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8!这部纪录片缓解了我的教育焦虑

蓝橡树育儿 2024-03-27 01:45:43

去年我们发过一篇关于素人综艺《寻人记》的文章(《豆瓣9.4!中国版〈人生七年〉揭示教育真相: 我们全力奔跑, 却注定平凡》),不少观众在节目里找到了共鸣。

豆瓣网友点评

今年《寻人记》主创又推出了第二季,豆瓣一开分就拿下了9.8的高分,现在全部播完之后,分数也稳定在9.4,绝对又是一部入坑不亏的佳作。

刚开播的分数

目前的分数

第二季依旧延续上一季的特点,将新闻回访与真人秀相结合,记录2、30年前的新闻主角时至今日的变化。

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命运,面临不同的难题与选择,他们是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却也是社会变迁、时代更迭的映射。

这一季的《寻人记》将更多篇幅放在主人公的人生故事和心路历程上,20分钟浓缩了一个人的大半生,其带来的感悟和启迪也是常看常新,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一、村校很好,

但我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读?

在这个万物皆可内卷的社会,我们的孩子们被学业压的喘不过气,学校、兴趣班、家里三点一线的情况不算少见。不少家长把目光转向了呼吁亲近自然、户外教学理念的创新性学校或者国际化学校。

而在30年前,香港就出现了“第一代户外教学”村校。

虽然设施简陋,但自然才是他们真正的教室,身边的动物、植物都是教材。孩子们除了上课之外,还会到田间种菜、骑单车,去泥滩钓鱼捞虾,玩到黄昏才回家。

没有电子产品,也没有各种玩具,“游戏”对象都是鲜活的小生命,除了“虾兵蟹将”,还有刚出生的小鸭子、才断奶的山羊。

学生、家长、老师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融洽,家长对学校、对老师信任度极高,老师视学生为孩子,学生视老师为父母。

村校的陈老师

30年后,当这些老同学相聚在曾经的村校教室时,他们都十分自豪自己曾是村校的学生。

他们也会一脸自豪地跟自己的孩子分享当初在村校学到的知识:“现在城里的小朋友会‘指羊为马’,我会跟孩子分辨蜜蜂种类,告诉他们类似夹竹桃花朵是有毒的这些知识。”

然而当问到会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就读村校时,即便大家都不悔曾就读村校,每个人还是有不同的考量和回答。

两个“会”,两个“不会”,各占了一半

师资是村校的短板,就算随着社会发展,这个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然而和城市里的好学校一比,仍是败下阵来。

家长都希望在自己能力范围把最好的东西给到自己的孩子,所以当村校的学生长大成人以后,有条件了,即便他们认为村校很好,也不愿意把孩子送回村校。

当年家长对村校的要求

其次,村校学生受限于教育条件,起跑线会落后于城市孩子。除了能随意奔跑的田野,随时能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村校没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没有资讯通达的电子阅览室,更没有能与外面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

在“要么读书,要么下田”的思想指导下,村校的很多孩子是选择自觉学习来规避下田劳作。

城乡差异在出城读书、工作之后会变得十分明显。

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读村校,无论回答“是”还是“否”其实都是个人选择问题,无关对错,就像如今的家长,虽然受益于体制内教育,但是对于孩子的教育规划,部分家长还是想选择体制外的教育。

其实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是出于自身情况作出的选择,孩子只要能快乐成长,家长们也就能少一点焦虑。

二、好妈妈是学出来的,

家长也需要接受培训

不少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父母是唯一不需要培训就能直接上岗的重要角色。”而随着现在家长对孩子教育问题越来越看重,越来越多人认可“家长也需要接受培训”这个观点。

然而在30年前的香港,就有这么一群先锋,主动接受家长培训。

梁惠英(英姐)在80年代,为了做好妈妈,主动到防止虐待儿童会学习如何不靠藤条教孩子的“好妈妈课程”。

英姐和她的家人们

“责罚小朋友前先深呼吸,心里数10声,平静心境。”“叮嘱另一半当自己生气时帮忙把危险物品藏起来。”“多点表达‘我’的感受,少说一点‘你’。”“不要伤害小朋友自尊心,说有咒诅意味的说话”及“不要拿自己的小朋友与别人的比较。”

这些现在看起来都不过时的理念,没想到30年前就有人在认真践行。

二个儿子作为受益者,对于妈妈参加的课程也是十分认同,甚至在成家之后,也更能理解了妈妈的处境。

而这个课程也实实在在地提升了这个家庭的幸福感,妈妈虽然威严且唠叨,两个儿子也是毫不畏惧,不时还会开妈妈玩笑,母子间吃饭的话题从留级的现实问题到脑经急转弯,无所不谈,一家人其乐融融。

两个儿子和爸爸对于妈妈的评分

妈妈的自评和家人的评分

看着两个儿子成家立业,“好妈妈”英姐也算是取得阶段性成果,老怀安慰。

不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育儿路上,好妈妈还有提升的空间。

“好妈妈”课程的指导老师

当孩子已经成年,家长就应该学会放手。面对即将移民的大儿子,英姐也示范了为人父母应如何“放下”:

正如节目最后所说:“放下不等于放弃,妈妈的最高境界不是陪子女成长,而是与子女一起成长。”

三、一碗杯面、一句话、一次生日会,

足以治愈一个孩子不幸的童年

有人说一个人的童年决定着他的一生,那么童年的遭遇对于人生未来的走向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呢?

来自单亲家庭的志文,父亲不着家不管孩子,哥哥对他拳打脚踢,逃课、打架对于五年级的他来说就是家常便饭。

每天放学后,当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回家吃饭时,他却连晚饭都没有着落落。

节目组称他是“N无男孩”——没人陪,没人理,没人教,没饭吃。

为了躲避哥哥的殴打,志文会在街头四处溜达,或者在便利店旁的台阶上坐到深夜,等哥哥睡着了才回家。不幸的时候碰到街溜子,还要再挨顿打。

志文的这个年纪,通常是性格塑造的关键期,“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

幸好有临时托管中心,成了类似志文这样来自单亲家庭、缺乏家庭照顾的孩子的临时庇护所。

家里没有的温暖,在这里都找到了。

每天在托管中心的午餐,成为志文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也是他吃得最多的一餐。

托管社工说,孩子们最多在这待到六年级,等到上中学,大多都学坏了。而志文有幸在没人搭理的童年遇上了黄Sir(托管中心的工作人员),为他今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年轻时候的黄sir

当《寻人记》节目组再次找到志文的时候,他不但没有学坏,反而从一个流落街头的孩子,成长为一位独当一面的厨师。

30年后志文很多细节都忘了,但唯独有关黄sir的,他记得一清二楚:

黄sir会在他逃课的时候,“抓”他回去上学;黄sir会在他跟别人打架的时候,耐心教导他,让他从爱打人到学会与同伴相处;黄sir让他过上了第一个有蛋糕吃的生日;......

“如果不是托管中心的黄Sir,我可能会流连街头变成童党混混。”

那时短暂的经历,影响着志文的一生。在香港那个混混横行的年代,因为有了黄Sir,志文没有误入歧途,即便如今没有大富大贵,也一直在自食其力,过着许多人羡慕的平凡生活。

节目的最后,志文也用亲自下厨的“谢师面”来答谢恩师。

这碗普普通通的双蛋面,虽然没有珍贵的食材,却包含了志文满满的心意;而对于黄Sir来说,面的味道也许不重要,他最在意的是志文现在能过上一个安稳的生活。

志文与黄Sir重逢的场景

别小看一碗杯面、一句话、一次生日会,这些细微的事情或许就已经足以治愈志文不幸的童年了。

所以平时不要吝啬自己的善意,你不经意间的一个小小举动也许就是他人命运的转折点。

从“Big Big Old World”,

到“Small Small Lives”

除了上面提到的主角之外,《寻人记》第二季还为观众寻找了其他一些曾出现在新闻中的人物,比如40年代已贵为“寻人先锋”的非典型婆婆,靠一己之力撑起整个家的单亲爸爸等等。

每期节目的“嘉宾”虽然身份各异,经历不同,但是一个个普通人在岁月变迁中的浮沉,都会在不同观众的心里,翻起别样的波澜。

看着2、30年前的人们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各自的烦恼与释然,我们或许也能从中获得继续前行的信心。

现在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焦头烂额,追求好学校、好老师、好出路,内卷不断,以为只要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就能给他们一个有保障的未来,但是《寻人记》却告诉我们教育最重要的是“人情”:

村校学生的身份能让人引以为傲,是因为学生和老师之间有胜似亲人的亲密;

“好妈妈”能获得家人的认同和支出,是因为妈妈能平等对待孩子,表现出对他们的尊重与理解;

“小混混预备役”能走上人生的正轨,是因为导师在背后谆谆教导,不愿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关怀;

......

与其纠结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不如让孩子简单、快乐地度过他的童年,用心的陪伴,比任何昂贵的补习班都更影响深远。

一些你在当下看起来非常严重的问题,也许经过时间的洗礼,就会发现一切似乎都能轻轻放下。

没有优良的师资,村校的学生也照样长大成人,有自己的值得奋斗的事业;

没有优渥的家庭条件,“好妈妈”英姐也照样把两个儿子培养成才,还有一个和睦的家庭;

没有正常的家庭环境,“N无男孩”志文也照样在“人生导师”黄Sir的影响下,慢慢走上了人生的正轨。

在时代的浪潮里,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很少,焦虑有时候只是徒增烦恼,努力用心的生活就已经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好选择。

况且我们身边还有家人、朋友,还有人爱我们,还有人值得我们去爱,这就足够了。

0 阅读:0

蓝橡树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