让她们立刻上岗,而是对她们百般呵护,让她们对这里产生归属感,之后这样无依无靠的女子便只能任由他们摆布。

但当听完潘素弹奏的一曲后,他们才知道眼前的这个小女孩绝非寻常女子,对于这样惊诧的目光潘素则始终面无表情,似乎看穿了所有的人心一般。

青楼中的生活

由于年纪尚小,潘素在天香阁只负责陪酒,偶尔遇到有雅兴的客人也会为他们弹奏一曲。听过潘素弹琵琶的人,都对她赞不绝口,很快潘素的名气便传遍了十里洋场。

随着年龄的增长,潘素的容貌也长得越发地端庄优雅,出身名门的她始终带着一股独特的气质,这让她在充满浓妆艳抹的青楼当中显得极为特殊。

以至于当时的人们给潘素起了一个雅号潘妃,以此来彰显她的不同。不久潘妃的名气引来了上海名流们的关注,这些名流为了一睹潘妃的风采不惜一掷千金。

在这些人当中,一位名叫臧卓的中将对潘素一见倾心,发誓要将其娶回家中。臧卓的出现让潘素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然而在臧卓看来,娶她回家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他对潘素的承诺也无非是想让后者钟情于自己,这是一个很自私的承诺,也就在这时真正改变潘素一生的人出现了,他就是身为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

一次公干时张伯驹来到了上海,在朋友的推荐之下他来到了天香阁,并有幸见识到了潘素的风采。

领教过潘妃弹奏的琵琶,张伯驹写下了一幅对联: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

看到这幅对联潘素对张伯驹心生好感,再加上臧卓始终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她便接受了张伯驹。消息传到臧卓的耳中,这位将领怒不可遏,立刻派人调查究竟是谁敢与自己争夺潘妃。

得知对方是张镇芳之子、袁世凯的表侄,臧卓顿时没了脾气,但不甘心认输的他还是绑架了潘素,并且软禁在了一品香酒店。

得知这一个消息,从不在意人际交往的张伯驹很伤心,托好朋友孙耀东帮忙解救。

在孙耀东的帮助下,张伯驹最终成功地救出了潘素,之后二人又在孙耀东的帮助下回到了天津。经过这一番患难,张伯驹与潘素变得更加密不可分了。

此时的潘素年仅二十岁,张伯驹却已经三十七岁了,如果换做是普通人,一个男人娶到比自己年轻十七岁的妻子,自然会对妻子倍加宠爱。

然而,张伯驹始终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虽然年龄到了37岁,但其心智并不怎么成熟,反而是年龄较小的潘素给予他更多的理解与包容。

强大的内心

两人来到天津,张伯驹对潘素坦言自己已有两位妻子,对于张伯驹的坦白潘素并没有感到惊讶。在她看来,以张伯驹的年龄和身份,如果只有自己一位夫人反而不正常了。

所以张伯驹说完话之后,潘素只淡淡地答道“知道了”,之后便做起了家务。

看到潘素的反应,张伯驹立刻被她的城府与心胸折服,用他自己话说就是:“从前只爱美女和名画,现在只心系潘妃一人。”

张伯驹之后的举动也十分对得起潘素对自己的包容,很快他便与两位妻子离婚,之后与潘素结婚,并且从此之后再也没有招惹过其她女人。

或许正是这种表里如一的单纯,让潘素在后来的日子里心甘情愿地为张伯驹默默地付出。

为了避免家族中的琐事,张伯驹从不带潘素出席家族中的聚会,甚至连张镇芳也没有见过潘素。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对潘素的一种保护,从中也不难看出张伯驹对自己夫人的呵护与关怀。

随着彼此了解的加深,对绘画颇有研究的张伯驹发现潘素除了琵琶弹得极好之外,绘画的功底也十分了得。

得益于母亲在自己幼年时的培养,潘素在绘画方面同样有着过人的天分,张伯驹凭借自己的关系,请来了朱德箐、陶心如等人教潘素作画。

在这些名家的栽培之下,潘素在绘画方面的天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画作也逐渐得到了广泛认可。

为了帮助潘素提高绘画技巧,张伯驹经常陪她游历名山大川,在饱览美景的同时也让她的技艺有了进一步的精进。

37岁这一年,潘素有幸能够与张大千一同作画,之后又与张大千有过两次合作。张大千则称赞潘素:“神韵高古,直逼唐人,非五代以后所能望其项背……”足见其技艺之精湛。

建国之后,潘素的画作更是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认可,其所作的山水画《临吴历雪山图》被送给了英国首相,在我国文化代表团访问东京时,她的另一幅临摹作品《游春图》又被赠与了日本天皇。

从昔日的青楼女子到后来的知名画家,潘素这一路走来虽然坎坷但也十分励志,而她之所以能够完成华丽的转身,其坚韧的性格是其成功的关键。

潘素的这一性格,在之后的人生中依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虽然自己比张伯驹年纪小,但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的潘素反而比张伯驹更加成熟。

张伯驹酷爱书画,手里的钱全都拿去收藏名画,对此潘素毫无怨言,甚至在丈夫手头拮据时变卖自己的首饰,好为张伯驹凑齐购画的钱。

张伯驹时常对人讲:“她嫁我之前,首饰颇多。嫁我之后,也从未花过我一厘一毫,倒是我像她养的小儿,处处破费”,从张伯驹的这段话中便能够感受到潘素的那一份大气与包容。

在1957年那段特殊时期,张伯驹被划为右派,身为妻子的潘素同样受到了牵连。

那段时间里,潘素依旧没有丝毫的怨言,每天只是陪伴在张伯驹的身旁,两个人相互鼓励期待着情况好转的那一天。

或许在潘素看来,这样的光景比起自己之前的经历根本不值一提,只要自己的内心足够强大,一切困难都可以忍耐过去。

随着事情的过去,二人的生活又重新回归正常,潘素也得以重新回归画坛继续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依靠强大的内心,潘素又一次倔强地陪伴着丈夫,度过了那段黑暗的时光,人生晚年也得以善终。1992年4月16日,潘素因病去世,享年77岁……

民国时期,各种各样的奇女子有很多,但能像潘素这样一位“把一手烂牌打好”的女子却不常见,而这一切都源于她自身的品质与性格。

对于这样一位女子,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0 阅读:21

青易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