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中,如果华中白崇禧全力支援淮海战场,那结局会如何?

长江有大中 2024-03-17 09:52:04

淮海战役中,很多人一直在设想,如果白崇禧也派大军加入淮海战场,那整个淮海战役的结局就变得未知了。

果真如此吗?

咱们先来看看白崇禧拥有多少兵力。

在解放战争时期,南京一共设立了4大剿总,分别是:

东北剿总(55万)、华北剿总(60万)、徐州剿总(70万)、华中剿总(35万),白崇禧的兵力是最少的。

华中剿总成立于1948年6月,总指挥是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因为华中地区,国军的对手是从千里之外跃进而来的中野,人数大概10万人左右,所以华中剿总也没有布置太多的兵力,也就35万人左右。

华中剿总共计下辖了3个兵团、3个绥靖区,分别是:

张淦的第3兵团,下辖3个军:7、48、58,总计8万人;

黄维的第12兵团,下辖4个军:10、14、18、85,总计12万人;

宋希濂的第14兵团,下辖2个军:20、28,总计6万人;

张轸的第5绥靖区,驻防信阳,下辖2个军:46、56;

王凌云的第13绥靖区,驻防南阳,下辖2个军:2、15;

霍揆彰的第16绥靖区,驻防咸宁,下辖1个军:97。

这35万人就是白崇禧麾下的所有兵力,淮海战役开打后,最精锐的黄维兵团被南京直接调走,开赴淮海战场,此时白崇禧的兵力就剩23万了。

后来,宋希濂的14兵团的2个军,也被南京直接调走,虽然白崇禧阻拦过,但是没有拦住,14兵团的20军与28军还是被运到了蚌埠和滁县。

也就是说,在淮海战役末期时,白崇禧手里就剩下张淦的第3兵团和另外3个绥靖区,17万人的兵力。

就这点兵力,哪怕全部一个不剩投入到淮海战场,又能如何呢?那个时间点,黄维兵团已经全军覆没,就剩杜聿明在陈官庄的冰天雪地里望天兴叹。

这17万人全部出动,哪怕到了淮海地区,也会被中野挡住,没法救援杜聿明,而且,一旦华中兵力全部倾巢而出,那武汉还要不要?

白崇禧前脚走,我们的地方兵力后脚就攻入武汉了,白崇禧的后路直接就没了。

淮海战役中白崇禧支援情况分析白崇禧的兵力情况

在淮海战役期间,白崇禧担任华中“剿总”司令,其所掌握的兵力相较于其他区域来说较少,据资料显示,华中剿总共有35万人左右37。在淮海战役过程中,白崇禧的部队并没有直接参与到淮海的战斗中。事实上,白崇禧在淮海战役中扮演的是一个相对消极的角色,他所领导的华中剿总在战役中主要是保持中立,并未给予淮海战场实质性的支援56。

白崇禧对淮海战局的影响

尽管白崇禧并未直接参与淮海战役,但他通过拒绝蒋介石的增兵要求,间接对淮海战局产生了影响26。白崇禧与蒋介石之间长期存在的派系矛盾,在淮海战役的关键时刻显现无疑,白崇禧选择拒绝增兵,实际上是出于对自己派系利益的考量以及对蒋介石的不满26。

假设白崇禧全力支援的情况

如果白崇禧选择全力支援淮海战场,理论上可能会对战局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可能性不大。首先,白崇禧本身兵力有限,且在淮海战役期间,他的部队并未做好准备或有能力进行有效的远程支援37。其次,即便白崇禧的部队能够抵达淮海战场,也面临着诸多实际困难,如补给、协同等问题,并且可能会受到解放军其他部队的牵制37。

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白崇禧在淮海战役中并未对淮海战场提供实质性的支援,其对淮海战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与蒋介石的派系斗争上。假设白崇禧全力支援淮海战场,考虑到他的兵力有限以及当时的交通和通讯条件,其实际效果可能非常有限。此外,白崇禧的支援是否能够改变战局,还需要考虑到解放军其他部队的行动以及其他诸多不确定因素1237。

在历史的真实背景下,白崇禧的选择是基于他对当时形势的判断以及对自己派系利益的考虑。而淮海战役的最终结果,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但不限于军事战略、政治态度、民众支持等方面10。

这样看白崇禧,也只有坚守武汉,聚合兵力,攥成一只铁核桃,拥兵自重。因为淮海战场,明摆着,已经回天乏术了。

0 阅读:10

长江有大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