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外销紫砂研究史回顾与反思

考古研史赏人物 2024-02-17 08:40:31

一、宜兴紫砂外销的背景

一般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宜兴紫砂壶大致始烧时间是明代中期,但宜兴以紫泥为胎的罐、壶等煮水器的始烧年代或许更早。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为减轻广大民众疾苦,巩固统治,洪武二十四年(1391),“太祖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一照各处,采芽以进”,此后“一瀹便啜,遂开千古茗饮之宗”,瀹饮法逐步取代唐宋饮法,并成为主要的饮茶方式。明代茶文化的变革,一方面促使饮茶由贵族化、文人化走向大众化,另一方面又促进了茶具的改革,继而带动了宜兴紫砂的崛起。

宜兴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加之景德镇匠人“以业之者多,不足成其名,弃之而来(宜兴)”所带来的技术,促使宜兴窑异军突起,逐渐形成以“紫砂陶”和“均陶”为鲜明特色的制陶工艺系列,实现了“宜兴窑”的成功转型。明清时期,宜兴紫砂闻名各地、备受追捧,这在宫廷和盛行功夫茶的东南沿海地区尤为明显,以致后来出现了“至名手所作……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的局面。

在中国古代陶瓷外销的大背景下,宜兴紫砂也在明末开始走向外销,东北亚、东南亚、欧洲等地的博物馆均可以发现外销紫砂的背影。近年来,随着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海域沉船陆续发现,其中也有不少宜兴紫砂,年代从明末一直到清朝晚期,这为全面研究宜兴紫砂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本文将简单梳理外销紫砂的研究情况,并以国外博物馆馆藏、海域沉船中发现的宜兴紫砂为依据,结合国内外专家的研究成果,探讨外销紫砂研究的相关问题。

二、外销紫砂研究史回顾

基于历史文献,结合考古发现,内销紫砂的研究相对来说是比较全面的,各类专著、论文层出不穷,同时也先后多次召开过紫砂专题研讨会,进一步加深了学术界对紫砂的认识。但目前对外销紫砂的研究大多是简单的、零碎的介绍,系统的、深入的专门研究还比较匮乏。回顾国内外对外销紫砂的研究状况,分列如下。

1以外销紫砂为媒介的海外贸易及文化交流

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宜兴紫砂对海外各国窑业的影响。“几乎所有欧洲的重要博物馆陶瓷收藏中都有宜兴紫砂,有时并不是因为是其器物本身的精美典雅,而是因为其在启迪欧洲瓷器发明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种重要角色不仅体现在对欧洲窑业的影响上,而且在促进日本窑业的发展中,宜兴紫砂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陆续有学者从这个角度研究外销紫砂。

1995 年,贺盘发简要介绍了欧美、日本传世紫砂器,并分析了紫砂对德国、英国、西班牙、日本等国陶瓷业的影响。在《宜兴紫砂和欧洲》一文中,柯玫瑰(Ross Kerr)着重讨论了东西方的精细红土,并论述宜兴紫砂影响了欧洲窑业的发展,同时指出英国窑工通过探索,创造了符合本土特色的形制和装饰。黎淑仪以沉船资料为依据,阐述了紫砂壶近销东南亚、远销欧洲的情况及在推动欧洲窑业发展中的作用。台湾著名陶瓷专家黄健亮也在多篇文章中论述了紫砂器在启迪欧洲陶瓷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王林仙结合历史记载及清单记载,简要回顾了明清时期紫砂的外销史。

而法国著名陶瓷专家帕特里斯・万福莱(PatriceVal)在《销往欧洲宜兴茶壶》一书中,从外销到欧洲的宜兴茶壶着手,探讨了其在欧洲的贸易方式、外销路线、历史时期的不同称谓、特点及分类,同时列举了欧洲王室及私人收藏家收藏的紫砂壶,叙述了宜兴陶瓷对西方窑业的影响及由此带来的各种仿制品,并收录了300余张在欧洲、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地区发现的宜兴茶壶的珍贵图片,这是欧洲专门研究紫砂的开山之作,为学术界研究输欧紫砂奠定了基础。在2015 年紫砂专题研讨会上,施云乔浅析了17—19 世纪欧洲人钟情紫砂壶的原因,阐述了欧洲不同时期紫砂的不同称谓,并探讨了“紫砂”的中英文名称,概述了紫砂在欧洲的收藏及欧洲仿造紫砂壶的情况。

二是茶文化与外销紫砂的关系。宜兴紫砂进入欧洲市场主要是“各国的东印度公司把大量茶叶运往欧洲促成的”。此外,日本的煎茶道与宜兴紫砂外销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不少学者从茶文化与茶壶的关系上进行研究,如《东瀛遗朱——培集轩珍藏输日宜兴壶》一书中,收录了明末至民国初期出口至日本的中国茶壶,图文结合,着重分析了各时期外销茶壶的特点,论述了日本煎茶道对紫砂壶的影响,而茶壶本身的造型、尺寸也从侧面反映了日本独特的茶道精神。

相似研究的还有高振宇的《宜兴紫砂茶陶在日本的传播之缘起——从隐元禅师爱用之壶说起》,文中他从隐元禅师所爱用的2件紫砂壶出发,阐述了中国禅学、茶文化给日本带来的影响并指出日本煎茶道的流行,又促进了宜兴茶壶的出口。黄巍锋、李昭慧在《日本江户时代的输日宜兴窑紫砂茶壶》一文中,结合日本当时的饮茶习俗,还原宜兴紫砂外销日本的历史,介绍了输日紫砂的四个品种,从器形、色彩、装饰三个方面探究了紫砂的艺术特征及其对近代日本陶业的影响。同样,施茜也从茶文化与茶壶的角度,介绍了宜兴紫砂在欧洲的历程及其在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影响欧洲窑业发展的。

2海域沉船中的紫砂

随着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近年来不少学者研究沉船中发现的紫砂,主要有宋伯胤、林业强和黄健亮等人。宋伯胤在《沉埋海底二百年的紫砂壶》一文中,重点介绍了捷达麦森号(Geldermalson)沉船中发现的8 件宜兴紫砂壶,分析了它们的造型、器形、款识等方面的工艺特征。林业强在2007 年国际紫砂研讨会中,从年代、沉没地点、国籍、航程等方面介绍了发现于中国、东南亚、南非水域的8 艘沉船,指出出水宜兴紫砂器分为船员自用品、船员私货、船上载运外销货物三大类,并分析了沉船紫砂壶的器形演变规律,这为紫砂壶的断代提供了依据。

在《南海沉船中的茶事讯息》一文中,黄健亮以清代三艘海洋沉船(即捷达麦森号、泰兴号、迪沙如号)为基点,分析了不同沉船中出水紫砂的特点(存在精粗差异),指出这是外销目的地群体心理需求和实用需求差异导致的结果,从而折射出东南沿海地区的移民文化面相,从另一方面也透露了即使在现实的生活压力下,中国移民也从未忽略根深蒂固的饮茶习惯。此外,刘明倩、埃娃・施特勒伯、黎淑仪、熊微、黄巍锋等人也简单介绍过明清时期载有紫砂的沉船,这些都为我们研究出水紫砂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3海外博物馆馆藏、私人收藏紫砂的介绍

刘明倩在《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藏明清紫砂器》一文中介绍了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藏的120 件宜兴紫砂,着重介绍了孟臣贴花壶,并结合历史文献,说明了贴花装饰对17 世纪欧洲陶工仿制紫砂器装饰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18 世纪紫砂装饰的变化,并采用模塑、贴花和堆花三者结合的工艺。谢瑞华介绍了旧金山艺术博物馆、加利福尼亚州私家珍藏及西雅图艺术馆所藏外销宜兴紫砂的情况。埃娃・施特勒伯(Eva Strober)介绍了强人奥古斯都收藏的宜兴瓷和德化瓷,指出它们为欧洲窑工提供了灵感和模型,在欧洲瓷器历史的开始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欧洲的宜兴紫砂器》则介绍了德国安东・乌尔里希公爵博物馆、法沃利特宫博物馆、东亚艺术博物馆、日耳曼民族博物馆、汉堡艺术与工艺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格罗宁根博物馆、普林塞霍夫博物馆、阿纳姆博物馆,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应用美术馆等13 家博物馆的紫砂馆藏及德累斯顿强人奥古斯都收藏紫砂,重点阐述了外销紫砂在欧洲的泥色、造型、装饰,且具有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并启发了欧洲窑工,叙述了欧洲各国仿制紫砂的历史,同时也点出了宜兴紫砂与欧洲饮茶礼仪的关系。

霍吉淑(Jessica Harrison-Hall)则重点介绍了大英博物馆1876 年以来宜兴紫砂的馆藏情况。此外,施云乔还列举了丹麦王室、丹麦和挪威国王弗雷德里克三世、德国奥古斯都二世、英国艾勒斯福德伯爵、英国佛兰克家族、法国格兰德迪尔、法国托马斯・多伯雷、法国万福莱等紫砂收藏的情况。

4对外销紫砂工艺特征等方面的专门论述

最早对此进行研究的当是日本著名实业家兼收藏家奥玄宝,他于19 世纪70 年代著《茗壶图录》一书,以自己和朋友收藏的32 件带款识的茶壶为基础,从源流、式样、形状、流銴、泥色、品汇、小大、理趣、款识、真赝、别种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茗壶的尺寸、命名缘由、款识、形制、制作年代及工匠,这为研究明清时期输日紫砂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黄健亮在《17、18世纪外销欧洲紫砂壶的风格与特征》一文中简述了宜兴陶器输入欧洲的原因,将外销欧洲的紫砂壶分为纯粹中国本土风格的紫砂壶和迎合欧洲装饰品味的紫砂两类风格,指出这是受宜兴传统紫砂壶形制、中国青花瓷装饰及欧洲装饰三个元素的影响,并详细介绍了紫砂壶在器型、泥料、工艺、装饰、款识等方面的工艺特征。

熊微、黄巍锋结合物质文化研究各方面,论述了紫砂外销欧洲的年代及不同时期的称谓,并分析了输欧紫砂壶的结构、材料、色彩、装饰等方面的特征,提出了紫砂壶的输入受到贸易全球化的影响。同时,英国著名陶瓷专家柯玫瑰(Ross Kerr)介绍了丹麦、瑞典、英国等国博物院收藏的一些纪年紫砂器,并简要分析了它们的特征。2016 年,潘奕宇、刘恋探讨了销往泰国的“抛光壶”,分析了泰国进口紫砂壶的原因,并粗略指出远销泰国紫砂的造型、装饰及特征。当然,对外销紫砂壶的特征研究,不少学者在文章中都会部分论及,这些都有利于了解不同区域外销紫砂的不同特征。

三、总结及反思

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对外销紫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外贸易、文化交流、馆藏紫砂及风格特征等方面。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交流互动、紫砂专题研讨会的召开,都在不同程度上加速了学术界对外销紫砂的认识,外销紫砂研究成果也越来越显著。当然,由于语言的限制、资料的匮乏,外销紫砂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外销紫砂的专门研究还不是很多,很多学者大多侧重于从文化交流或者海外贸易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一些专题研究还没有突破瓶颈,比如外销紫砂的断代、辨伪问题。

(2)由于区域、资料的限制,还未能从整体上把握外销紫砂,目前大部分学者的研究主要以不同的外销区域为中心,而未真正实现外销紫砂的整体研究。

(3)明清时期,东南亚是宜兴紫砂不可忽视的一个外销市场,但关于东南亚外销紫砂的专题研究还不是很多,虽部分专著、文中均有所涉及,但大多都是简单、零碎的介绍,作者认为这都可以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本文由孙莉、蔡鸿博 摘编自 无锡市博物院 编著《无锡文博论丛》(第2辑)之 《明清外销紫砂研究史回顾与反思》 。内容略有删节、调整。

0 阅读:81

考古研史赏人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