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马粪便有多恐怖?每年有成千上万的鱼群,被河马拉的屎活活憋死

宇宙天文馆 2024-06-24 17:33:29

见过河马的人都知道,河马不像鳄鱼,一身黝黑且光滑的皮肤,看上去就像是猪的“远亲近邻”,毫无杀伤力。

但实际上,河马不仅攻击性极强,连粪便都是利器,每年被河马粪便憋死的小鱼不计其数。为何河马粪便威力如此之大?

河马是淡水中最大的杂食性哺乳动物,属于偶蹄目河马科,它们的身体巨大,体长可达5米,体重更是高达两到三吨。

短短的四肢、胖胖的身躯,加上大大的嘴巴,河马的外貌与猪倒真有几分相似,不过不要误会,河马和猪可是天差地别的两个物种。

我们在动物园看到的河马,都是经过驯化的乖巧河马,而生长在大自然中的河马,特别是孕期的河马妈妈,脾气格外暴躁。

当河马在野外遇到雄狮时,能轻易张开"血盆大口”手撕雄狮,在非洲大草原上,雄狮猎杀河马不成,反被河马撕碎的案例比比皆是。

不过,河马属于热带动物,常栖息于非洲热带河流附近的沼泽地及芦苇丛中,平常很少出没在草原上。

但河马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耐热,它们昼伏夜出,且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水里。

河马具备出色的游泳技巧,在水中能够闭气5-10分钟,并可以轻易地漂浮在水面上,它们通常在傍晚时分到附近的水草地觅食,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偶尔也会吃些陆地上的青草等,且食量惊人。

河马还被称为“陆地第一大嘴兽”,权威数据显示,一只河马每天至少要大口大口的嚼食掉100千克的水草,才能满足其能量需求,与食量庞大相匹配的是,河马的排泄物也相当惊人。

这是因为河马的消化系统非常发达,使它们能够充分吸收食物中养分的同时,还将剩余的废物以可观的方式排出体外。

排泄物随着河马尾巴的摆动,被打散在四周的河流中,这恐怖的粪便成了河流中鱼儿的噩梦。

其实河马的粪便之所以会成为鱼儿的噩梦,除了河马自身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外,还与他们生活的外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当雨季来临时,流域内大量的降水使得湖泊互相连接,并形成了凶猛的水流,这股急流正是导致鱼群遇难的元凶。

在水流的冲刷下,湖底的粪便被卷走,与废水、废气以及尚未完全分解的有机物一起,被冲到河流的各个角落。

让我们来想象一下,这些数量惊人的粪便和废物随着河流被带往各处,粪便在特定环境下发生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氨和硫化氢对于鱼群而言将是致命的化学武器。

它们无法适应这种糟糕的水质,无法吸取足够的氧气,最终只能活活被憋死。

不过,河马的粪便对于鱼儿来讲是灭顶之灾,但对于河岸两边的植物而言,却是富含的养分肥料。

它们为马拉河流域的植被提供了充沛的营养,使得这片土地变得肥沃,因此河马的存在也促进了河流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

然而,随着世界的快速发展,生活在非洲大陆上河马的数量正在锐减,生态平衡也遭到了破坏,那么是什么原因令河马的数量急剧下降呢?

据资料记载,距今约4600年前,埃及就出现了治疗牙齿的记录,当时人们把河马牙当作假牙的材料,后来发展为用象牙等作为假牙材料,甚至还用过战争时期战死年轻士兵的牙齿。

随着时代的发展,象牙制品已经成为了收藏爱好者竞相追逐的对象,而河马牙因为质地和象牙相差无几,因此河马牙的制品也备受追捧。

尤其是在禁止象牙交易之后这种现象更为凸显,根据IUCN国际贸易监测机构TRAFFIC在1994年的评估报告,国际象牙禁令实施后,河马犬牙的非法贸易急剧增加。

在1991-1992年期间,约有27000千克的河马犬牙被出口,相比1989-1990年的估计数增加了1500千克,这是导致河马数量减少的一大原因。

河马的消失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将给生态系统的稳定带来极大的挑战,因为河马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硅,占据了整条河流一大半的硅含量,而硅对于水体中的底层生产者来说至关重要,这关系到它们的存亡。

这些底层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们的存在,可以为水体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养料和食物,也就是说,河马的存在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

它们的粪便是一个重要的硅源,促进了水域中底层生产者的生长,维护了生态平衡,如果河马消失了,整个硅循环将面临威胁,生态系统将陷入混乱。

我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系统,每个物种都扮演着独特的角色,河马的数量减少不仅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还会对人类的生活和文化带来负面影响。

所以,我们应该珍视包括河马在内的每一个物种,拒绝猎杀河马,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我们可以拒绝购买河马牙制品,从我做起,同时提高对自身环保意识的教育。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