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管、少说、少想,就是福!

白梅说情感 2024-06-01 03:12:22

《道德经》中有云:“少则得,多则惑。”

人生来是不断做加法的过程,但走着走着,就会发现,人到了一定的年纪,要开始往回收,做做减法了。

不该管的事不管,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想的事不想。

真正的幸福是阅尽千帆后的通透,少管,少说,少想,就是福!

01 少管

写个“人”字很简单,一撇一捺就足矣。

可做人却没有那么简单,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总叫人心生疲惫。

人都是有嫉妒心的,宁愿接受陌生人的成功,也不愿意看到身边的人飞黄腾达,接受不了身边的人比自己优秀。

这个时候,少管闲事,彼此拥有边界感就会成为一种成熟。

你若比他弱,根本就没有能力去管闲事,你若比他强,遇到明事理的,或许他会感恩你的付出,遇到不明事理的,绝对会出力不讨好。

他会认为你在炫耀你的能力,显摆自己的优越感,甚至是在嘲笑他的无能,说不定还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张可久在《金字经·乐闲》说过:

“嗔,是非拂面尘,消磨尽,古今无限人。”

可恨那人间诸多的是是非非,就像扑面而来的飞尘,消磨掉古今多少有志之人啊。

所以,做人一定要少管闲事,不该掺和的事绝对不掺和、不操心与自己无关的事,只关心自己的事,让自己成为一个通透睿智的人!

02 少说

董宇辉老师曾表达过一个观点:

“一个人一辈子说的话是有限的,过度表达就会造成巨大的精神内耗。”

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你总是喋喋不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听的人未必能认同,如果遇上一两个较真的人,那么争论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

生活不是辩论赛,互相说服不仅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更是在消耗彼此的能量。

一个人养成一种思维模式,那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不是说你随随便便说几句话,动动嘴皮子,就能改变对方的。

遇到观点不一致的人,保持尊重,保持沉默就好,人与人本就不同,各持立场再正常不过了,真的没必要强求一致。

做人,不仅要保持言语清静,更要少说讥讽人的话,少说恶言恶语,要知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出六月寒。

不要在别人处在人生低谷的时候,在对方的心口上撒盐;不要为了泄一时之愤,而口出污言秽语,不仅让人厌恶,还显得自己层次很低。

更不能表面口是心非,慈眉善目,却背后捅人刀子,到处散播谣言,说一些挑拨离间的话。

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修自己的念头,修自己的心,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保护好自己的能量,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03 少想

人这一生会有很多的烦恼,但不去想才能快乐。

正所谓,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

少想,可以养心,可以带来福气。

很多人容易被他人的思想所左右,别人一个眼神或是一句话,就会过度解读,在心中胡思乱想,最后将原本平静的生活搅得一团糟。

汪曾祺曾说:

“不纠结,少俗虑,随遇而安,一颗初心,安静地慢煮生活。”

人这辈子啊,多想会为自己徒增烦恼;空想只会让自己止步不前;少想,才能减少忧虑,专注当下,静静享受生活的美好。

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

生而为人,要不断地去探索未知,不断去体验生活,对于他人的闲言碎语少听少想,对于求而不得的事保持顺其自然的心态。

很多时候,就是自己把自己折腾得累了,自己把自己纠缠得烦了,然后挣不开、逃不掉,任由世界的洪流将自己淹没。

人要活得漂亮,就得减少一些无谓的忧虑,减少一些杂乱无序的思绪,才能不至于在人生的旅途中迷失方向。

往后余生,保持一颗简简单单的心,少管、少说、少想,就是福!

1 阅读:96

白梅说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