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是一本兵法书,是明末清初时期的著作,虽然书中的内容是搜集、罗列先人的智慧,但是整本书对于现在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三十六计》可以大致分为六小计,也就是: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前面三个是优势时所用的计策,后面三个则为劣势时所用的计策。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
瞒天过海
关于这一计策,古时人们早就有使用过。
如:春秋时代,齐姜和狐偃定计,把晋公子重耳灌醉,打发他离开齐国(见《左传》);
隋代,隋将贺若弼多次大张旗鼓地进行换防,以麻痹敌军,最后在敌军毫无戒备的情况下,指挥大军偷袭并攻克了陈国的南徐州(见《隋书·贺若弼传》)。
瞒天过海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瞒天过海”这一词语的形成,或与元初未知人士所撰《薛仁贵征辽事略》中薛仁贵设计让唐太宗渡海的故事有关。
远在唐代的时候,唐太宗曾经率军远征辽东。当唐太宗所率领的大军到达海边的时候,只见大海茫茫,一望无际。唐太宗心中着急,这个情景让其心急如焚。
这时,大将军薛仁贵不由得心生一计。他来到太宗身边,请太宗到营帐中歇息,并请文武百官一同到营帐中,饮酒作乐。一时之间,营帐中酒味四起,美女也是花枝招展,使得太宗也慢慢得放下了一天得焦虑,如同在炎热得夏天喝了一杯冰可乐一样。
沉浸在欢乐中得太宗忘却了渡河不过得忧愁,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在美人、美酒得作用下,不知不觉间便陷入了酣睡。
就在太宗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忽然耳边传来的声音让他瞬间惊醒。原来耳边传来得是海浪波涛汹涌得声音。急急忙忙从出帐外得太宗,只见得原来自己与大军已经行驶在了茫茫得大海之上,且离岸边也就仅仅只有咫尺之遥。
心中有疑惑的太宗一时间迷糊了脑袋,只得喊来薛仁贵解答。
原来薛仁贵在大军到达岸边得时候,见到太宗看见大海时得心情,怕太宗心中摇曳不定,便放弃了渡海得打算,只得瞒着太宗,在太宗不知情得情形下,指挥大军渡海。
后来这个故事传开,因为在古代,皇帝都贵为天子,身份尊贵,而薛仁贵的这一行为,便是期满了天子度过了大海,所以后来便有了瞒天过海一词。
这个故事出自《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中的原文,但是这个约为元初人的话本小说,撰述者不详。其中薛仁贵哄帝渡海及张士贵迫害薛仁贵的情节纯属虚构。
瞒天过海这一谋略,在原书的注释是这样的: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外。太阳,太阴。
大意便是:
防备得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松懈大意;经常见到的人和事,往往不会引起怀疑。把秘密隐藏在公开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对立。非常公开的事物中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事物。
也就是运用了人们见怪不怪的心理错觉,施行秘密的谋略,不能在背着人的时候或隐蔽的地方进行。然后用这个错觉来掩盖自己真正的意图。越是看起来平常,这个谋略用起来的成功率便是越高。
关于瞒天过海的典故,还有很多。
像是昔日孔融被围,太史慈想要去救援,但是自己出不了城门。于是太史慈心生一计,便骑着马,执着鞭,带上弓箭,领着两名骑士做随从,并让骑士各自拿着一箭靶,打开城门走了出去。
守城的士兵大惊,便想着向上禀报,却见太史慈只是射箭练靶,练完了便回了城门之中,且太史慈这一练便是好几天,直到士兵都习以为常,便不再看管。
正是这个时候,太史慈看到时机成熟,又开始向往常一样出门,出了城门之后便直接策马而去,而反应过来的士兵再想去追,太史慈却早已经跑远了。
关于瞒天过海的典故还有很多,三国时期的有,现代的也有,毛主席就用过这个战术!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