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要将中国烟花申遗?不好意思,中国烟花技术禁止出口

宇宙天文馆 2024-06-19 17:30:26

在我们还在讨论要不要加大禁放烟花力度时,韩国早在2012年就打起了烟花的主意。

韩国民间有很多人要求要将烟花申遗,而烟花最早起源于中国是人尽皆知的事实。但这次韩国还能“剽窃”成功吗?韩国又为什么总是理直气壮“拿走”中国文化?

烟花到底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关于烟花具体起源于什么时候,现在还没有准确的定论,作为一种诞生在民间的技术,后人很难搞清楚烟花的前世今生。

从一些史料来看,先秦时期就有了“爆祭”和“庭燎”的说法,南北朝时出现的《荆楚岁时记》中也提到“爆竹”一词。

隋炀帝曾写过一句诗:“灯数千光照,花焰七枝开,”大概意思就是烟花像树枝一样绽开。

《唐史》中写道,在瘟疫肆虐之年,一位名为李畋的精神小伙通过点燃硝磺爆竹来驱散瘟疫。

后来随着瘟疫逐渐平息,爆竹烟花变得更加流行,因此李畋被称为“花炮祖师爷”。

进入宋朝之后,烟花处于兴盛的阶段,这时欣赏烟花已经不再是皇家特有的权利,普通百姓也可以看放烟火的美景。

明代末年,来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在途经南京时欣赏到烟火大会的美景,不少诗人的诗句也记录了烟花表演的盛况。

在烟花越来越受老百姓欢迎的同时,烟花开始传入周边的日本、韩国等国家。

也就是说,全世界最早发明烟花的是中国,但现在我们还没说话呢,韩国就有人想要抢先一步将烟花申遗。

原本在注重文化遗产保护的今天,各国重视申遗也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反而会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但韩国不一样,每次申遗总是能够引起各种“口水战”。

因为大家都知道,在咱老祖宗的努力下,周边国家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这就使得大家有一些共通的东西,比如拔河、暖炕等等。

这些东西可能表述不太一样,但实际上有很多共同之处,追溯起来也有可能是同个源头,所以每当要针对某一项内容申遗时总会引起很大的争议。

尽管争议不小,但韩国可是我行我素,经常挑这些有争议的据为己有,那么韩国到底有没有可能抢先一步将烟花申遗呢?

韩国能否成功为烟花申遗?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一些跟申遗有关的误区。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申遗就是申报某项物质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属或者起源于某个国家或者地区,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尤其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加看重的是申遗对保护这些遗产是否能够有帮助。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文化本身的价值、二是文化保护的急迫性、三是有无完善的文化保护计划。

比如“拔河”,早在2015年韩国就跟其他三个东南亚国家联合为“拔河”成功申遗。

在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 Man》中,经常会有团队拔河比赛出现。

当时有很多网友表示不理解,因为经过溯源之后,拔河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浙江。

但实际上,直到今天,拔河在我国依旧只是一项趣味体育运动,并没有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拔河文化”。

而在韩国和其他三个东南亚国家就不一样了,它们的拔河是一种祈愿、庆祝稻米丰收的仪式。

现在韩国的拔河跟我们的拔河也不一样,韩国拔河不是像我们平时玩的那种几个或者几十个人扯着绳子两端硬拔,而是几百个人一起扯着长达三四百米主干绳,同时还会有几十到上百条不等的分干绳。

可见虽然名字听起来一样,但是内容还是不一样的,所以会有一些人误认为韩国是在用“中国文化”去申遗。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韩国民间确实存在一些想要用他国文化申遗的消息,比如有韩国网友提出“李时珍是韩国人”,应该为《本草纲目》申遗,这种就有点过分了。

如今有的韩国网友已经打起烟花的主意,那有没有可能韩国能够成功为烟花申遗呢?目前来看可能性不大。

一个是我国才是全世界最大的花炮出口国,另外一个是我国已经禁止烟花技术出口。

目前我国花炮产量占据全球的九成以上,而我国国内有80%以上的产量来自于浏阳、醴陵、上栗、万载。

以2021年为例,我国总共对外出口322901吨烟花爆竹产品,总出口额高达 519840万元。

近年来,我国烟花爆竹产品出口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可见我国在这个行业占据着难以撼动的地位。

除了产量大之外,我国的烟花爆竹品种的丰富程度也是无可比拟的,现有种类高达4000多种。

比如我们熟知的艺术家蔡国强老先生曾经设计了一个500米长的天梯烟花,整个过程整整燃烧了60秒,让人忍不住叹为观止。

在伦敦奥运会、卡塔尔世界杯等国际体育盛会上,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蔡国强老先生的烟花作品,可见我国烟花的精彩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另外一个是我国已经严格限制烟花爆竹生产技术出口,其他国家很难掌握中国生产这些产品的领先技术。

因此,从这两个方面来看,韩国想要为烟花成功申遗是比较难的,或者说韩国官方大概率也不会考虑为烟花申遗。

毕竟不是烟花的最早发明地,也不是领先的烟花生产技术掌握者,要这样还想强行申遗确实有些说不过去,但为什么我们不主动先为烟花申遗呢?

为什么中国不为烟花申遗?

烟花是一种传承数千年的民俗文化,承载着无数中华儿女的感情,但为什么我们不为烟花申遗呢?其实这涉及到一个“争议”,即应不应该禁放烟花?

从根本来讲,过节日需要有仪式感,节日的传承要依靠一定的形式载体,比如春节放烟花爆竹。

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每到逢年过节,不点烟花热闹热闹的话,总感觉少了那么一点味道。

但是,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限制放烟花的规定,限制放烟花的原因也很好理解,就是为了“环保”。

虽然烟花绽放看起来非常赏心悦目,但其会产生二氧化碳、微粒等等污染空气的物质,还会产生噪音,这些都跟环保的目标背道而驰。

归根结底,烟花到底禁不禁是一个文化命题,是传统文化传承和现代文明要求碰撞的问题。

中华文明之所以可以传承几千不断,是因为我们一直在继承传统文化,烟花就是其中之一,它承载着我们对欢庆团圆、辞旧迎新的期待。

尤其是一到过年,烟花爆竹的声音一响起来,瞬间年味就拉满了。

但如今保护环境也迫在眉睫,要我们完全不限制放烟花,那很多地方的空气污染必定会变得更加严重,这所引发的后果是我们和环境都难以承受的。

其实禁跟放不是“非黑即白”的关系,“禁”对保护环境的效果已经逐渐显现,“放”的条件也在变得更加成熟。

比如,一些城市已经开始考虑有条件地在特定地点或者时间开放放烟花,这又何尝不是传承烟花和保护环境的一种尝试呢?

所以今天的我们可能不是急着去谈论要不要为烟花申遗,而是思考如何在兼具环保要求的情况下,让放烟花这种民俗文化更好地传承下来,让烟花成为承载节日文化、民族情感的“绿色载体”。#文章首发挑战赛#

参考文献:

[1]新华网:韩国“拔河”申遗成功 共有18个项目列入非遗

[2[中国青年报:不一样的烟火

0 阅读:3

宇宙天文馆

简介:宇宙天文馆,不止有宇宙天文,万物皆可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