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黄带子、红带子、紫带子分别代表什么身份?
◑ 清朝皇族分类
清代的皇族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即宗室和觉罗。这种划分主要是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而进行的,亲缘关系近的被称为宗室,而亲缘关系较远的则被称为觉罗。既然亲疏关系是根据血缘确定的,那么必然存在一个明确的界线。
在清代的文献中,对于宗室和觉罗的划分范围描述得并不是很清楚,容易引起误解。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对于熟悉清代历史的读者来说,可能听说过“六祖”这个词。当皇太极改元称帝后,效仿中原王朝的做法,追尊祖先,将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爱新觉罗·孟特穆追尊为肇祖原皇帝,将努尔哈赤的曾祖父福满追尊为兴祖直皇帝,将祖父觉昌安追尊为景祖翼皇帝,将父亲塔克世追尊为显祖宣皇帝。
所谓的“六祖”指的是努尔哈赤的六个祖父,即福满的六个儿子。在这六个祖父中,觉昌安才是努尔哈赤的亲生祖父。觉昌安共有五个儿子,第四个儿子叫做塔什(也叫塔克世),塔什也有五个儿子,他们就是努尔哈赤、舒尔哈齐、穆尔哈齐、雅尔哈齐和巴雅喇。
以上是爱新觉罗氏家族先祖的基本情况。后来在划分宗室和觉罗时,制定了一个标准:塔什一支兄弟及其后代被归为宗室,其他人则属于觉罗。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塔什的兄弟,即努尔哈赤的伯叔及其子孙也被算作宗室。然而,我们只需要记住一点:努尔哈赤的亲兄弟及其子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室。
◑ 带子颜色不同,身份也不一样
既然皇族被分出了宗室和觉罗两个群体,那么自然要通过服色来加以区分。宗室地位高于觉罗,可以佩戴“黄带子”,以彰显皇族的威仪;而觉罗则只能佩戴“红带子”。所谓的“带子”指的是腰带,只要看到腰带的颜色,就能一眼区分出是宗室还是觉罗。
黄带子和红带子不仅是政治地位的象征,其他待遇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别。以科举为例,只要是黄带子,哪怕是一般的闲散宗室,都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因为清代的科举制特别设立了一个“宗室科目”,主要是为了照顾那些落魄的闲散宗室。这个科目并不难,基本上只要参加考试,就能被录取,而觉罗则没有这个待遇。
在经济方面,宗室和觉罗之间也有很大的差距。在无爵无职的情况下,宗室领到的俸米钱粮要比觉罗多出一倍,也就是说宗室无论混得多差,温饱都不是问题。觉罗的处境则艰难得多,仅凭朝廷发放的微薄俸银,很难维持生计。
或许很多读者对于紫带子这一概念并不太了解。根据规定,如果宗室成员犯有重大过错,就会受到“开除宗籍”的处罚。开除宗籍有两层含义,一种是罪过不是特别大但情节较为恶劣,这种情况下,宗室的身份会被降为觉罗,黄带子就变成了红带子。
另一种情况是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比如威胁到皇权,那么处分就会更加严重,连觉罗的身份都保不住,一般会被开除宗籍,废为庶人。像雍正朝的几个兄弟,在受到清算后,就被革除宗籍沦为庶民。
同样,觉罗犯了重大过失也会被降级,红带子会变成“紫带子”,或者也会废为庶人。
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受到处罚的宗室成员,在后世的皇帝看在祖宗的面子上,也会开恩准予恢复宗籍。但是这些因过而被恢复宗籍的宗室成员,在编写谱系时只能列入玉牒,依然只能佩戴红带子,与真正的宗室加以区别。
红带子宗室的地位比较特殊,所以官方文书中称呼他们为“红带子某某”。读者在接触这些文献时要留意,这些人并不是指觉罗,而是在被开除宗籍后又恢复宗籍的人,但并不享受宗室待遇。
实际上,红带子宗室的地位比觉罗还要低,只比一般的旗人略高。他们被赋予红带子,主要是为了防止旗人选秀女时,将他们的女儿选进去造成同姓婚姻。
清代有不少这种红带子宗室,比如清初时期的莽古尔泰、德格类、费扬古等,后来的皇子皇孙也有。他们的后代恢复了宗籍,被称为红带子宗室。
与红带子宗室类似,恢复觉罗身份的只能系紫带子,这部分人的处境更加糟糕,他们的地位甚至不如一般的旗人。
不管是黄带子、红带子还是紫带子,都是身份的一种体现。异姓贵族无论是王还是公、侯,在没有经允许的情况下,都不得擅自佩戴这三种颜色的带子,有违者将受到处罚。
偶尔,异姓贵族也可以获得皇帝的特许,赐予黄带、红带或紫带。例如乾隆朝的大红人和珅就被乾隆赐予黄带子。然而,这样的案例并不多,大多数情况下,异姓贵族能被赐予紫带子,已经是为人臣者的巅峰了。
电视剧的蓝带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