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美国土壤科学家和地理学教授罗伯特·拉里莫尔·彭德尔顿(Robert Larimore Pendleton )来到位于包头和呼和浩特之间的萨拉齐,被当地的风土人情所吸引,用相机拍摄了大量照片,记录下了九十三年前这座古老城镇的真实面貌。
骑驴少年
1931年,一个戴着瓜皮帽的少年骑着一头小毛驴,走在萨拉齐辽阔原野中,身边的道路上有马车行驶过的车辙。
马车
田间的道路上,一辆拉着货物的马车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地面全部是深深的车沟。往远处可以看到川流不息的黄河。
客栈
萨拉齐地处包头和呼和浩特之间,是一个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山西、内蒙、宁夏的物资走水路运输,都要在萨拉齐境内的毛岱和南海子两个官渡中转。去外蒙和新疆则是依靠骆驼和马车运输。图为山脚下的一座客栈,一排长长的客房,院子中间停着一辆牛车,旁边堆着牛粪。
耕作
正在田野里耕种的当地百姓,一名男子拉着牛在前面牵引,另一名男子在后面扶着耧耩地(播种)。
一条龙
播种的男子肩头还拉着一只砘子,这是一种石头制作的农具,用来将播种之后的松土压实。这种操作模式在老照片中还是第一次看到。
休息
劳动间隙,在农田里干活的人们聚在一起聊天休息。两个蹲着的人仰起头,似乎正在和到访者交谈。
挖土
在路边挖土方的人,几辆牛拉大车停在沟边。牛车是当地最为常用的运输工具,虽然速度很慢,但每一次拉的重量较多。
运煤
往返于 大青山与萨拉齐城之间的运煤驴队。光绪十年(1884年)上,萨拉齐城西北方向新开一座昌源门,主要就是为了方便运煤进城。后来,城门附近就形成了煤炭、柴火交易的后碳市。
牧场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一片牧场或许可以看到一些古民歌中的诗境。
沟渠
田野之间的一条沟渠,渠壁用石头垒砌,两边的田野中种着罂粟。这条沟渠曾是浇灌罂粟田的灌溉渠,因为干涸,成了一条通往村庄的路。
罂粟田
1920年,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绥远都统蔡成勋私开烟禁,萨拉齐很快成为种植罂粟的重灾区。当时在萨拉齐,几乎家家都有罂粟田,少则一二亩、多则三四十亩。
收割罂粟
罂粟有“恶之花”之称,花朵十分绚丽,但果实的汁液却是制作鸦片的原料。图为两名农民正在田中割开罂粟的果实获取汁液。
玩耍
罂粟田边垒起的界墙上成了当地孩子玩耍的地方,因为长期暴露在阳光下,他们的皮肤变得黝黑发亮。
土地庙
坐落于村口的土地庙,里面供奉着土地公和土地婆。土地神是管理本乡本土的的小神,也正因为如此,土地庙成了中华大地上分布最广的小庙。
围观
洋人开着汽车到来,引起了当地百姓的好奇心, 大家纷纷围在汽车旁边看热闹。其中一个小孩子只穿着坎肩和肚兜,下面却是光光的,连鞋子也没有穿。
少年
彭德尔顿也将镜头对准了围观的少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年萨拉齐百姓的生活水平,身上的衣服几乎没有补丁,说明经济条件不错。这一切可能与种植罂粟有关。
城外
萨拉齐城外的路边摆着许多晾晒的土坯,这是当地建房的主要材料。在镜头中,可以看到城墙的一角。萨拉齐城墙始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 ,历时两年多建成。
兵营
萨拉齐城外的一个军营,规模不大,但是有城墙以及角楼,应外清末的遗物。外墙上 写着“努力革命”的标语。这里面驻扎的,都是傅作义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