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是谁提出来的?这些文坛巨匠的归宿又如何呢

理想吕 2024-07-13 17:27:19

唐宋八大家这个概念并不是宋代提出来的,而是经历了三个人的总结提炼、在明代提出来的。

奠基人是元末明初的朱右,他既做过元朝的官员,又是明初浙江有名的读书人之一。朱右编纂过一本唐宋《六先生文集》,所选文章皆出自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和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而且朱右认为三苏父子其实属于同一家且以苏轼作为三苏的代表,所以称“六先生”,尽管是六家但却是唐宋八大家概念的雏形。

后来明代嘉靖初年的唐顺之编纂《文编》,也只选取唐宋这八位巨匠的文章编入《文编》,但仍没有特别提出“八家”的说法。茅坤,明代归安(现在的浙江市湖州市境内)人、嘉靖十七年进士,他编纂的《唐宋八大家文钞》中,不仅将“三苏”分别独立出来,而且明确了唐宋八大家的名号。

所以唐宋八大家这个概念,始于朱右、成于茅坤。从此,世人读好文章、评好文章,皆以唐宋八大家为标准和楷模,可世人不知道的人:写出花团锦簇、流芳百世好文章的这八位文学大家,他们当年各自的归宿或者结局又是如何呢?

唐代的韩愈

出生于公元768年的韩愈,是八大家中籍贯(祖籍)比较复杂的,一说是河南河阳(即现在的河南省孟州市)人,一说是怀州修武(即现在的河南省修武县)人,而韩愈自称“郡望昌黎,那就是现在的辽宁省义县。

韩愈在文学上鄙视六朝骈体文风,推崇古体散文,韩愈的文风质朴无华但却气势雄健,有多篇文章比如《马说》、《师说》等列入过我们的语文课本,其实,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才是韩愈文章的最大价值,翻译过来就是敢讲话、讲真话。

从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因谏迎佛骨一事,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算起,从此韩愈迎来了生命的晚年和仕途的晚年。

韩愈晚年有太多的的荒唐事,比如‌家中妻妾成群但仍生性风流,,时常光顾风月场所。比如为了延缓衰老以求延续这种生活方式,‌他甚至‌使用硫磺粉末搅拌粥饭后喂养公鸡,‌千日之内不让公鸡交配,‌然后再杀掉公鸡煲汤或红烧,‌制成名叫“火灵库”的春药——从现在的角度看,这大概率是一种慢性中毒的过程。

长庆四年(公元824年)韩愈病逝,时年57岁,追赠礼部尚书——比起三公、三孤这样的追赠,真的不算高,但谥号给得很不错——文,所以韩愈也叫韩文公。

唐代的柳宗元

出生于公元773年的柳宗元,比韩愈小5岁,祖籍河东郡(即现在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但柳宗元的出身很高——大名鼎鼎的世家河东柳氏,所以也称他为柳河东、河东先生。

柳宗元成就最高的是他的散文,论说性极强而且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另外他的游记写景状物也很有特色,而且多有寄托,所以柳宗元被后世为游记之祖,所以一篇《‌捕蛇者说》——论说、一篇《‌小石潭记》——游记,以及其他一些作品,都列入过我们的语文课本。‌

能把论说、讽谏写得这么好的人,仕途怎么可能会得意呢?

支持永贞革新的柳宗元,其实是参与了皇家权力之争,永贞革新失败、唐宪宗登基后,所有支持和参与革新的人们都遭到宪宗的疯狂报复,比如柳宗元,不仅被贬为邵州刺史,而且在赴任途中,还遭遇了杠上开花——柳宗元被加贬为永州司马,到了永州,因各方疏远甚至迫害,柳宗元甚至只能寄居在寺庙(龙兴寺)一段时间,一系列的失意和打击其实是柳宗元生命短暂的重要原因。

元和十四年(819年),唐宪宗实行大赦,在裴度的说服下,敕召柳宗元回,不过已经晚了,当年农历十一月初八,柳宗元在柳州因病去世,享年47岁。与韩愈相反,柳宗元一生好佛,他评价自己在这方面是: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

大家对柳宗元的喜爱多侧重在文学和哲学方面,其实柳宗元的书法成就极高,就像字如其人那样,柳宗元的一生虽然孤苦失意,但却始终正直如光,就像《‌捕蛇者说》展示出的勇气与才华。

宋代的欧阳修

出生于公元1007年的欧阳修,是吉州庐陵永丰人(就是现在的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作为与王安石同一时期的文坛巨匠、朝堂同僚,呈现出两个特点:

在文学上,欧阳修是文坛领袖,主张古文革新、文道合一,也就是文章不要华丽空洞,需要有现实意义和作用,王安石不仅支持,而且参与;

在政治上,王安石是政坛领袖,但欧阳修却并不支持王安石变法,比如欧阳修在1070年时,不仅对新法中的“青苗法”持有异议,而且多次弹劾。

欧阳修的文风以韩愈为宗、以浮靡为耻,当时便有赞誉“明白易晓、说理畅达”,而且还特别喜欢提携和帮助新人,比如曾巩、王安石、苏洵父子等等,都受到过欧阳修的提携甚至栽培。

神宗变法,一变伤着欧阳修——反对变法的人们包括欧阳修,都被靠边站;二变伤着王安石——守旧势力返回政坛,王安石所有的心血付之东流。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荣誉称号得以致仕——致仕,宋代官员们的退休制度,其实执行起来比较灵活,皇帝需要那就不用退休;皇帝不需要了,那就体面地走人,很明显,欧阳修属于后面一种情况。

翌年即公元1072欧阳修就去世了,享年66岁,面对这位文学巨匠、后辈楷模,朝廷还是给力的:多次追赠太师(三公之一)、楚国公等等,并赐谥号“文忠”,所以世人也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欧阳文忠公等等。

不过,欧阳修的《‌卖油翁》‌、‌《‌醉翁亭记》等文章入选过我们的语文教材,多多细读,后人其实会有当面领略这位大家的文风文采的感觉。‌

宋代的曾巩

出生于公元1019年的曾巩,是现在的江西省南丰县人,曾巩的大半生都有欧阳修有关:22岁的曾巩在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入太学,曾经上书欧阳修表达自己对文学和政治的一些看法,欧阳修非常感概并鼓励曾巩,从此结下缘分。

当欧阳修出守滁州时,曾巩便跟随欧阳修学习古文,直到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38岁的曾巩进士及第,授太平州司法参军,曾巩赴任但仍与欧阳修经常书信往来。

曾巩的文风与欧阳修自然会有些相似,尤其是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中,立论警策、说理尽意并且有股从容不迫的气象,已经不是形似欧阳修,达到了神似的程度。但曾巩也有自己的风格,尤其是在抒情方面——最大的特点是,曾巩不抒情,这与欧阳修以及唐宋八大家其他诸位,区别甚大。

曾巩晚年有两个特点:意外升职、擅长政务。

曾巩晚年一直担任中书舍人的重要职务,经常每天需要草拟几十道诏书,‌曾巩以其卓越的文史才华和深厚的政务能力,‌每天笔耕不辍,‌保持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曾巩的母亲去世,次年即公元1083年,曾巩在江宁府(即现在的江苏省南京市)去世,时年64岁。

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中唯一能将历史、文学与政务相融合的,曾巩写文,必先考虑架构,绝不随性而为;徐徐道来、从容不迫;有理有据、凝炼严谨。他是唐宋八大家中风格最为独特的一位,官声斐然且著作等身。

宋代的王安石

就仕途而言,王安石在唐宋八大家中的官职最高,‌具体官职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北宋的宰相,相当于现在各国的总理职位。‌

出生于公元1021年的王安石,是抚州临川县人(即现在的江西省抚州市境内)。王安石至少三个天赋,文学成就只是其中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考试的天赋——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21岁的王安石就能考中进士,这让同一时期30多岁甚至40多岁还在科举试场中苦苦挣扎、不得让岸的人们汗颜不已;做官的天赋——从基层的扬州签判算起,王安石历任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务,一直官声良好、政绩不错。

王安石的文学成就大致分成三个阶段,年轻及中年时潜心研究经学,创立“荆公新学”;壮年时因推广变法,体现在文学上就是竭力促进宋代变古学风的形成;到了晚年,王安石的散文既有雄健峭拔的作品,更有含蓄深沉、深婉不迫的文章。

王安石的文学成就、仕途巅峰都与变法的进程有关,如果从第一次因变法失败而被罢相算起——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王安石被罢相,尽管一年后又被神宗再次起用,但很快又被再次罢相,王安石的文风从此发生变化,同时也开启了自己的晚年生活。

王安石的晚年,被动地远离了政治纷争——如果不是被罢相,他仍然会继续推行新政、继续在政坛叱诧风云。退隐之后的王安石,由于部分新法仍在推行、所以朝廷对王安石的体恤颇多,但王安石却辞而不受,他捐献了自己大部分的宅舍和田地,用于修建寺院和做功德——这与唐代的柳宗元相似。

此时王安石的诗作以自然和清寂为主,多有“悠然见南山”的意境,最喜欢做得便是三件事:出游访友、乘舟吟诗、踏青郊野。但是,纵横政坛一生的人,是不可能完全摈弃政治的,王安石也不例外,晚年仍然试图通过《字说》、《三经新义》的教学和传播,试图用法家思想去影响世人。

到了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北宋保守势力全面上位,王安石当年呕心沥血所推新法旋即被全面废除,而且似有继续秋后算账的意思。

闻讯后的王安石痛心不已,不久便病逝于钟山,享年66岁。相对于唐代的韩愈,王安石的追赠绝对不一般:多次累赠为太傅(三公之一)、舒王(追封的异姓王)等等,谥号则与韩愈相同——同样是“文”,当时文臣中最顶级的谥号。

宋代的三苏

父亲苏洵,出生于1009年的苏洵,眉州眉山人(即现在的四川省眉山市),苏洵的作品大部分是议论文,往往直接针对北宋的官场弊病和社会现实,颇有战国时期纵横家们的雄辩之风,不仅观点明确、析理深透,而且语言犀利、结构谨严,里面有些妙喻名句大都流传至今。

苏洵的晚年一直在修书编书,是劳累并在任上去世的: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苏洵被任试秘书省校书郎,与多人同修礼书,共完成《太常因革礼》100卷,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苏洵去世,时年58岁。

苏洵的仕途并不成功,但文学成就杰出,熟读熟记苏洵的文章是有绝对好处的——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

也有朋友认为,上述这些都太肤浅了,苏洵真正的、最大的成功是家庭教育和培养儿子搞得好,当然这肯定也是对的。

次子苏轼——苏洵的长子夭折,苏轼其实是苏洵的次子,出生于1037年,籍贯不用说了。在唐宋八大家中,苏轼考中进士的年龄最小: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不满20周岁的苏轼参加殿试,中乙科,赐进士及第。

苏轼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中最高的,这个大家肯定都认同,但有一个观点是:苏轼更是唐宋八大家中,面对失意和痛苦时最为洒脱、最为励志的一位。

苏轼的后半生是在5次被贬的过程中度过的,唐代的柳宗元遭遇过一次被贬途中再被贬——简称贬中贬,而苏轼遇到过两次,就连我们这种九漏鱼都知道这是朝廷在故意羞辱苏轼,可苏轼却不以为意、从容面对,而且还能在颠沛流离之中,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更上层楼,只能说:太牛了!

对苏轼的折腾一直持续到北宋末年:宋徽宗即位后,苏轼相继被调为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等各种各样的地方官,直到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朝廷大赦,苏轼得以复任朝奉郎——正六品,官不大但能回京了。

在北归途中,苏轼于公元1101年8月在常州(即现在的江苏省常州市)去世,享年66岁。一生洒脱的苏轼只留下葬于汝州郏城县(现在的河南省郏县)的简单遗嘱。

由于诗案的一部分主角及相关势力还在朝堂之上,所以朝廷在苏轼去世后并没有什么过多的表示——那就更别指望表彰或者追赠了,此时苏轼还属于大赦对象,是犯过大错的人。

直到20多年后的南宋高宗即位,才追赠苏轼为太师(三公之一、虽迟但到);到南宋孝宗时,又为苏轼追谥“文忠”——苏轼肯定担得起这样的谥号,他的文学、文化、文风,能够继续流传几千年甚至几万年。

三子苏辙,出生于1037年,籍贯也不用说了,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20岁苏辙同样考中进士,在仕途上,苏辙同样也极不如意。到了奸相蔡京掌权时,苏辙以太中大夫的官身便退休回家了。

晚年的苏辙,闭门谢客10多年,除了担心自己远在被贬之路上的哥哥,其他时间就做两件事:整理旧著、教育子弟。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苏辙去世,享年74岁。

跟苏轼不同,苏辙并不是犯错(罪)之人,而是带着官身正常退休的,所以苏辙去世时,被朝廷追复为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等。到了南宋高宗时期,又被多次追赠太师、魏国公等等,南宋孝宗时又追谥“文定”。

结语

我们记得唐宋八大家是因为他们的官位显赫、出身高贵吗?肯定不是。那些只是浮云,出身比他们高、官位比他们高的历史人物太多了,他们根本不值得时间去留恋。我们记得唐宋八大家是因为他们的文字、他们的作品和他们的才华。最后,还是一人一句吧: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欧阳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曾巩: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苏洵:何当骑蟾蜍,灵杵手自捣。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辙:西出阳关万里行,弯弓走马自忘生。

0 阅读:4

理想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