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昆阳大战可不行,刘秀并不是位面之子,至少进不了前三名

理想吕 2024-06-20 08:03:46

【(东)汉光武帝刘秀雕像】

前言

提到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大家都知道他有个绰号叫位面之子。

可什么是位面之子?刘秀跟他的同行们(比如同为开国皇帝的刘邦、李世民、朱元璋等等)相比,真的算是位面之子吗?其实很多朋友搞不清相关的出处和原意。

位面之子本是个科幻词汇

位面之子,这个词语出现最早出自2008年的一部网络小说《魔兽世界》,这里面位面之子的意思,用来形容那些被赋予特殊意义而诞生的生命,他们集整个位面的气运而生,相对于普通孕育而出的生命体来说,位面之子更受那个最高思念体的青睐。

【河北省的刘秀主题公园】

许多朋友把刘秀看成位面之子,原因不外乎跟刘邦、李世民、朱元璋等同行相比,刘秀有四点太超乎同行:出身卑微但却能夺取天下、兄长受死但刘秀却能忍辱逃生、昆阳大战以少胜多(这个其实是大家把刘秀看成位面之子的重点)、称帝后很快实现全国统一。

其实这四条,刘秀跟自己的同行们相比,一条都占不住。

【东汉石雕复原版】

刘秀的出身可不贫寒

大家都知道刘秀的老祖先、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他在起事前算是有个小头衔:刘邦当时秦朝的泗水郡的一个亭长,泗水郡有37个县、3700多个像刘邦这样的亭长。大家也知道开局一只碗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的职业很多,比如当过农夫、和尚甚至乞丐。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

大家看史料,或许只聚焦于:元始三年(公元3年),刘秀的父刘钦在南顿县令(即现在的河南省项城市境内)任上去世,年仅9岁的刘秀与兄妹便成了孤儿,生活变得无依无靠。

可是否忽视了另一段史实,新朝(王莽改汉为新)的天凤年间(公元14年-19年),20岁的刘秀来到长安,入读太学,随名儒许子威治《尚书》,略通大义。

【汉光武帝刘秀的另一处雕像】

这里面有三条重点信息容易被忽略:

(1)从刘秀当时所居住的南阳郡蔡阳县,到当时的首都长安,在没有高速公路、国道、公路的当时,这需要很多的时间和足够的盘缠才可以到达长安。

(2)入读太学,太学是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有人说是不是相当于现在的清北呢?这个比较不太恰当,当时太学的地位和规格是远远超过现在清北的,有一条就可以明白——当时的太学生出来可以直接做官,没有科举、没有考试,姻亲或者举荐就行。

【新朝货币:新朝是西汉之后、东汉之前一个王朝,创建者王莽】

(3)随名儒许子威治《尚书》。跟着当时的著名儒家学者学习《尚书》,这里需要至少两个东西才能得到著名儒家学者的垂青和教学——有其他名人推荐刘秀、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刘秀,缺一不可。

看看刘秀的同行们,刘邦、李世民(隋朝的皇亲国戚,受教育程度会相对好一些)、朱元璋,哪个有机会、有时间、有条件到当时的最高学府读个几年书呢。刘邦尤其是朱元璋倒更像是位面之子,尤其是刘邦更像——朱元璋后来还愿意通过自学,能够到达自己批发奏章的文化程度。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

所以,刘秀的真实出身、经济条件、家族势力以及家族对他的关爱程度,远远优于刘邦和朱元璋,这一条并不是“刘秀能以贫寒之身而获得大统,所以是位面之子”的理由:刘秀的开局挺好、出身不错、家族愿意且能够给予的物质支持很强。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位面之子应该是这么排的:朱元璋、刘邦、刘秀、李世民——李世民是如假包换的大隋朝皇亲国戚,他的祖母与隋炀帝杨广的母亲是同胞姐妹,所以杨广是李世民的表叔、李世民是杨广的表侄。

【隋炀帝杨广雕像】

刘秀逃生的运气好到爆吗?

当初刘秀与哥哥刘縯投靠刘玄,刘玄登基称帝后设计谋害刘縯,即使刘縯死后,仍有多人篡夺刘玄斩草除根、害死刘秀,所以刘秀既不敢给刘縯戴孝,也不敢流露去悲伤,还在刘縯的丧期迎娶阴丽华,以示与亲哥哥一刀两断,侥幸暂时骗过刘玄,得以受命出巡河北、这才逃出生天。

【东汉鹿车】

这当然是刘秀的长处之一,也是运气不错,但却不算运气最好的。运气最好的同行,比如刘邦,在鸿门宴上已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而且还有项羽的亚父范增、项羽的探亲项庄在不停地推波助澜,原本刘邦真的死定了,但却戏剧性地活着离开了宴席。

【现代创作的鸿门宴浮雕】

刘秀好歹做了那么多的动作、演了那么久的前戏,而刘邦的鸿门宴生死就是一霎那的事情——这场宴席可是专门为刘邦摆的,原本就是要当众杀他立威,所以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主角光环,已经不是运气好到爆棚能够解释的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位面之子的排序应该是:刘邦、刘秀、朱元璋(当初从郭子兴以及濠州城出来单干,朱元璋也是花了些心思和技巧的)和李世民。

【江苏省南京市的朱元璋雕像】

昆阳大战并不是孤例和绝版!

昆阳(现在的河南省叶县境内)大战是很多朋友对刘秀“位面之子”最为津津乐道的例证,这当然是一场可以载入史书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这场击溃战(不是歼灭战,更不是战略决战)也充分展示出刘秀的个人风格和坚定勇敢,但却真不是只有他经历过——他的很多同行,都经历过这样的战例,有的甚至不止一次。

【刘秀最令后人津津乐道的昆阳大战】

【比如李世民】

在他还没有登基之前,李世民率领四万多唐军,在浅水原全歼陇西割据势力薛举父子的十余万主力,而且这场胜利还是在战局逆境中转败为胜的战例,最终夺取陇西,这场以少胜多的歼灭战是开唐的首战胜利。

另外的虎牢关之战,此时受封为秦王的李世民指挥少量唐军,在虎牢关成功歼灭窦建德率领的十多万夏军,还生擒了窦建德。随后又在洛阳,剿灭了王世充的十多万主力,李世民以少胜多而且打得还是歼灭战,一战灭掉两王,实现了唐朝在中原地区的统一。

【比如朱元璋】

发生在公元1363年鄱阳湖之战,既是古代历史上继赤壁之战后的、又一个以绝对少数战胜绝对多数的典型水战,更是朱元璋与陈友谅之间的战略决战。

开战之初的实力悬殊,在《明史》中是这样的记载的:陈友谅的巨舰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体型“望之如山”,反观朱元璋的战船,大多是些渔船。

所以,如果以打仗的运气(尤其是关键性的战役)、战役的成果等来看,位面之子的排位应该是朱元璋——北伐直接进入无兵防守的元大都、李世民、刘秀,而刘邦的运气相对最差,尽管有韩信、张良、萧何、陈平等帮手,但自己被打得只剩孤家寡人的事发生过不止一次。

刘秀完成统一又快又顺?

有这么个观点的朋友,肯定是不太关注历史史实的。

刘秀于公元22年正式起兵,3年后公元25年在鄗城千秋亭(河北省柏乡县固城店镇一带)称帝,改元建武,所以公元25年为建武元年:

建武元年至建武六年(公元25年-30年)统一陇西,中间有反复,至于建武十年(公元34年)才算彻底拥有陇西之地。

建武十一年至十二年(公元35年-36年)统一川蜀——此时也只在中原及北方地方基本完成统一,南方尤其是岭南地区要到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才完成。

【原陵:刘秀的陵墓】

即: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刘秀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平定岭南,次年正月马援斩杀女王征侧、大将征贰,传首洛阳,全国基本平定。

即使按照平定中原及地方地区来算,刘秀在称帝后至少用了12年时间才完成,如果算上岭南等地区,时间就更长了,其实刘秀的统一步伐很艰辛、面对的敌对势力都很强大。

【原陵:刘秀的陵墓】

【比如朱元璋的统一】

朱元璋于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日,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当年七月,朱元璋指挥各路北伐大军沿运河直达天津,八月明军便进逼大都,但令人意外的是——元顺帝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人,打开健德门后逃出大都,经居庸关然后逃奔上都,最后进入草原大漠。

朱元璋称帝的当年,不仅推翻了元朝,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而且还收复了中原王朝丢失400多年的幽云十六州。

【比如刘邦的统一】

刘邦是在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起兵,到了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山东定陶氾水(现在的山东省曹县北面一带)之阳举行登基大典,正式称帝,定国号为汉(史称西汉或者前汉)。

刘邦称帝时秦朝已经被项羽推翻数年、项羽及其主力则在公元前202年初被刘邦剿灭,所以刘邦在称帝时其实已经完成了国内的统一,后续主要面对的势力主要有内外两个部分:内部是自己分封的7个异姓王、130多个列侯;外部主要还是北方的匈奴势力。

如果从称帝后的统一时间、难度来看,能够称得上运气超好、算是位面之子的顺序应该是:李世民、刘邦、朱元璋、刘秀。

结语

对于位面之子这个科幻小说词汇的理解,聪明的网友们便将位面之子的意思进行了延申:把那些倍受上天眷顾、运气好到爆棚、轻松实现终极目标的人叫做位面之了。其实,用天选之人、主角光环更贴切。

【汉光武帝刘秀画像】

如果从出身卑微但却能夺取天下、忍辱负重并逃出生天、亲自指挥重要战役并以少胜多、称帝后很快能够实现全国统一这四个角度看,综合起来真正的位面之子顺序应该是:朱元璋、刘邦、刘秀和李世民。

也有朋友说应该把隋文帝杨坚、宋太祖赵匡胤等人也考虑进去,这肯定不合适。隋文帝杨坚尽管非常优秀,但却属于外戚,而且还是通过宫廷政变篡了自己亲外孙的皇位。

【隋文帝杨坚祈雨图】

至于宋太祖赵匡胤,尽管他的文韬武略都很厉害,但却始终无法赢得幽云十六州,整个宋朝都没有实现这个目标——这种情况是否算完成了中原地区传统意义上的统一呢?最后还是400多年后的朱元璋实现了这个目标。

【蔚县,古称蔚州:幽(燕)云十六州之一】

0 阅读:5

理想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