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别出心裁的“衍名”艺术,让人在感受幽默中如沐春风

正梧说历史 2023-02-24 05:35:01

在别人的名字上“做文章”,这是人民领袖毛主席联系群众的一种常用方法。毛主席深知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因此,为了制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他对于第一次见面的人,一般总喜欢将对方的名字衍绎一番,即“衍名”。

所谓“衍名”,就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向,将别人或自己的名字拿来,加以解释、推衍、想象、发挥,以创造出某种积极的表达效果。毛主席运用“衍名”艺术娴熟自如,灵活多变,得心应“口”,别出心裁,不能不让人拍案叫绝和由衷折服。

开国上将许世友原名叫许仕友,是按许氏家谱排名的,意为将来好交几个做官的朋友,帮助自己改变命运,或在仕途上多些朋友。

长征途中,第一、四方面军会师,毛主席与红四方面军的将领许士友谈话时,许士友谈起原名“许仕友”,他说这个名俗气,所以改名“士友”,说参加部队要做士兵的朋友,并立志做红军的好战士。

毛主席忍不住地笑道:“真有你的!看来,你不仅是士兵之友,而且也是民族之友啊!”说到这里,毛主席话锋一转:“不过,我觉得这个‘士’字显得标准低了点。古人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看,你这个‘士’字还可以再加上几笔,改为‘世’字。咱们红军战士不光要解放全中国,将来还要为解放全世界做贡献。‘士’改为‘世’,你不就成了‘世界之友’了吗?多好!”说完,放声大笑。

许士友感到毛主席改得高屋建瓴,“叭”地向毛主席敬了个军礼,深情地说:“‘士’、‘世’一字之别,但我却找到了自己今后奋斗的目标,谢谢主席!”

1950年3月10日,毛泽东将在勤政殿接受罗马尼亚新任驻华大使鲁登科递交国书。

按周恩来的安排,被选拔和培训出来的十几个驻外大使提前来到勤政殿,观看递交国书的仪式。  

毛主席在接受递交国书仪式之前,要先见见这些预备大使们。他来到勤政殿,和众人一一握手,坐定之后,对周恩来说:“这些同志都是将军,将军当大使,好。”

毛主席走到黄镇面前,问道:“黄镇,你原来那个名字黄士元不是很好吗?改它做什么?”

黄镇答道:“我的脾气不好,需要提醒自己‘镇静’。”

毛主席说:“黄镇这个名字也不错。”他大手一挥,用浓重的湖南口音朗诵起两则古典名句: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可毁其节。”

吟诵毕,又接着说:“派你出去,一定要完璧归赵喽。你也做个蔺相如吧。”

1953年2月16日,毛主席一行从北京乘专列到达汉口。中南地区主要负责人李先念、李雪峰和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到车站迎接。身披军大衣、头戴黄呢夹帽的毛主席走下车来。李先念、李雪峰上前一一握手。李先念向毛主席介绍说:

“这是王任重同志,是河北景县人。”

“噢,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毛主席伸出右手,王任重上前紧紧握住毛泽东的手,反复说:

“主席好!主席好!”

“任重,对啊,任重而道远啊。”毛泽东重复了一遍“任重”二字,并对二字的含义进一步解释。

1958年8月7日,毛主席离开北京,来到河南省襄城县,视察当地的烟叶生产情况,襄城县委副书记刘熙民急匆匆地赶来迎接他。

刘熙民听说要他给毛主席汇报工作,激动得心都快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了。路上,他想了许多话要给毛主席说,可是等他见到毛主席后,除问了一句“毛主席您好”之外,激动得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你叫什么名字?”毛主席见他很紧张,随意问道。

“我叫刘熙民。”

“是哪几个字?”毛主席继续问。

“‘刘’是卯金刀的刘,‘熙’是康熙的熙,‘民’是人民的民……”

他刚一说出康熙这两个字,毛主席便说:“哦!你是康熙皇帝的人民。”

“你干什么工作?”毛泽东问。

刘熙民回答说:“县委副书记。”

毛主席听了说:“一县之首,担子重啊!”

毛主席又转过身,问刚赶到的负责保卫工作的许昌专署公安处副处长辛建:“你叫什么名字?”

辛建答:“辛苦的辛,建设的建。”毛主席说:“你是辛辛苦苦地建设社会主义啊。干革命就得有不怕辛苦的精神。”

毛主席的幽默使周围的人“哄”地一声全笑了,刘熙民的紧张情绪也一下消失得干干净净。

1958年,毛主席视察大江南北,在杭州接见浙江省党政领导人,毛主席向张治中介绍浙江省委书记霍士廉时说:“是霍去病的霍,霍去病在汉代名声功劳最大,不幸27岁上就死了。霍书记大概是霍去病的后裔吧?”

当介绍到副省长吴宪时,毛主席说:“此人口气真大,口衔天宪!”大家听了都笑了。

1959年3月27日,上海京剧班老旦孙花满在一次晚会上演出。毛主席问过孙花满姓什么,叫什么名字?孙花满说姓孙,叫孙花满。毛主席说姓孙是孙悟空。他说的是湖南话,孙花满听不懂,他就解释说是“齐天大圣”。

毛主席还说:“你的名字很好,孙花满,花满了‘百花齐放’,这样好嘛!”

1966年5月的一天,警卫班长耿文喜值勤时,毛主席走到他身边问:“你叫什么名字呀?”

“报告主席,我姓耿,叫耿文喜!”毛主席又问:“是耳朵旁的一个火字吗?”“是”。

毛主席一听笑起来说:“这样说,你有三只耳朵啦!你头上长着两只耳朵,姓上还有一只耳朵,不是三只耳朵了吗?”耿文喜高兴地笑了,知道主席这句笑话是鼓励他耳聪目明站好岗、放好哨。

1975年5月29日的夜晚,明月高悬,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芦荻怀着异常兴奋激动的心情,第一次来到中南海游泳池为毛主席读书。

毛主席一见芦荻开口便说:“啊,1948年参加革命的,参加过抗美援朝!”接着又微笑着问:“你大概喜欢秋天吧?”

芦荻一时不知所对。毛主席爽朗地笑着说:“你为什么叫芦荻?会背刘禹锡写的《西塞山怀古》这首诗吗?”

芦荻把这首诗背诵给毛主席听。毛主席也铿锵有力地吟诵了这首诗: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芦荻这才明白了,毛主席是用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幽默地说到她的名字,使她那紧张激动的心情平静下来,也生平第一次明白,原来自己的名字还深寓在唐诗中。

1975年8月,毛主席的保健医生请来了北京著名中西医眼科专家会诊。毛主席同他们会面时,一一与他们握手。其中一位是广安门医院眼科大夫唐由之。毛主席问他的名字,回答说,叫“唐由之”。

毛主席说:“这个名字好,由之,由之,你的名字是出自《论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之也’吧?你的父亲一定是读书人,他可能读了鲁迅先生的诗,为你取这个‘由之’的名字。你可不要按孔夫子的‘由之’去作,而要按鲁迅的‘由之’去作。”

毛主席随即吟诵了鲁迅先生悼念杨铨的诗:

“岂有豪情似旧时,

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

又为斯民哭健儿。”

毛主席还善于将自己的姓名“推衍”和发挥一番。

1942年春,谭政从江南重镇武汉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汇报工作。汇报完毕后,毛主席亲切地问道:“你的名字谭政,一直用这个名字吗?”

谭政回答说:“我原有个封建味很浓的名字叫‘世名’。1927年我跑出来参加革命,就改用‘谭政’这个名字。”

毛主席点头微笑着说:“不知你注意过没有,你的名字有28画,我的名字毛泽东也是28画。”

谭政经毛主席一点,赶忙数了数笔画,果然是28画,觉得十分巧合。

接着,毛主席用他那特有的表情,神采飞扬,一本正经地向谭政解释道:

“好哇,这28画不平常喽!你看,共产党、共产主义,这中间的‘共’字就是28画(‘共’由上‘廿’下‘八’组成)嘛!”

谭政这才恍然大悟,会意地笑了起来,并连声说:“主席想得深,我哪里会想到这些?”

毛主席接着又严肃认真地指出:

“我们都姓共嘛,做了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以前我写的文章,就用过‘二十八画生’的名字,别人可能会想到毛泽东三字是28画,其实我的这个名字就暗示着‘共’字。‘二十八画生’——共产党的一个成员嘛!”

毛主席别出心裁,发现到自己的名字,与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共产主义事业之间的神秘联系。这种智慧和能力远非常人所能企及。

毛主席的“衍名”艺术,除了因时、因人而异地进行思想启迪外,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充满幽默。

幽默是思想、学识、智慧和灵感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是一瞬间闪现的光彩夺目的智慧火花。幽默,是一种令人发笑而余味无穷的情趣。笑是幽默的外部特征,在会心的笑中明白道理,得到启迪。

幽默是一种才华,一种力量,一种智慧。人的智慧不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很难有幽默,幽默实际上是一个人智慧雍容有余之后的产物。幽默像一座桥梁,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填平了人与人之间的鸿沟。多一点幽默感,就会增添与人谈笑风生的因缘,人际交往的过程就会如鱼得水,如沐春风。

从毛主席独特的衍名艺术中,我们会发现毛主席不仅是一位语言大师,而且是一位幽默大师、交际大师。

(卢志丹原创,欢迎转发,谢绝抄袭)

1 阅读:6

正梧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