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高菜价的时间不多了!

妍妍创意 2024-08-25 02:07:45

青岛居民夏夏发现,这两天点的冒菜外卖里,蔬菜变少了。

千里之外的广州,居民王辉在超市里难寻5元以下的蔬菜,除了黄绿豆芽外。平日里在线上买菜被当作赠品的香葱,也被贴上了11.8元一斤的价签。

“菜价涨得跟腊月里的一样,几乎所有的菜都涨价了,尤其是绿菜。”甘肃某县城的一位蔬菜商吴忠如此感叹。让他最觉诧异的是,平日里几毛钱一斤的甘蓝菜,批发价竟也涨到了1.5元/斤。

尽管偏居西北,但在这一波“火热”的蔬菜涨价中,吴忠所在之地也不得不与全国“同此凉热”。

在吴忠的印象中,这轮蔬菜涨价是从半月前开始的。而实际中,涨价开始得比吴忠感觉到的更早。

2024年6月19日,本轮蔬菜涨价拉开帷幕。当天,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下称200指数)”中,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4.31元/公斤,比前一天上升0.5%。

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接连上涨,其中涨幅前五名中,多数为蔬菜

此后,菜价一路向上,经过近两个月的攀升,到8月16日,平均价格已是6.04元/公斤,涨幅达40%。

此外,中国蔬菜协会8月9日公布的7月主要蔬菜品种地头价月报也指出,从整体价格看,7月份全国蔬菜地头价同环比均上涨。

具体来说,全国28个蔬菜产品月均地头价2.82元/公斤,环比上涨23.7%,同比上涨6.0%,位于近5年同期最高位。

细分品种里,环比涨幅超过30%的有大葱、黄瓜、花椰菜、普通白菜、茄子、菠菜、芥菜、青花菜、西葫芦等9个品种。

而据经济日报报道,从周度价格来看,蔬菜价格在今年第30周(7月22日至28日)达到4.91元/公斤,为近10年同期最高值。

如此程度的蔬菜涨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7月居民消费价格(CPI)的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7月份CPI同比、环比均上涨0.5%。

在所有类别的环比涨幅中,鲜菜价格一骑绝尘,上涨9.3%,影响CPI上涨约0.1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7月CPI上涨中,有40%是靠蔬菜价格上涨拉动的。

这轮蔬菜涨价,范围广、幅度大,超出了不少人的预料。

暴雨高温是主因

吴忠做蔬菜商好几年了,七八月份如此涨价,他还是头回遇到。“往年七八月,从来没有这么涨过,都是到过年前后才有这样的菜价。”吴忠告诉南风窗,涨价的具体原因他们并不清楚,只是批发蔬菜时听人说过,“因为今年雨水多,四处有水灾。”

吴忠的“道听途说”基本是准确的。“高温暴雨天气是近期蔬菜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学二级教授雷建军告诉南风窗。

今年6-7月,传统的夏秋季蔬菜产区如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及环渤海地区经历了一次从明显干旱到内涝的过程,对蔬菜的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

中国蔬菜协会7月份月报也指出,7月蔬菜地头价环比涨幅较大,主要是菜价季节性回升叠加极端天气灾害多发所致。

地头价环比涨幅较大,主要是菜价季节性回升叠加极端天气灾害多发所致,图为2024年7月全国蔬菜地头价同比、环比走势图 /图源:中国蔬菜协会

月报提到,7月中东部地区持续性强降雨和大范围高温天气多发,其中西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降雨落区高度重叠,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明显的旱涝急转;同时,南北方高温连片,南方部分地区气温更是突破40℃,影响了部分蔬菜生长和采收。

“蔬菜最怕水”,雷建军解释称,正常的雨水对蔬菜影响不大,“如果是连续几天下雨肯定就不行了,要是被水泡了就更不行。”

7月中上旬,安徽宿州的菜农高波就经历了暴雨洪涝灾害。“很多大棚里进了水,有些棚里的水达到膝盖的位置”,高波说,他们夏菜主要种豆角,但7月持续降雨,让当地的豆角减产不少。

“一连几天不停,棚里都是水,泡几天豆角的根都烂了”。高波告诉南风窗,今年他家的豆角减产一千多斤,已算是损失小的。

在成灾的雨降到高波所在的宿州之前,湖北仙桃的菜农郭秀梅们已经历了持续性的降水。“我们这里下了一两个月的雨,导致我们今年一个棚的辣椒直接绝收了”,郭秀梅说,往年此时,正是他们出售辣椒的时候,但今年无椒可卖。

郭秀梅说,除青椒外,他们当时种的露天蔬菜也均损失,包括南瓜和冬瓜都被水泡死。

高温多雨导致菜价上涨/图源:央视新闻

而暴雨过后,他们迎来了高温。

最近几日,郭秀梅发现豆角的价格涨起来了。“批发价是5块一斤,零售6块。没涨之前,批发价是1.5元一斤。”郭秀梅告诉南风窗,豆角之所以涨价这么多,是因为当下产量很少。

产量少的原因是高温。“最近我们这不下雨,气温高,豆角不结。”郭秀梅说。高波有同样的感受,“最近豆角开花很多,但都让高温烫死了,结得特别少”。

雷建军告诉南风窗,对于大部分蔬菜,25度左右的温度是最适宜的,30度以下还可以,超过30度,绝大多数蔬菜生长困难。

“或者是白天温度高一点,晚上温度比较低也可以,但是像前段时间南方北方昼夜温差都不大,温度都是30多度,蔬菜怎么长得起来?”雷建军说道,“虽然我们国家有些蔬菜产区温度比较适宜,但光靠这些地方,供应量是不够的,而且也会增加运输成本。”

“夏淡季”蔬菜供应减少

尽管此次蔬菜涨价幅度不小,但天气原因引起的菜价起伏并非罕见,而是蔬菜价格波动的常态。

两年前同一时期,2022年7—8月,南方持续高温干旱,蔬菜产量减少,使得冷凉地区蔬菜跨区调运规模加大,导致全国蔬菜批发价格由8月的4.77元/kg增加到9月的5.23元/kg,增长近10%。

再早前,2021年9月,黄河中下游发生自1949以来最大秋汛,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的局地洪涝灾害严重,田间严重积水,处于生长期的蔬菜秧苗受损,蔬菜供应偏紧,导致 10月全国蔬菜价格涨到 5.25 元/kg,月度环比上涨16.4%,同比上涨12.9%。

同年 11 月,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蔬菜遭受冻害,个别地区的某些品种甚至出现“断茬”,导致蔬菜整体供不应求,蔬菜价格上涨到5.72元/kg,成为当时近10年同期最高值。

7月主要蔬菜品种地头价监测表/图源:中国蔬菜协会

不过,本轮蔬菜涨价,天气并非唯一的原因,而是叠加了蔬菜季节性生产的特点以及蔬菜价格在年度内波动态势的高点。

在人们惯常的印象中,一年四季均有蔬菜可吃,但实际中,蔬菜的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安民等人在2024年2月的一篇研究论文《我国蔬菜产业市场运行态势研究》中提到,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决定了蔬菜上市的时间段。

“每个年度内,蔬菜月度价格基本呈现‘W’型波动态势,只是波动幅度大小不一。”该研究指出,每年年初,蔬菜供应以北方设施(温室大棚等)蔬菜、冬储蔬菜及南方露地种植的蔬菜为主,生产及运输成本较高,同时受“双节”消费拉动,市场价格常呈现上涨态势,在2 月前后到达高点。

其后,随着气温回升,蔬菜生产供应增多,价格开始季节性快速回落,至5、6 月下降速度趋缓,并达到低点;进入夏季,表现为“夏淡”现象,高温、多雨等天气影响蔬菜生长发育,高纬度产区蔬菜及高山蔬菜供应增加,保鲜、运输成本升高,价格开始季节性反弹,至9月左右达到高点。

入秋后,随着气温逐步转凉,蔬菜上市量增加,促使价格回落,到11月跌至低点;进入12 月,表现为“冬淡”现象,随着气温下降,露地蔬菜逐步退市,北方设施蔬菜、“南菜北运” 供应量增加,推动蔬菜价格持续上行。

而此次蔬菜涨价,正是处在“夏淡”季,使得产量进一步减少。雷建军告诉南风窗,这一段时间,大部分地区温度较高,蔬菜生长受限,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

除了黄、绿豆芽,超市难寻5元以下的蔬菜/受访者供图

“七八这两个月气温高,大棚里基本不种菜,露天的蔬菜也因为气温高不怎么长。”郭秀梅告诉南风窗,他们一年种两至三茬蔬菜,每年的七八月份是淡季,他们会把之前的蔬菜秧杆等清理掉,然后耕地休棚,等着种秋菜。

宿州菜农高波跟郭秀梅情况类似,“到7月底8月初休棚,准备种秋菜,我这两天就准备种水萝卜,大概10月初左右成熟上市”。

河南商丘一位蔬菜代办刘先生也告诉南风窗,现在他们产地没货,属于种植期,秋季蔬菜大概10月开始上市。

“我们这边品类比较单一,上半年主要种黄瓜、西红柿、茄子,下半年是辣椒、白菜、芹菜。一茬结束以后,中间要空两个月左右什么都不种,等着种下半年的蔬菜。”刘先生说。

“夏淡季”叠加恶劣天气,使得蔬菜产量减少,而蔬菜作为生活必须品,需求是刚性、均衡的,由此供需出现失衡,供不应求,菜价应声而涨。

连涨两个月,菜价首次下降

抛开本轮蔬菜涨价的特异性因素外,安民等在上述研究中还提到,因为我国蔬菜产地和销地的相对分离,一旦发生蔬菜产销不衔接问题,就容易出现产地销地蔬菜价格呈现“两重天”,暴涨暴跌和巨幅波动现象。

该研究提到,我国蔬菜主要集中在六大优势主产区——北部高纬度夏秋蔬菜优势区、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优势区、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优势区、长江流域冬春蔬菜优势区、云贵高原夏秋蔬菜优势区、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优势区,而蔬菜消费需求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造成了产地与销地的相对分离。

由此,集中生产、跨区运输成为蔬菜产业的常态,同时形成了蔬菜产地按季节或气候转换的格局。

该研究指出,这种格局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增加了流通成本,降低了蔬菜新鲜度,而且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交通堵塞,容易造成流通不畅,导致产销脱节,产地蔬菜价格下降、滞销卖难,而销地蔬菜价格飞涨、供不应求。”

不过,在此轮蔬菜涨价中,产销价格都“旺”。而就在此种情景下,菜农郭秀梅和高波都向南风窗表示,他们的收入并没有因此变多。

“我们这边都被淹死了,也没有什么好卖的。”高波说,前期的水灾使得他们蔬菜减产,尽管当下蔬菜价格上涨,但获益不多。

郭秀梅的情况跟高波类似。“菜价涨起来后,我们的短期收入变多了一点,但总得来看,今年卖菜的收入没有去年好。”郭秀梅说,因为今年辣椒绝收和冬瓜、南瓜减产,总的收入并没有变多。

按郭秀梅的说法,现在尽管价格高,但地里能上市的蔬菜并不多。8月18日,郭秀梅和老伴只摘了30斤豆角,很快就卖掉了。因为最近高温少雨,一亩露天豆角生长缓慢,郭秀梅和老伴还要“抗旱”,抽井水给菜地浇水。

而高企的菜价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了。

雷建军表示,随着气温的回落和秋季蔬菜的陆续上市,蔬菜供应和价格有望逐步回归正常。预计从9月中旬开始,蔬菜价格能够恢复到7月甚至6月的水平。然而,这也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市场供需情况的变化。

7月16日至8月15日全国平均气温历年变化(1961-2024年)/图源:国家气候中心

8月15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9月气候趋势预测:东北南部、内蒙古西部、华南等地降水明显偏多,西南地区大部降水偏少,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8月19日,据农业农村部监测,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6.02元/公斤,比上周五下降0.3%。这是菜价在连涨近两个月后,首次下降。

0 阅读:0

妍妍创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