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和美国一样,开始关注芯片制造产业的发展,为推动长期的芯片产业进步,欧盟专门制定了430亿欧元的《欧洲芯片法案》。
不仅大幅度提高芯片产能,也要完善芯片产业链降低对美国,亚洲制造商的依赖。那么欧盟发展芯片产业有何优势呢?中国芯片契机来了?
欧盟430亿欧元扶持芯片产业一场席卷全球的缺芯风波让很多国家意识到掌握芯片产能的重要性,虽然目前部分的芯片紧缺已经得到了缓解,但是并没有让各国放弃的芯片产业的布局。
因为掌握芯片产能不仅是为了应对不时之需,也是因为芯片在各行各业的地位越发重要。尤其是参与科技竞争的过程中,芯片是重中之重。
欧美国家对于芯片的部署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各种措施政策不断。比如美国制定了《芯片与科技法案》,这项法案计划拿出520亿美元的补贴资助,促进美国芯片本土化。
正所谓有钱好办事,台积电在补贴的吸引下开启了赴美建厂的进程,5nm,3nm等高端芯片工厂纷纷建在美国,英特尔,美光科技更是因此定下了千亿美元的投资计划。眼看美国对芯片布局越来越深入,欧盟也加快行动了。
欧盟敲定了《欧洲芯片法案》,该法案计划拿出430亿欧元(约3148亿人民币)发展欧洲本土芯片产业。按照欧盟的目标来看,是希望在2030年之前将芯片产能提升至全球的20%,目前欧洲本土的芯片产能仅占全球8%左右,距离达到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除此之外欧盟会进一步优化欧洲芯片产业链,主要行动包括邀请英特尔到欧洲建厂,借助英特尔的力量带来产业进步,从而降低对美国以及亚洲工厂的依赖。
欧洲芯片产业一直集中在工业领域,都知道欧洲的汽车,机械等工业产品世界领先,也因此延展出大量的工业芯片。
欧盟发展芯片产业的优势意法半导体首创BCD工艺平台,集合了三种晶体管器件的优势,大幅度提高芯片的能效,降低传统工艺成本。凭借这项工艺,一举将欧洲工业芯片推上另一个高度。
只不过欧洲本土缺乏世界级的芯片制造巨头,美国有英特尔,亚洲有台积电,三星等,而欧洲的芯片三巨头只在成熟芯片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这三巨头分别为意法半导体、英飞凌、恩智浦。
这三大巨头掌握了欧洲大部分的半导体产业,他们在汽车芯片、逻辑芯片、功率半导体等特色工艺领域有核心市场份额。尤其是英飞凌在功率半导体这一细分领域中拿下全球第一。
三巨头估计会在欧盟的《欧洲芯片法案》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承担提升芯片产能,提高核心技术比例的重任。
整体来看,欧盟发展芯片产业有何优势呢?除了三巨头可以并驾齐驱之外,ASML也会是关键参与者。
荷兰的ASML是全球最大的光刻机制造商,台积电,三星都希望获得ASML的优先供货,拿到更多的EUV光刻机支持。ASML未来还会推进下一代的NA EUV光刻机,采用0.55数值孔径,实现2nm及以下的芯片制造能力。
欧盟想要大幅度提升芯片产能,恰好ASML计划在2026年之前将DUV光刻机年产能扩大至600台,EUV光刻机90台。届时ASML会向欧洲芯片工厂供应大量的光刻机,解决半导体设备层面的需求。
中国芯片契机来了?欧盟若想要改变芯片产业现状的话,其实并不难。一方面有资源有市场,可以形成自产自销的产业模式。另一方面有芯片三巨头和ASML等供应链厂商,能够解决实际布局问题。
欧洲与美国竞争,或许会让美国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别的地方。这是否意味着中国芯片契机来了?也许中国芯片会迎来更多的破冰机会。
在设计领域,阿里巴巴积极布局RISC-V架构,在这项免费开源的架构中开发更多的自研芯片,完善国产芯片生态。并且阿里巴巴还发布了高性能芯片开发平台无剑600,让更多的国产厂商可以快速切入RISC-V架构赛道,降低芯片开发风险及缩短周期。
还有紫光展锐带来了T820芯片,该芯片采用6nm制程,内置系统级安全解决方案。有了这颗芯片的支持,国产手机厂商可以扩大选择范围,从本土化获取芯片支持。
综合而言,中国芯片正在稳步前行,尽管欧洲的芯片布局会分散美国的一部分注意力,但并不代表美国会回心转意。与其期待别人回头,不如做好自己,把握核心技术才是关键。
写在最后芯片正在成为各国地区的主要发展目标,欧美采取了大额补贴的措施,中国制定了70%的芯片自给率目标。不管用什么方式前行,未来的芯片格局都会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期待国产芯片能顺势而为,取得更大的进步。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