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深度好文)

白梅说情感 2024-06-04 03:40:38

人这一生,有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熬”。

上学的时候觉得考试难,于是盼望着赶紧长大,可真的长大了参加了工作,才发现,工作难,人际关系更难。

日子觉得难捱,心里的苦无人诉说。

可生活还要继续下去,哪怕山高水远,那么道阻且长,都要自己一步一步走下去。

冯仑曾说:“伟大,都是熬出来的。”

熬,看似很辛苦,却为了人生增添了太多的可能。

有些人,熬着熬着就出局了,而有些人熬着熬着,就成功了!

01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作家三毛曾说过:

“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身边有个朋友,经过三年疫情的影响,自己所在的公司熬不下去最终倒闭,找了好几个月的工作都没有找到合适的。

有时候,半个月过去了,连一个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好几个月,因为入不敷出,交不上房租,还差点被房东赶出出租屋。

在父母的接济下,他开始寻找机会,最后决定晚上摆摊卖烧烤,白天跑外卖,一天下来,收入还不错。

后来随着收入的增加,他租了个铺面,专职干餐饮,白天卖炝锅面,晚上卖烧烤,靠着自己的勤劳,日子总算是稳定了下来。

《人民日报》说过:

“成年人的生活,万般皆苦,唯有自渡,活着就要遇山开山,见水架桥,其实一直陪着你的永远都是那个了不起的自己。”

人生没有技巧,只能慢慢熬。

这过程确实挺煎熬的,但只有自强不息,自渡自愈,才能走好前行的路。

熬得多了,熬得久了,人生就有了许多的经验,然后你再回头望望以前的日子,一切都不一样了,你也不再是从前那个脆弱的你,而是如今日益强大的你。

02 熬得住就出众;熬不住就出局

有人说:“人生如粥,熬得久才香浓。”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有些人刚开始跑得很快,却无法坚持下来,而有的人一开始虽然跑得慢,却能坚持到最后一刻。

姜太公72岁才遇到了周文王,一展抱负。

美国的摩西奶奶,76岁开始学画,80岁时举办了个人画展,声名远播。

还有79岁走上T台的王德顺,74岁开始种橙子的褚时健,他们从来都不怕熬,一直都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最终大器晚成。

北宋名臣范仲淹两岁时父亲离世,母亲改嫁。

长大后的范仲淹在继父的支持下,多次科考却不中,然而他一直没有放弃读书。

可好景不长,继父去世后,家中的兄弟相争,可想而知范仲淹的日子有多么难过。

他辗转来到南都应天府求学,每天只能喝稀粥度日,为了能多吃几顿,甚至要等到白粥凝固后将其分成四块,早晚拌着咸菜吃。

如此食不果腹的日子,范仲淹一过就是五年,终于在27岁那年中了进士,走上了仕途。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

“人生道路上既有坦途,又有泥泞,既有美景,又有陷阱,只有坚定信念又勇往直前的人生才能到达胜利的终点。”

人啊,想要成事,必须要内心强大,能接得住生活的繁华,也能扛得住生活的暴击。

真正有本事的人,靠的从来都不是聪明的头脑,而是经得住寂寞,在人生低谷期能够沉得住气,不轻言放弃。

熬得住就出众,熬不住就出局。能熬出来是本事,自己的人生自己渡,自己的生活自己熬,敢于熬,舍得熬,你就会得到满满的回报。

03 好的人生,其实都是熬出来的

人生诸多风雨,生活不易,步步艰辛。

这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们身处浮躁的社会中,一路走来,绝大多数的人都在负重前行,都在苦苦硬撑。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背后站着一家老小,肩上扛着养家糊口的责任。

不苦不累不叫人生,可再苦再累也得坚持。

曾国藩也曾熬过许多难熬的岁月,他曾对儿子说:

“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关关难过关关过,夜夜难熬夜夜熬。

熬过了一关又一关,翻过了一山又一山,自然能不断提升,不断进步,迎来更好的人生。

有人问:“人在什么时间段最容易崩溃?”

高赞的回答是深夜。

深夜emo,辗转反侧,重度失眠,成为了现代人的家常便饭。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漫漫长夜难以按捺内心的委屈。可人一旦想得多,就会沉浸在负面情绪中久久不能自拔。

别想太多,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睡前原谅一切,醒来又是新生。

很相信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给自己一点时间,自我修炼,自我沉淀,好好积蓄实力,过程或许很苦,那又怎么样,大不了痛哭一场,擦干眼泪继续向前。

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一个字:熬。

好的人生,其实都是熬出来的,你有多能熬,就活得有多漂亮,熬下去,你一定会活成自己欣赏和喜欢的样子!

0 阅读:0

白梅说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