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体系到底会不会来?

曹多 2024-04-14 11:16:31
作为全网最正能量的财经博主,今天给大家聊一点正能量的问题。 社会经济福利体系这个东西还有多远? 我的想法很简单,社会福利体系可能会来。 只是说这个社会福利体系,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样。 1 在聊社会福利体系的时候,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对未来的消费迷茫吗? 答案要分情况来讨论。 大家会发现,往往体制内的朋友,他们的消费还是比较敢的。 为什么? 因为他们对未来的收入有一个确定性的规划。 比如说他们的工资大概率不会跌的。 即使跌了,也只会是一点点,他们是有退休金的,所以他们不需要攒太多钱,他们退休后,每个月还会有个几千块钱,在有医保的情况下,这几千块足够他们生活了,所以他们有钱就敢花,除了给孩子买房之外,他们没有什么存款的需要。 体制外的人,他们往往是不敢消费的。 举个例子,我有一个长辈,百万年薪,按照百万年薪缴纳社保,已经缴了二三十年了,按理说他就应该是社保上限顶格缴纳的人群了,但是他今年退休的时候,去领社保,每个月只有五千多块钱。 大家要知道他是在上海,而且他的退休待遇是按照顶格领取的,所以他完全理解不了那些退休金过万的人群到底是什么情况。 但像他这种在体制外能按照顶格交社保的其实是非常少的,但即使是他这个级别,退休金也不算高。 那么那些不能按照顶格交社保的,甚至没有交社保的人群,他们的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呢? 大家要知道一个事情,城乡间的退休金的差距已经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举个例子,就是一个城市公务员的退休待遇可能是每个月四五千,而一个农村老人退休的待遇可能每个月只有100多块钱。 那我问你个问题,是这些老人敢消费呢,还是这些公务员敢消费呢? 答案一定是体制外的人完全不敢消费。 因为对他来说,他需要有足够的钱去度过未来的二三十年。 将来未死的二三十年,他需要攒钱才能度过这个阶段,但是对体制内来说他们还有充足的现金流。 而在过去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体制外老人其实没有那么惨,为什么呢? 因为还存在一个转移支付的问题。 这个转移支付不是说国家给他转移支付,而是孩子对老人的转移支付。 前些年因为经济快速发展,城乡之间的距离被打破,大家一定听说过那种农村孩子通过学习、高考改变命运的故事。 而当这代人,特别是七零后、八零后这一代,他们通过城市化,通过中国经济黄金发展的阶段,他们获取了大量的收益和利润,对他们来说,即使父母是体制外的,他们也有足够的钱去赡养他们的父母。 为什么说过去我们社会福利一般,但是我们社会生活看上去还可以? 实际就在于那些通过经济黄金时代发展起来的中年人通过自己赚的财富,去养他们的父母,所以才形成这种情况。 2 问题在于现在的人进入社会之后,他们还有七零后八零后那种机会吗? 答案很明显,没有。 大家要知道,当七零后和八零后进入社会的时候,他们赶上的是90年、00年、10年这种中国经济黄金发展时期,他们进入社会的时候,他们的工资已经远超于他们父母了。 他们可以有足够的钱去照顾父母,但是你看现在年轻人进入社会,他们挣的钱能超过父母吗? 大概是超过不了的。 之前一个年轻人只要肯干,他能养活一家,但现在年轻人再怎么肯干,他连自己都养活不了,你又如何去指望他去养活父母呢? 而当这些人连自己都养活不了的话,那么他们的父母将来退休的时候又要面临什么问题呢? 如果不能通过孩子的转移支付来赡养的话,那么留给父母的,就只能是通过他们已有的储蓄去养活自己。 我身边有太多这样的老人,攒了有100万,但是他老年过得很不幸福,为什么? 因为他的100万就是坐吃山空,只有出钱,没有进钱。 过去利率高的时候还能产生一定的现金流,但现在利率下降了,现金流产生的也少了,他就非常忧虑明天这个钱该怎么办。 他有100多万在手里,原则上他就算一年花几万块,他也能花三四十年,而他大概率是活不到三十四年的。 但是对老人来说,他一分都不敢花,说白了,人死了钱还有,这不可怕。 可怕的是钱没了,人还没有死,这才是最可怕的。 3 这个时候就需要国家出手去构建一个基础社会福利体系。 但这个福利制度,肯定不是发钱,而是类似欧美那样发食物这样的。 要的就是保障一件事: 我不会让你饿死。 虽然钱少,但我可以发给你物资,你老了之后,你可以每天去这里领点面粉,领点儿吃的喝的这样的,这是一些基本的社会福利,去保障农村的老人继续活下去。 至于看病什么的社会福利,可以期待,但不能报太大希望。 因为真没钱了。 但这,可能并不是大家所期待的社会福利。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曹多鱼
0 阅读:8

曹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