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7年3月,全面进攻解放区意图未得逞的蒋介石,开始集中优势兵力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
由于国民党军吸收了以往被分割歼灭的教训,开始以兵力集中的方式向前推进,因此华野迟迟未能找到好的歼敌机会。
5月上旬,华野司令员陈毅和副司令员粟裕果断调整作战部署,假意后撤主力以诱敌深入。
国民党军果然中计,在蒋介石的命令下,包括74师在内的多支部队开始急速向前推进。
陈毅粟裕二人在充分分析战场情报后,当即决定对威胁最大的74师进行围歼,一张围绕着孟良崮的“大网”悄然展开。
大战一触即发,战场的局势千变万化。必须要啃下74师这块硬骨头,否则就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华野究竟是如何全歼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首的第74师?孟良崮战役又惨烈到何种程度,竟让当地百姓战后3年都不敢上山呢?
战火重燃形势急,分割歼敌觅战机孟良崮位于山东临沂境内,因抗辽名将孟良曾在此练兵而得名,自古便是极为险要的用兵之地。
尽管如此,孟良崮并不是个十分著名的地方。直到孟良崮战役发生后,这个地方才逐渐被人们所熟知。
而受到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当地的百姓。很多人整整三年都不敢靠近孟良崮,因为一上山便会闻到一股浓烈的血腥味,风中也回荡着当时战场上惨烈的厮杀声。
孟良崮一战,直接把山头都给炸矮了一大截,原本植被茂盛的山林也变得光秃一片。
根据战后统计,国民党军起码有三万多人把性命交在了这里,而解放军也付出了上万人的伤亡。
如此惨烈的战斗在解放战争初期实为罕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重温这段历史,看看孟良崮战役的始末。
1946年,蒋介石悍然撕毁“双十协定”,再度让国家陷入战火之中。
解放战争由此拉开了序幕。当时国民党军号称有400万军队,而共产党只有100万,且武器装备全面落后,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在蒋介石和顾祝同的一手策划下,国民党开始向着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战火随即蔓延到了山东。
山东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所以蒋介石在此布下重兵,并派出了“五大主力”中的三支进入山东作战。
敌人来势汹汹,大有快速占领山东全境的架势。
尽管华野在人数上有着绝对劣势,但在陈毅和粟裕的英明指挥下,华野始终和敌人保持着对峙的态势,没有让对方占到太多便宜。
为了应对强大的敌人,粟裕创造性提出了“佯以诱敌,分而歼之”的战略构想。
国民党军队大多心高气傲,不把装备落后的解放军放在眼里,往往会因为“抢功”而采取一些冒进的举动。
此举正中粟裕下怀,他依据战场局势冷静分析,多次制定并执行了对敌人的歼灭计划,狠狠挫了挫敌人嚣张的气焰。
接连的损失让蒋介石颜面尽失,他连夜召集高级军官开会,很快便拿出了一套应对的策略——“密集靠拢,缓缓推进”。
不得不说国民党军队这招很有效果,在敌人如此谨慎的情况下,华野很难再轻易找到歼敌的机会。
在敌人的蚕食下,鲁南解放区很快便陷落敌手,鲁中山区的形势也岌岌可危。
本来凭借强大的策应和执行能力,华野取得了不俗的战果。但随着敌人进攻方式的改变,华野越来越难取得战果,陈毅粟裕二人也难免有些“上火”。
后方的毛主席一直都密切关注山东地区的态势。他写信鼓舞陈粟二人,让他们务必要保持耐心充满信心,等待敌人出现破绽进而给其致命一击。
于是乎,原本战力上的比拼变成了耐心的比拼。
国民党军队一直寻求同解放军进行正面决战,但解放军偏要避其锋芒,让国民党军队多少有些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意味。
耐心比拼获全胜,74师送上门事实证明,在比拼耐心这方面,国民党永远都不是对手。无论是蒋介石还是其手下将领,都有着急于求成的想法,结果很快他们便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所幸陈粟二人并未等待多久,张灵甫率领的74师很快就忍不住冒出了头。
作为“国军五大主力部队”之首,74师可谓是精锐中的精锐,全师上下配备的都是最新的美式装备。
正因如此,张灵甫才觉得有了强硬的资本,从而率部孤军深入,企图一举击溃解放军主力。
张灵甫的冒进让陈粟二人眼前一亮,他们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必须尽力把送到嘴边的“肥肉”给吃下去。
想要把国民党最精锐的74师吃掉,华野无疑要顶着巨大的风险,所要付出的代价也不可估量。
但正所谓“擒贼先擒王”,一旦把74师拿下,整个山东地区的局势将豁然开朗。
说干就干,陈粟二人很快便向华野第一、第四、第八、第九纵队下达了作战命令,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奔赴指定作战地点。
一张针对74师的大网正缓缓张开,而张灵甫也没有让人失望,很快74师就进入了华野的包围圈。
1947年5月13日晚,华野已经基本完成了对74师的三面合围,接下来就看74师如何进行应对。
其实当时摆在74师师长张灵甫面前的路有很多,以74师的强悍,完全可以从任何一面进行突围,然后与友军部队会合。
如果他这么做的话,负责完成合围的华野部队反而会陷入险境。
可他偏不这么做,既不朝汤恩伯所在的方向进行突破,也不执行命令与黄百韬会合。
在张灵甫看来,华野绝对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将74师击溃,所以他决定固守待援。
一旦华野久攻未下,将会立刻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到时候他再来个“中心开花”,便可以配合其它部队反过来将华野各纵队包围歼灭。
张灵甫的举动十分冒险,并且实实在在把74师当成了诱饵。他拥有绝对的自信,随即便率领74师在孟良崮的山头驻扎下来,丝毫没有要突围的意思。
事实证明,张灵甫低估了华野各大纵队的战斗力,也低估了陈粟二人的决心,他的命运也随之被改写。
为了拿下74师,陈毅和粟裕可谓是下了血本。他们将华野全部兵力都投入到了战斗中,就是要将74师给彻底留在孟良崮。
当作战任务下达后,所有将领的脸上都写满了沉重。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硬仗,更是一场足以改变整个华东地区战局的关键战役。
敌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为了打赢这一仗,连粟裕都冒险把指挥部迁到了离前线不远的千人洞。
一战歼敌3万人,华野将士显威风5月13日夜,孟良崮战役正式打响,早已对74师完成包围的华野一、四、六、八、九纵队对敌军发动了猛烈进攻。
敌人显然没有料到战斗会这么快就打响,只能仓皇迎战,因此华野前期取得了不俗的战果。
但随着孟良崮战役正式打响,国民党军各部都开始往74师的方向靠拢,张灵甫也开始指挥手下固守待援。
按照张灵甫的想法,只要他在孟良崮拖住华野的主力,外围的友军就能反过来完成对华野各纵队的包围。
就算战局没有按照他的预料发展,他也有能力从没有包围的后方从容撤退。
可陈毅和粟裕怎么会给他这个机会,14日晚上,六纵的王必成便率领部队疾速奔袭到了74师的后方,至此74师将再无退路。
此时张灵甫有些慌了,但他依然相信能坚守到友军的支援到来。
随着战局的展开,整个战场被不断压缩。国民党军方面出动了10个整编师,企图彻底歼灭华野主力。
为了避免落入敌人的反包围,在中央军委的授意下,陈粟二人命令部队向敌人发动总攻,务必要在敌人完成合围之前全歼74师。
15日下午,在外围负责阻援部队的支持下,负责进攻的各纵队从四面八方向74师发起了最后的冲击。
用陈毅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哪怕是拼掉两个纵队,也要啃下74师这块硬骨头。”
凭借着地形优势,74师在孟良崮拼死顽抗,华野每拿下一个阵地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激战至16日凌晨,74师的主阵地近乎全失,整个山头都被华野将士的身影所占据。
本以为74师已经被全歼了,可是清点人数的时候发现和其编制相差甚远。随即各纵队在山上展开了严密的搜索,终于全歼了74师及一个整编旅团,并击毙了74师师长张灵甫。
而在负责阻援任务部队的阻击下,从各个方向赶来支援的国民党军队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当他们得知74师已经不复存在后,只能灰溜溜的向后撤去。
至此,孟良崮战役以华野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孟良崮战役不仅消灭了国民党军“王牌中的王牌”,也一举逆转了华东地区的战略态势。
最重要的一点是,全歼74师给予了国民党军队以毁灭性的打击。从此他们再也不敢嚣张,只能落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毫不夸张的说,孟良崮战役之后,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已成定局。
这是一场伟大的胜利,华野全体将士创造了歼敌3万余人的辉煌战果,但华野也为此付出了上万人的伤亡。
由于这场战斗过于惨烈,以至于附近的百姓在战后整整三年的时间里都不敢上山。
一旦走上孟良崮的山头,他们的眼前便会浮现出冲天的硝烟,耳边更是喊杀声不断,泥土中浓厚的血腥味也久久不能散去。
不过如今的孟良崮早已摆脱了战争所带来的创伤。其上的孟良崮战役遗址默默诉说着曾经的硝烟与战火,每一朵鲜花、每一株草木也在风中传颂着华野战士们的故事。
看完了孟良崮战役的始末,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参考资料:
“意义极大”的孟良崮战役. 李雪东.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9-07-15.
孟良崮战役在解放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及意义 .2023-12-19 .云南党史网.
孟良崮战役,一个伟大的胜利 .杜汶纹.中国军网.2021-06-03.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