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策略解密:揭开解放军豫东战役到大别山行动中的意外弯路

长江有大中 2024-02-06 07:42:33

豫东战役应该是解放战争真正的转折点。千里跃进大别山,到豫东战役,解放军其实走了一段弯路,形成了“兑子”局面。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教员为了打破国共内战南线僵局,而展开的一次战略行动。这次战略行动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实质上是与国军进行了2次“兑子”。

1.刘邓进入了大别山,为了掩护刘邓进入大别山,华野7月分兵,导致山东兵力空虚,国军趁机杀入胶东解放区,胶东解放区基本上被国军占领。这是第1轮兑子,共产党方面获得了大别山地区,国民党方面占领了胶东地区。

2.随后粟裕在中原地区发起沙土集战役,并取得胜利。国军被迫从胶东地区分兵进入中原,许谭兵团趁机夺回胶东解放区。几乎与此同时,国民党方面安排白崇禧在九江建立行营,协调对大别山地区的围剿,最终刘邓被白崇禧从大别山挤了出去。这是第2轮兑子,共产党方面被挤出大别山地区,国民党方面被挤出胶东地区。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前,华东野战军在陈粟的领导下,已经歼灭了张灵甫的整编74师。随后国军方面改变战法,大兵团抱团滚动行动。这使得解放军方面难以对国军实行分割包围,要打就会出现大规模的大兵团会战。由于解放军的将领大都学历不高,也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战役指挥培训,都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大兵团会战对将领谋略、参谋水平、兵员素质都有极高的要求,解放军的将领在红军与抗战时期,都没有大兵团会战的经历,主要擅长的是运动战(围点打援之类)、伏击战。因此大兵团会战是解放军的短板。

大兵团会战一般发生在大平原地区,交通比较便利,对阵双方都有多路人马。双方多路人马通过机动、突击、阻击、迂回等军事行动,实现对敌方一部、多部,乃至全部的围歼。大兵团会战的风险在于,我方准备了一桌饭菜,往往却来了几桌“客人”,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大兵团会战是对双方军队的极大考验,它要求军事指挥员,具有极高的军事谋略能力、预判能力、临机制变能力,己方多路人马之间协调配合、默契有序,后勤保障强大有力,士兵要有不怕牺牲、连续作战、顽强拼搏的斗志。

国军在抗战期间曾经进行了22次大会战,虽然绝大多数大会战都以惨败而告终,但国军方面对于大会战,远比解放军方面更有经验,国军一直意图在山东与我军进行大会战,但我军飘忽不定,走步飘逸,毛陈二人称之为“耍龙灯”。张灵甫在孟良崮意图“中心开花”,吸引我军进行大兵团会战,结果反被粟裕抓住机会,予以围歼。

孟良崮战役结束后,华野与国军在山东形成对峙局面,粟裕很难找到分割包围的机会。此时,西北方面国军被彭德怀拖住,中原地区国军兵力较为空虚。教员发现了机会,立即安排刘邓大军杀入鲁西南,歼灭国军六万,取得大胜。鲁西南战役后,刘邓大军本可杀入豫皖苏地区,威胁徐州,国军势必分兵来敌,华野就有分割围歼当面之敌一部的机会。但由于豫皖苏与山东毗邻,作战活动区域狭小,极大可能形成大兵团会战的局面(淮海战役按照我军一贯的命名规则,实际上应该称之为豫皖苏战役,陈官庄位于河南永城,双堆集当时位于安徽宿县,碾庄位于江苏邳州,徐州位于江苏西北角)。

从此段时间的电报来看,教员似乎倾向于打中小规模的歼灭战,避免大兵团会战。随后,教员与刘邓做出了最后决定,千里跃进大别山,建立根据地,威胁南京、武汉,吸引国军回援,使国军的抱团行动解体,出现分散、孤立的情况,创造中小规模歼灭战的机会。千里跃进大别山,并建立根据地,应该是教员和刘邓认为更为有力,更为稳妥,更有把握的军事战略行动。毕竟大别山是刘邓大军的前身--红四方面军的老巢,刘邓大军的高级指挥员很多来自大别山地区,对那里的山山水水颇为熟悉。从土地革命时期的鄂豫皖苏区,到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原解放区,大别山曾经几度成为我军的根据地,教员和刘邓认为群众基础较好,建立根据地比较有把握。

为了掩护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并建立根据地。陈毅和粟裕率华野一部进入中原,陈赓和谢富治也率部进入豫西地区,三军形成“品”字架构。但是很遗憾的是,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地区之后,遇到了国民党白崇禧率部进行的强力围剿,人员损失惨重,重型装备在跃进大别山的过程中就丢失殆尽,最后刘邓大军被迫转出大别山区,进入中原地区。

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国军突击胶东根据地,国共双方在大别山和胶东两个地方形成两次“兑子”局面后。国军依然坚持抱团行动,而且中原地区地势平坦,道路畅通,往往出现国军一部被围,多路国军来救的局面。土山集战役就是典型案例,1947年9月份华野西兵团在土山集包围了国军胡琏整编11师,准备予以围歼,但国军第五军和整编14师赶来救援,粟裕被迫撤围而去。教员设想期盼的分散、孤立之敌并未大量出现。于是教员设想了一个第二步千里大跃进计划,安排粟裕率华野一四六纵队十万人马,跨过长江,深入江南腹地,搅乱国军后方,吸引国军多支部队尾随进入江南地区,进一步离散国军的抱团,使国军中出现孤立、分散的部队,以利歼灭之。

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华野也进行了7月分兵。由于解放军兵力分散,国军却又坚持抱团行动,偶有分散孤立的情况,一旦被围,也能多方救援成功。由于不能围歼敌军,多次打成消耗战,刘邓与华野所部损失惨重,得不到补充,形成不利局面,粟裕因而对千里跃进和分兵行为极为不满。粟裕敏锐的看出,要破解南线作战的困局,不应分兵跃进,寻求打中小规模歼灭战,而应集中兵力,相互协作,进行大兵团会战。在粟裕的坚持与刘邓、陈毅的支持下,粟裕到城南庄面见教员,立下歼灭国军主力第五军的“军令状”。

1948年6-7月间,粟裕指挥的大兵团会战--豫东战役,在中原地区拉开帷幕。在这场艰苦卓绝、险象环生的战役中,粟裕表现出卓越的胆略、高超的指挥艺术、随机应变、机断专行的战役战术风格,歼敌9.4万。

豫东战役取得了胜利,但也暴露出我军的许多问题,一是缺乏统一的前委指挥,中央军委和教员进行了统筹,但参战的三路大军粟裕部、刘邓部、许谭部配合不够默契,存在指挥不动的现象,刘邓部阻击胡琏部不给力,许谭部牵制黄百韬部放了羊,导致粟裕部面临国军多路围攻,准备了一桌饭,结果来了4桌客人(区寿年部、邱清泉部、黄百韬部、胡琏部)。在国军即将形成合围之际,粟裕果断决策,断尾求生,保住了胜利,但也被邱清泉部夹住了尾巴,约三千伤员与支前民工被俘。二是各支部队存在山头主义、本位主义,都想吃肉(山东兵团打兖州,中野部队打襄阳),不想啃骨头(打阻击,搞牵制),为他人做嫁衣。三是后勤保障不够得力,攻克开封所获物资未能及时运走。

另外,豫东战役与兖州战役、襄阳战役的胜利密不可分,俺认为豫东战役、兖州战役、襄阳战役应该像淮海战役(包含碾庄、双堆集、陈官庄三个战役)一样,从战略上应该打包统称豫鲁鄂战役(或中原战役?)。豫鲁鄂战役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原地区的战略局面,此后开展的济南战役实际上已经是战略决战的序幕了。如果没有豫东战役的牵制吸引,兖州、襄阳就不会出现国军兵力空虚的情况,山东兵团、中野恐怕很难拿下这两个战役。因此,豫东战役作为豫鲁鄂战役的核心,可以当之无愧的称为解放战争的转折点。

济南战役时,其实粟裕有再次打成大兵团会战的想法。兖州战役结束后,教员即有立即攻济南的想法,粟裕找了一堆理由推迟了攻济战役。其后华野设计的三个方案,都有整合华野全部兵力,再打一次大兵团会战的明确意图。而且,粟裕的攻城布局,并不想快速拿下济南,而是想用济南作为钓饵,引诱国军前来增援,然后打成大兵团会战的意图。

但教员意在首先拿下济南,而不是歼灭国军有生力量。教员似乎也看出粟裕的意图与己不合,所以特意让养病的许世友担任攻城总指挥(如果不是许世友担任攻城总指挥,而是粟裕安排攻城总指挥,那么攻克济南城的时间,可能需要粟裕预计的一个月左右,而这一个月时间,足够国军启动援济行动,然后与华野打援兵团会战了)。而许世友显然理解了教员的意图,改变了粟裕原定部署,仅用八天就攻下济南(快速攻济,有给林彪做示范,坚定攻锦决心之意?),让打援兵团闲置了,粟裕预设的大兵团会战计划泡汤了。

随后粟裕提出的小淮海战役,有为打援兵团这把利剑开封见血之意。淮海战役的策划,从粟裕提出的小淮海,到教员提出的打黄百韬兵团,这是教员第一次改变打中小战役的惯常,主动提出大兵团会战任务,似乎有让粟裕过把瘾,了却济南战役未能打援的遗憾。随后,粟裕又进一步加码,发出“齐辰电”,意图打成南线决战,而中野也非常积极的响应,最终促成了淮海战役的成功。

在豫东战役前,我军从上到下,尤其是在中央军委与野战军指挥员层面,对于大兵团会战,是有恐惧排斥心理,极力避免之。千里跃进大别山是这种意识下的产物,林彪不肯打锦州也是这种意识下的产物。

粟裕通过豫东战役,证明解放军有能力开展大兵团会战,而且能够取得胜利。这给了中央军委和教员在中原地区、在全国其他战场继续开展大兵团会战,乃至决战的信心。可以说,没有豫东战役,就不会有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1.千里跃进大别山,表面上是我方根据地战争资源枯竭(有一种说法是山东的水都喝干了),难以支持战争,所以要杀入敌占区,搅乱中原局面,糜烂国民党在中原地区的统治。“七月分兵”时,教员的设想应该是,山东国军会跟随刘邓与陈粟部进入中原,但国军却集中兵力突击胶东根据地,导致胶东根据地一度沦陷,这应该是教员始料未及的。但实际上的结果是形成“兑子”局面,华野的主要根据地--胶东,被国民党几乎全部占领,这就不是水都喝干了的问题,而是井都被人占了,但最后却能反击成功,说明解放区的战争资源远未枯竭。

千里跃进大别山及其配套的战略行动,根子上是想用熟悉的套路(建立根据地,拉扯国军防线,解体国军抱团,使敌军出现孤立、分散的情况,通过打中小规模歼灭战,不断取得胜利。十大军事原则就是对这些熟悉套路的高度概括总结),来破解新的局面(国军坚持抱团行动,难以通过中小规模战役,实现分割围歼)。

2.东北战场,林彪迟迟不肯打锦州,形成关门打狗局面,解放东北地区,而是坚持平推战略,意图用优势兵力把国军挤出东北,而不是就地歼灭东北国军。林彪这么做的根本原因,有人说是林彪的一种慎重。其实是一旦打锦州,侧敌行动,又远离北满根据地,后勤战线漫长。如果锦州没有攻下,东北野战军屯兵坚城之下,关内、关外国军此时大兵团前来增援,必然出现大兵团会战局面。林彪对大兵团会战没有经验、没有把握,四平攻坚失败的阴影仍在,对于打锦州有一种本能的恐惧排斥。

林彪在红军时期和东北前期,擅长的是围点打援、伏击战等中小规模歼灭战。因而在打锦州的问题上多次反复,令教员恼火!打锦州时,林彪有一句话“准备了一桌饭,却来了两桌客人”,最能体现他对大兵团会战的畏惧、排斥心理。事实上,辽沈战役时,如果卫立煌、廖耀湘坚决果断的从沈阳出击,径直扑向锦州,加上侯镜如的东进兵团,那么一场超大规模的辽西大会战就会上演。当然,在经历了初期的排斥期后,林彪进入角色,取得了辽沈战役的胜利。(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对某类事物有恐惧排斥心理,就会外在的出现慎重表现。)豫东战役的胜利或许对于教员与林彪下决心打锦州,有所帮助吧!

3.中原战场,刘伯承同样不熟悉大兵团会战,有一种本能的排斥。豫东战役第二阶段的睢杞战役,是真正的大兵团会战阶段,是豫东战役的华彩乐章与高潮部分,刘接到粟裕的电报后,立即明确表示反对。粟裕在得到教员支持后,开展睢杞战役。刘伯承事后也明确表示,自己不敢下决心打这种战役。豫东战役胜利后,刘邓也坚定了打大兵团会战的信心,淮海战役阻击黄维兵团时,刘邓甚至准备打光中野部队,这与豫东战役时只敢、只愿尾追胡琏兵团时的状态,完全是天壤之别。

4.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中,真正有胆略,有能力打大兵团会战的,首推粟裕。这除了与粟裕的战争天赋有关外,更与粟裕的战争经历密切相关。粟裕从参加红军开始,就没有脱离一线,始终战斗在生死关头,尤其是南方游击战期间,天天处于命悬一线的境地,锻炼出粟裕非凡的胆略、惊险奇绝的指挥才能与无比敏锐的战争直觉。从黄桥战役开始,粟裕打了很多的围歼战,虽然都属于中小规模歼灭战,但都有大兵团会战的元素(敌方多路围攻)。在苏中战役(七战七捷)时,粟裕已经体现出娴熟的大兵团会战能力。这也是他后来有底气敢立军令状,开展豫东战役的根本原因。

此后,粟裕一直有很强烈的打大兵团会战的企图心,从“子养电”很含蓄的提出大兵团会战意图,到睢杞战役开始实施大兵团会战,再到济南战役的攻济打援部署,再到围歼黄百韬的部署和实施,再到“齐辰电”提出南线决战的设想和实施,再到渡江战役中的朗广围歼战,粟裕的大兵团会战指挥艺术越发炉火纯青。粟裕去世时,中央军委的悼词中特别指出其“尤擅指挥大兵团作战”,这充分说明,粟裕指挥大兵团会战能力得到中央军委的高度认可。

5.教员是一个军事天才,悟性超凡绝伦。虽然之前并没有指挥大兵团会战的经历和经验,但属于无师自通、一点就透的天才。豫东战役之前,教员对于大兵团会战有些排斥(或许因为抗日战争时期,国军打了22次会战,绝大多数都是惨败),这从他总结的十大军事原则中就可以看出,他是推崇打分散、孤立之敌的。从他给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的电报中可以看出,他是注重打中小规模歼灭战的。豫东战役之后,对于大兵团会战的规律,教员就很娴熟了,淮海战役可以说是他与粟裕共同商量策划,辽沈战役则可以说是他在战略上主导的,平津战役则完全可以说是他一手操办。

总结:千里跃进大别山,到豫东战役,解放军其实走了一段弯路,形成了“兑子”局面。这段时间,解放军损失颇为惨重,歼灭国军却不多,甚至有些被动。根本原因还是想用熟悉的老套路来解决新问题。在此斗胆架空一下,如果在鲁西南战役之后,刘邓不是挺进大别山,建立根据地,那么还有两种选择:1.杀入豫皖苏地区,与华野紧密配合,很可能就会紧接着开展豫东战役,甚至淮海战役规模的战役。2.杀入中原,但不挺进大别山,直接进入刘邓转出大别山后的阶段,那么经过3-6个月的时间,搅乱中原局面,糜烂国民党在中原地区的统治,然后也将开展豫东甚至淮海规模的战役。总之,这两个选择,都省去了“兑子”的六个月弯路阶段,解放战争或许有希望再缩短半年左右。

====================================

济南战役时,粟裕有再次打出类似豫东会战一类的大兵团会战的想法,以实现自己在城南庄的承诺。兖州战役结束后,教员即有立即攻济南的想法,为此粟裕找了一堆理由,包括夸大豫东战役损失(如果豫东战役的损失真的像某些粟黑说的那样,被打残了,怎么可能很快就能够打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以推迟攻济战役。其后粟裕设计的三个方案,有两个明确目的:一是整合华野全部兵力(粟裕有借济南战役抓权,统揽华野全部兵力,而不仅仅只是西兵团的意图),二是再打一次大兵团会战。而且,粟裕的攻城布局,并不想快速拿下济南,而是想用济南作为钓饵,引诱国军前来增援,然后打成大兵团会战的意图。

但教员意在首先拿下济南,把华北根据地与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而不是歼灭国军有生力量。教员看出粟裕的意图与己不合,所以违反常规,没有让战役总指挥粟裕安排攻城总指挥,而是特意指定让养病的许世友担任攻城总指挥,以让自己的战略意图得到贯彻(如果不是许世友担任攻城总指挥,而是粟裕安排攻城总指挥,那么攻克济南城的时间,可能需要粟裕预计的一个月左右,而这一个月时间,足够国军启动援济行动,然后与华野打援兵团会战了)。而许世友显然理解了教员的意图,改变了粟裕原定部署,仅用八天就攻下济南(快速攻济,有给林彪做示范,坚定攻锦决心之意?),让打援兵团闲置了,粟裕预设的大兵团会战计划泡汤了。

随后粟裕提出的小淮海战役,有为打援兵团这把利剑开封见血之意。淮海战役的策划,从粟裕提出的小淮海,到教员提出的打黄百韬兵团,这是教员第一次改变打中小战役的惯常,主动提出大兵团会战任务,似乎有让粟裕过把瘾,了却济南战役未能打援的遗憾(算是对粟裕的一种安抚吧)。随后,粟裕又进一步加码,发出“齐辰电”,意图打成南线决战,而中野也非常积极的响应,最终促成了淮海战役的成功。

=============================

“七月分兵”后,粟裕指挥华野部分兵力,打了南麻、临朐两次战役,结果都打成了消耗战,根本原因是手头兵力不足,围歼与阻援不能兼顾。粟裕起草了一个战役总结,分析了几点原因,其中有一条指出,国军坚持抱团,“七月分兵”导致华野不能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这个总结报告给陈毅与谭震林传看,陈谭二人皆不认同,谭震林更是写信指责粟裕不会打仗,粟裕颇为愤懑!

粟裕随后率西兵团进入中原,取得“沙土集”战役的胜利,这个战役虽然歼灭国军人数不多,但战略意义极大,迫使国军从胶东地区抽调四个整编师回到中原,给狼狈不堪的许谭大大减压,为反攻胶东奠定了基础!

其后,粟裕率部又打了土山集战役,本已包围胡琏的整编11师,正在围歼过程中,国军第五军和整编14师增援,粟裕被迫撤围而去。多次围歼战,因为兵力不足,围歼、阻援不能兼顾,粟裕的不满心理逐渐积累。

最终,粟裕写出“子养电”,对中原地区的战略战术提出自己的意见,后来得到刘邓与陈毅的支持。在城南庄面见教员时,教员并没有完全被说服,但同意给粟裕一个开展大兵团会战的机会,并让粟裕担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以利指挥决策。但同时却没有把山东兵团划归粟裕指挥,而是仍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山东兵团,与粟裕直接指挥的兵团,只是战略协同关系,而不是战役协同。这是后来豫东战役中,山东兵团山头主义、本位主义发作,没有切实牵制黄百韬兵团,导致粟裕在豫东战役中被迫断尾求生的组织因素和根本原因。

豫东战役结束后,粟裕痛定思痛,决心掌握全部华野兵力,自己亲自指挥,组成强大的战役军团,开展大兵团会战。契机就是教员提出的济南战役,对于济南战役的设想,粟裕与教员大相径庭,粟裕想借济南作为钓饵,歼灭国军的有生力量(国军徐州机动兵团),而教员的首要目的是攻下济南,把华北根据地与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双方展开博弈,最后商量出一个兵力近乎均分的济南战役方案。

31 阅读:4271
评论列表
  • 2024-02-07 12:42

    分析得透彻!难得的好文章

    用户38xxx61 回复:
    透彻个屁
  • 2024-02-11 02:33

    对 ,一直觉得跳出去对,但不应去太远到大别山。

    argo 回复:
    当时对建立大别山根据地是有些理想化了,不如刘伯承设想的进华中,但我们也都是事后诸葛亮,当时的实际情况确实很难判断。
  • 2024-02-07 14:49

    允许客观发表…态度开明坦然… 自省…包容… 这对个人或集体来讲,都是一种真正有底气的自信[点赞]

    用户38xxx61 回复:
    但这文章客观吗?是为了否定而否定啊
  • 2024-02-10 11:42

    分割包围,各个歼灭总是大兵团作战的重要战术

  • 2024-03-13 00:29

    信任很难

  • 2024-10-04 21:28

    挺近大别山除了自我消耗外,实际上事前的目的一个也没做到,蒋介石的主力一个也没调走,反而打了白崇禧,削弱了反蒋力量。

  • 2024-04-15 17:09

    懂历史

  • yy 2
    2024-03-27 00:34

    讲的有观点[点赞]

  • 2024-03-03 08:08

    时间上的细微差别,分析就可以枉顾先手、后手,就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 2024-10-07 12:35

    后来看到中央1947年5月4号电报,才知道是让晋冀鲁豫野战军进军中原的,并且授权刘司令可以指挥华东野战军配合作战的,如果华野七月不分兵,刘司令进军中原和华野一起逐鹿中原,就没有那么多

长江有大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